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蕭太后並不姓蕭,更不是契丹人,而是被漢化了的回鶻人

我們通常在戲劇或小說中所見的蕭後人物形象都是身著戎裝,橫槍躍馬的“女韃子”,但這些人物卻正是大漢(漢化回鶻)裔民,其祖宗都是被擄在了北地的。

如《遼史》所載的薊州玉田人韓知古,就是被俘掠所得,遼太祖因才而用之,官至中書令。迨至其孫韓德昌就是《金沙灘》的劇中人物韓昌,因其與聖宗之母,即景宗的睿智皇后私通得幸,專諸國政,聖宗的仁德皇后即其甥女兒。

《遼史》記載:“太祖涥欽皇后蕭氏,其先祖為回鶻人,生太宗。又太宗靖安皇后蕭氏,為涥欽皇后蕭氏弟室魯魯之女,生穆宗。世宗懷節皇后蕭氏為淳欽皇后弟阿古只之女,生景宗……。

據此,太宗與世宗本系叔侄,但兩後也系姊妹,俱與淳欽皇后屬姑侄關係。另聖宗欽哀皇后《遼史》載之為淳欽皇后弟阿古只的五世孫,與世宗懷節皇后同出一門。

綜上所述,遼之蕭氏皇后,同出於阿古只的一大世系,太祖淳欽皇后為其姊,太宗靖安皇后為其侄,世宗懷節皇后為其女,聖宗欽哀皇后為其五世孫,興宗仁懿皇后和道宗宣懿皇后,均為其六世孫。

考阿古只為蕭敵魯之弟,遼神冊三年(918)拜北府宰相,世其職。故其為遼之蕭氏皇后的世家,這一個大世系,據《遼史》所載之宗親關係來考證,其祖籍就是今天應州(今天的雁門關外應縣,原雁北地區十三縣之一)。

阿古只姓蕭嗎?《契丹國志》曰:“契丹部族本無姓氏,唯以所居之地呼之。至阿保機變家為國之後,仍以所居之地“世裡”著姓,漢語譯之為耶律氏,復賜後族姓蕭氏,故北番唯耶律,蕭氏二姓也”。(見《契丹國志》)卷二十三/221頁)《宏簡錄》雲:“契丹後族乙室撥裡,世任國事,比蕭相國,故稱蕭氏,舒魯氏兄子蕭翰妹,復為太宗之後,故後族皆以蕭為氏”《遼史紀事本末》注云:“太祖命後族姓蕭,則述律本回鶻姓,改為蕭氏。”《考異》曰:“契丹語述律漢語譯之為蕭。”可見遼之蕭氏皇后,原本是不姓蕭的。

《天府廣記》中載有遼蕭後的一首諷諫歌曰:

“勿嗟塞上兮暗紅塵,勿傷多難兮畏吏人。

不如塞奸邪之路今,選取賢臣。

直須臥薪嚐膽兮,激壯士之捐身,可以朝清漠北兮,夕枕燕雲。

丞相來朝兮佩劍鳴,千官側目兮寂無聲。

養成外患兮嗟何及,褐盡忠臣兮罰不明。

親戚並居兮藩屏位,私門潛蓄兮爪牙兵。

可憐後代兮秦天子,猶白宮中兮望太平”。

這首歌一說是遼末代皇帝的文妃所寫,諫諷天祚帝;一說為太宗的靖安皇后所寫,是諫諷後唐明宗李嗣源的。總之是歌語雙關,大義凜然,必然是漢族文人的筆法和氣質而無疑。可見全遼蕭氏皇后其多為漢族(漢化回鶻)的裔民了。

唐天覆二年(902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以兵四十萬伐河東,代北之地,掠去漢族生口達九萬五千餘人。城龍化州於潢河之南,在遼史上所謂的漢人城即此。應州蕭氏皇后的祖族,很可能就是在這次俘掠中被擒去的。

應州現有劉霍莊的村名,但明代《應州志》載之為“留回莊”,可能就是因定居過回鶻人而得名。《遼史》載:“遼太祖淳欽皇后,其先為回鶻人……”這與“留回莊”村名之淵源相合。

“回鶻”是我國古代民族之一,其先祖為匈奴,北魏時稱高車部族,或勒勒,散居於漠北之地,以遊牧為生,唐大業中因反抗突厥貴族的壓迫,依附於隋。

後來與唐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從屬關係,唐德宗貞元四年(788年)改稱為“回鶻”,在唐代末葉,同沙陀部族人來雁門關外地區神武川定居,這也說明在雁門關外應州是有回鶻裔民的。故遼太祖淳欽皇后其祖先既屬回鶻人,所以也不排除為是土生應州人的可能性。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龍山大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