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多爾袞為什麼會三次與皇位失之交臂?他這輩子至少三次和皇位失之!

多爾袞其實非常可惜,因為他這輩子至少三次和皇位失之交臂。任何一次把握住了機會,就不會出現順治對他的清算,將他的牌位挪出宗廟、廢除一切職務的情況。

第一次在努爾哈赤去世以後,他的汗位本來就是留給多爾袞的。因為他把自己的兩黃旗中45個牛錄,分給了多爾袞三兄弟,此外多爾袞本來還有代善的支援。

第二次在皇太極去世以後,多爾袞有倆兄弟阿濟格和多鐸的支援,外加代善的子孫表示支援,對付豪格有很明顯的勝算。

第三次在入主中原以後,多爾袞以皇父攝政王的身份,凌駕於小皇帝順治之上。權傾朝野,手握軍政大權,隨時有登基的可能。

可惜這三次機會,多爾袞全都一一錯過了,這又是為什麼呢?難道真的是因為他對孝莊太后的愛情,使得他放棄了皇位嗎?

第一次汗位之爭,多爾袞歲數太小,阿巴亥處理失當。

按照阿巴亥的說法,努爾哈赤的確是把汗位傳給了多爾袞。而且給了多爾袞三兄弟大量的兵馬,只要他們得到了代善的支援,想要坐上汗位,易如反掌。

可是這個時候發生了意外,皇太極、代善、阿敏、莽古爾泰這四大貝勒,合夥逼宮,迫使阿巴亥殉葬。

阿巴亥還沒來得及去拉攏代善,畢竟代善和阿巴亥的關係非常好,這就被他們四大貝勒給逼死了。沒了母親的庇佑,年幼的多爾袞,壓根就沒有實力跟那四大貝勒爭奪皇位。

當時的多爾袞才不過14歲,他弟弟多鐸也只有12歲,他哥哥阿濟格歲數大了點,當時已經18歲了,但是阿濟格能力太弱。

所以就算他們三兄弟有了較多的牛錄,也無法跟四大貝勒相抗衡。這麼一來多爾袞的汗位就這麼丟了,在這種情況下,多爾袞只能選擇認輸,否則就是死路一條。

第二次皇位之爭,多爾袞顧全大局。

皇太極成了這次汗位爭奪戰的最終勝利者,但是他的實力,其實也是四大貝勒裡最小的一個。四大貝勒當中,代善實力最強,他跟他兒子都是旗主。

而阿敏是舒爾哈齊的兒子,他沒有繼承權,所以立誰都無所謂。至於莽古爾泰,他的名聲太臭,曾經弒母,所以也沒有繼承權。

這個時候阿敏和莽古爾泰就比較驕縱了,誰給他們利益多,他們就支援誰。在這種情況下,皇太極只能暫時與他們交好。

可是皇太極非常想要擺脫他們的束縛,因此他必須要提拔新的力量來制衡他們。多爾袞三兄弟顯然是最合適的人選。

因此多爾袞得到了皇太極的提拔,逐漸在戰場上立下各種戰功,成為了赫赫有名的大功臣,風頭也逐漸蓋過了阿敏和莽古爾泰。

等到皇太極駕崩的時候,多爾袞已經是說一不二的大人物了。這個時候阿濟格和多鐸也都手握重兵,此外代善的兒子碩託、孫子阿達禮也都支援多爾袞登基。

可是這邊豪格也不遑多讓,他是皇太極的長子,因此兩黃旗全都支援豪格。此外豪格自己還是正藍旗旗主,所以完全有實力跟多爾袞鬥一鬥法。

當然了綜合實力來看,多爾袞佔上風,所以如果真的打起來,那麼豪格必然不是多爾袞的對手。但是如果真的打起來了,滿清還能入關嗎?

在這種情況下,多爾袞和豪格為了他們女真人共同的利益,放下了自己的個人利益,這是值得敬佩的。這個皇位大家都不幹了,索性就讓6歲的福臨做了皇帝。

第三次皇位之爭,多爾袞放棄皇位的原因才是個謎。

第一次因為歲數太小,第二次因為顧全大局。等到第三次的時候,這些問題似乎都不再是什麼大問題了。

因為這個時候的多爾袞已經以攝政王的身份,帶領滿清八旗入關,而且擊敗了李自成,完成了北方的大一統工作。

眼看著就要一統天下了,多爾袞的地位也從叔父攝政王,變成了皇叔父攝政王,直到變成了皇父攝政王。那就是順治皇帝的父親了。

在這種情況下,多爾袞隨時都可以把順治一腳踢開,自己來當皇帝。畢竟當時他才三十多歲,正是壯年的時候。可是他沒有這麼做,這是為什麼呢?原因說不清,猜測有很多。

猜測一,多爾袞和孝莊太后,已經成婚了。孝莊用婚姻捆綁住了多爾袞,因此順治就是多爾袞的兒子了,所以多爾袞沒必要再登基了。但是孝莊有沒有下嫁多爾袞,沒有多少證據。

猜測二,多爾袞沒有兒子,他娶了10個老婆,可是隻生下了一個女兒。在沒有繼承人的情況下,擅自篡位,將來沒有人為他善後。

猜測三,順治六年,多爾袞的弟弟多鐸得天花死了。這對多爾袞的打擊很大,因為多鐸不僅是他的左右手,是大清入關後戰功最大的王爺,而且還是多爾袞理想中的接班人。多鐸死了以後,他的兒子多爾雖然是多爾袞的養子,可是歲數太小,還沒順治大。所以多爾袞沒有奪取皇位的理由了。不管是哪種原因,他就是沒有自立。

總結:順治滿足了多爾袞做皇帝的夢,隨後又給毀了。

順治七年,多爾袞在狩獵途中去世,年僅38歲。順治皇帝感念多爾袞對大清對自己的功勞,所以將多爾袞追封為皇帝,廟號清成宗。

這的確是一個實至名歸的廟號,沒有多爾袞就沒有一統江山的大清帝國。可是短短兩個月的時間,順治就變卦了。他不僅剝奪了多爾袞的一切爵位,還把他踢出了宗廟,家裡的財產也都給沒收了。一直到了乾隆年間,閒著沒事兒乾的乾隆才想起來給多爾袞平反。可以說多爾袞死後還做了兩個月的皇帝。

參考資料:《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