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她是民國最後一位女詞人,死後不求墓葬,不留骨灰,死後卻不留骨灰

在現代,男女在思想上已經消除高低之分,然而在古代乃至近代,女性想要追求自己所追求的事物,往往是難如登天的,然而歷史上卻總不缺乏能夠“登天”之人,這篇文章所要講述的一位奇女子,她身處民國封建與思想解放的浪潮的夾縫之中,勇於突破常規,追求理想,並最終得以名滿天下,家財萬貫,死後更是不求墓葬,不留骨灰。

她究竟是誰呢?

她被贊為“近三百年來最後一位女詞人”、與秋瑾被稱為“女子雙俠”,她是詩人、政論家、社會活動家還是資本家。曾導致當時的中國文壇、女界以至整個社交界,曾有過“絳帷獨擁人爭羨,到處鹹推呂碧城”的一大景觀。

沒錯,她就是大名鼎鼎的呂碧城!

呂碧城,一名為蘭清,字遁夫,號明因、寶蓮居士。她是女權運動的首倡者之一,她是中國女子教育的先驅,她是中國第一位動物保護主義者,她是中國新聞史上第一位女編輯,她是中國第一位女性撰稿人,她是開創了近代教育史上女子執掌校政先例的民國奇才女!

她出身書香門第,美若天仙並且還知書達理,但卻遭遇父親兄弟相繼去世的悲劇,因此和母親投靠舅舅。

然而,隨著民主思想的輸入,中國的女性便開始覺醒了,“張女權,興女學”,爭取男女平等權利以及女子受教育權利,成為當時婦女解放運動的潮流。

於1903年,直隸總督袁世凱急招天津早期的教育家傅增湘擔綱興辦天津女子學堂。 年輕的呂碧城當時深受這股風潮的影響,遂有了奔赴女學的念頭。

在去往天津追求學識之時,《大公報》總經理英斂對呂碧城的文采連連稱許。不僅如此,他竟然還親自前往拜訪,問明情由,是他對她的膽識甚是讚賞,並邀呂到報館內居住,而呂也受聘為《大公報》第一名女編輯。從此,呂碧城靠著自己的才學以及女性的身份,在文壇上聲名鵲起,走上了獨立自主的人生之路。

詩人易實甫認為其“詩文見解之高,才筆之豔,皆非尋常操觚家所有也”。

一時間,在京津文壇,竟形成了眾星捧月的局面。不僅如此,就連袁世凱之子袁克文、李鴻章之侄李經義等人也紛紛投詩迎合呂碧城。她以女兒之身,大方地與男人們交遊,唱和詩詞以及賞玩琴棋,並且自由出入自古男性主宰的社交場所,談笑風生,成為清末社會的一道奇談。

離開《大公報》之後,她著手創辦女學,學校名為北洋女子公學,並且擔任總教習,負責全校事務,兼任國文教習,之後更是出任該校監督,即為校長。直到北洋女子公學的成立,中國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公立女子學校。

而在她辭去校長一職之後,呂碧城又憑藉與袁世凱的舊交,出任了總統府機要秘書,後又擔任參政一職。但她自認為不適應官場,因此便又辭了職位。

而多年來的經歷,使得呂碧城在各界都有一定的人脈,因此她打算與外商合辦貿易。而不過兩三年間,她就積聚起可觀財富,由此可見她確實是在斂財方面有不錯的天賦。

在積累了一定的財富之後,呂碧城又去外國攻讀文學與美術,漫遊歐美,兩度周遊世界,不吝惜錢財,只追求自由灑脫。而她所寫的有關西方風土人情的詩詞,膾炙人口,傳誦一時。

在她回國之後,她便喜歡用汽車代步,還引出了三次官司。一次自駕出行,不慎撞死一行人,呂碧城交了5000大洋得以保釋和延期再審。最後也沒有再發生什麼,大抵就是靠錢擺平的吧,這也可以看出她確實身家不菲。

在當時有一個名為平襟亞的人,寫了一篇文章,影射了呂碧城的驕橫。於是呂碧城將平襟亞告上法庭,這把平襟亞嚇得不敢露面。於是呂碧城登報宣告:以自己收藏的,慈禧太后親筆所繪花卉一幅為賞,以緝獲平襟亞。這麼昂貴的懸賞,足以讓人們趨之若鶩,最後平襟亞只好求和,央請名人出面調解。

在功成名就之時,呂碧城卻始終找不到與自己相配的伴侶,因此終身未嫁,而後更是皈依佛門。在她死後,她將財產如數捐獻,竟然有多達20萬港幣!而她也不喜歡墓葬,而命人在她死後將其骨灰揉在麵糰裡,拋至海中。

對此,你怎麼看?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