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柴榮的死是中國古代歷史的分界點,多位歷史學者都說過

燕雲十六州包括今天的北京、天津、河北和山西北部地區的16個州。 在地理位置上來說,是中原漢族政權和北方遊牧政權的分界線。這一地區中,西部山西北部的太行山脈,和東部河北北部包括燕薊之地的燕山山脈,成為保護中原政權的天然屏障,失去這一屏障,中原政權北面將無險可守,而北方遊牧民族軍隊卻可長驅直入。

柴榮作為五代十國中後周的一代英主,史上對其有“五代第一明君”之稱。33歲登基,死時年僅39歲,可謂英年早逝

其一,漢族政權失去了一位足以改變歷史走向的明君。柴榮從小文武雙全,既善於騎射,又讀書很多。被自己姑父,後漢大將郭威收養為自己養子,郭威建立後周政權後,柴榮任澶州刺史,在他的治下,“為政清肅,盜不犯境”。郭威死後柴榮即位是為後周世宗,他政治清明,虛心求諫,推出了減稅賦、修水利、獎農耕、限佛教等一系列勵精圖治、休養生息、改善人民生活的政策,並且頒佈了許多鼓勵文化建設的政策。為後周培植了豐厚的國力。

其二,柴榮之死讓中原漢族政權失去了收復燕雲十六州的最好時機。柴榮於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北伐遼國,一個月內就收復了瀛州、莫州、寧州,攻佔了益津關、瓦橋關、淤口關三個重要關隘,後來在進攻幽州的時候,由於重病,不得不班師,同年病逝於開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