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北京市政協文化講堂開進路縣故城遺址!

10月27日,北京市政協文化講堂走進了路縣故城遺址。委員們考察了路縣故城遺址考古工作現場,參觀了副中心文物保護成果展。市政協教文衛體委副主任、市文物局原局長舒小峰在做“通州歷史文化內涵的發掘與保護”專題報告時建議,十四五時期通州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在重視“一線四區”考古工作的同時,還應注重挖掘其歷史文化內涵。

市政協委員考察路縣故城遺址考古工作現場

政協委員們先來到位於路縣故城遺址南護城河以南的考古現場,這裡將是未來路縣故城遺址博物館的所在地。現場除了作業面外都被綠色的防塵網苫蓋著,作業面裡一個個大大小小的坑邊標註著各種符號,以J為首字母的代表了這裡是井,以H打頭的代表了這裡是灰坑,井有西漢早期的木井圈井、陶井圈井,有東漢晚期的木井圈加磚井圈的井,歷史的痕跡透過考古在這裡展現。隨後政協委員們又來到副中心文物保護成果展現場,這裡面集中展示了副中心建設以來文物保護的成果,從戰國時候的銅戈、動物紋瓦當,東漢時期薄如紙的仿漆器細陶耳杯,唐時的三彩,元明清時的各種瓷器、玉器等,一件件文物見證著通州的歷史文脈。

舒小峰說,通州作為北京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共有不可移動文物登記專案236處,已公佈為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的47處,還有地下文物埋藏區7處,不同時期的古建築類遺存56處。2017年市政府專題會議決定將路縣故城遺址範圍內所涉及的通州區潞城鎮棚戶區改造的地塊調整為遺址公園用地,將古城文物保護工作納入城市副中心建設整體規劃,會議還決定建立考古工作站專門從事潞城鎮及副中心考古、收藏、保護和研究工作,重新規劃現狀通胡路路由,移出保護範圍,按照歷史原貌恢復漢代路縣故城遺址護城河,將古城遺址建設成路縣故城遺址公園並配套建設博物館。

舒小峰說,“一線四區”相關保護工作已經寫進副中心詳規,一線是指大運河,四區就是路縣故城片區、通州古城片區、張家灣古城片區和漷縣古城片區。十四五時期通州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應重點關注路縣故城遺址公園和博物館,通州老城“三廟一塔”與西海子公園、中倉、南部街巷格局,張家灣古城周邊諸橋、城內格局以及漷縣、永樂店老城格局的保護,同時還應注重歷史文化內涵的研究、發掘,包括通州城址變遷,通州與隋唐大運河,高麗使臣記錄的通州,通州與東北亞關係,通州與昌平、順義、密雲的水運關係以及通州與漷縣、三河、武清、寶坻四鄰縣的歷史淵源等,可立項一些重大研究課題,邀請專家學者參與其中,助力通州歷史文化內涵的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