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明朝最神秘的一支軍隊,總兵力40萬,卻只有一個任務

說起明朝,很多人評價說:這是一個有風骨的朝代。誠然,明朝有很多弊端,但不可否認的是,明朝相比清朝,骨頭是更硬的。這一切都跟明太祖朱元璋有莫大的關聯,在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之後,吸取了唐宋衰敗的經驗,著力加強皇權整頓吏治,為了防備皇權遭受威脅,他專門在京畿地區設定了專門的衛戍部隊,被稱作“京營”。

很多熟悉明朝的朋友知道,明朝的軍隊主要以衛所為最基本的構成,其中每個衛大致有5600名士兵。在朱元璋初設“京營”衛戍部隊的時候,其共有48衛,合計兵力近27萬人。隨著大明王朝逐漸趨於穩定,到了明成祖朱棣的時候,明朝都城被遷往北京,衛戍壓力倍增,於是衛戍部隊“京營”的兵力也進一步提升,擴充到了72衛,總兵力高達40萬人。這40萬人,整日操練,只有一個任務:保衛皇城的安全。

按照《明史》記載,明朝的京營被分成了3個大營,分別是: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各司其職。其中,五軍營作為第一大營,主要由騎兵和步兵組成,又被分成了:分為中軍、左掖軍、左哨軍、右掖軍、右哨軍。五軍營可以說是集結了大明朝軍隊的最強實力,是是京營衛戍部隊的主力。

而第二大營,三千營則由三千名歸順明朝的蒙古騎兵組成,但是隨著明朝衛戍防衛的壓力,該營人數越來越多,到了嘉靖年間,三千營的兵力已經達到了7萬有餘,後來明朝軍隊整編,三千營也被改名為神樞營。第三大營,神機營則是一支專門配備火器的熱兵器部隊,因為該營武器特殊,兵力僅有約5000人。根據資料記載,該神機營士兵裝備有火槍、火銃,後來又裝備了火繩槍,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早組建的熱武器部隊(當然,火槍軍在明朝更多的時候是配合冷武器步兵協同作戰,戰力極佳)。

這些京畿部隊主要的任務就是防止國家內亂,威脅到皇城的安全,在明朝“京營”是衛戍的主力,在皇城內還有其他更重要的的貼身部隊,作為協同,這些貼身的武裝同樣由皇帝親自控制,以備臨危之需,這隻武裝被稱作“侍衛上直軍”。明太祖朱元璋組建“侍衛上直軍”時,共設12個衛,故史書上將其稱作:“上十二衛”分別是:比較出名的錦衣衛、旗手衛、金吾前衛、金吾後衛、羽林左衛、羽林右衛、府軍衛、府軍左衛、府軍右衛、府軍前衛、府軍後衛、虎賁衛,可以說是皇帝最後的救命稻草。

但隨著後來遷都,這支貼身武裝多次被擴編,逐漸由12衛增至26衛,擴充了一倍有餘。這些武裝並不像前文所說的“京營”一樣只按照兵種分工。“侍衛上直軍”則是根據自己所屬的職責不同,分別在皇城之內括保護皇帝安全、奉旨執行秘密任務、巡查和守備皇城,配合皇城外的京畿衛戍部隊,保護皇帝的安全。

但是,讓人意外的事還是發生了,在明朝崇禎年間,這個有風骨的朝代,也走進了衰敗的怪圈,宦官當政,朝廷混亂,隨之而來的就是皇帝對軍隊的控制力越來越弱,京營作為京畿地區的衛戍部隊也不能倖免,士兵長期被剋扣軍餉,訓練懈怠戰鬥力驟減。

當“闖王”李自成的反明義軍逼近京城的時候,作為衛戍武裝的“京營”跟李自成碰上了。但李自成知道後卻說:“一群散兵”,沒想到還真被李自成說對了,京營部隊還沒跟李自成的軍隊正面交戰,因為人心渙散,部隊就自行潰逃了。京營不在了,皇城內的“侍衛上直軍”就更擋不住李自成的義軍了,不久之後,李自成便輕鬆攻佔了北京,明朝至此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