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蘭臺觀史牧野之戰疆域南至長江,北到白溝,東臨黃海,西過漆水

武丁與婦好

“疆域”,現代詞語解釋為國際法承認的國家行使排他性管轄權的領土,包括陸地、河流、湖泊、內海、領海及其底床、底土和領空。現代國家的疆域有著明確的界線,寸土必爭,寸土不讓。然而,在上古時代,疆域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你只要臣服,就受我保護,沒有明確的界線,只有勢力範圍。

商代實行王畿與方國的政治體制。所謂王畿,是指商王實際控制的領地,由內服官管理。所謂內服官,是指協助商王決策及管理王畿以內行政事務的官員,分為外廷政務官和內廷事務官兩類。所謂外廷政務官,是指協助商王處理朝政國事的官員,最高政務官為“相”,又稱“阿”、“保”、“尹”等;高階執行官稱卿士,如司徒、司空、司馬、司寇等。所謂內廷事務官,是指打理王室家事的官員,總管為宰,負責具體事務為臣,分別負責百工、錢糧、畜牧、狩獵、掌酒、御車、侍衛等,掌管王室貴族子弟教育的官員稱國老,掌管籍田耕種收貯的官員稱畋老。商代的王畿與方國的政治體制在周代演化為王室京畿與諸侯封地的政治體制。

商代內服官

王畿內的人口主要由商人組成,分公田與私田兩類,商人集體耕種公田,公田收入歸以商王為代表的國家所有;商人耕種完公田之後,可以再耕種自己的私田,私田收入歸私人所有。這種公田與私田分別耕種的制度後來成為周人實行井田制的核心內容。

所謂方國,即指王畿以外臣服於商王權威的地方政權,由外服官管轄。所謂外服官,主要是指各氏族部落首領,亦稱方國侯、伯,亦有為商王在外服役的男及守衛邊境的衛。方國體制,亦可稱之為“王天下”,這與秦漢以後實行的“家天下”明顯不同。所謂“王天下”,是一種權威管理而非行政管理,商王並不過問方國內部的權力繼承和行政管理等事務,方國只須向商王朝貢,並按照商王指令出兵協助征討事宜。

商代武士

總之,商代國家行政管理體制層次分明,體系完備,結構複雜,前所未有。同時,商代還制訂了極為嚴密且嚴酷的刑律。

那麼,商代的王畿在哪裡,範圍又有多大呢?

我們從“商都五遷”中大致可以尋找到王畿的方位和推測出它的範圍。商王仲丁由毫遷囂,“毫”,在現今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縣境內;“囂”,在現今河南省鄭州市管城區境內;商王河亶甲由囂遷相,“相”,在現今河南省濮陽市境內;商王祖乙由相遷邢,“邢”,在現今山東省荷澤市琿城縣境內;商王南庚由邢遷奄,“奄”,在現今山東省濟寧市曲阜縣境內;商王盤庚由奄遷殷,“殷”,在現今河南省安陽市殷都區境內。由此推測,商代王畿應該在河南省大部及山東省西部、河北省南部地區,大約20萬平方公里範圍內。

至於,商代的勢力範圍,我們可以從歷代商王對外戰爭中推測。商代前期由於內部權力鬥爭激烈,加上黃河水患問題一直解決不了,鮮有對外戰爭的記載。自商王盤庚遷殷之後,商朝受黃河水患的威脅基本解除,內部也逐漸採用“父死子繼”的世襲模式,政權結構得到了穩固。商王武丁勤於政事,任用賢能,勵精圖治,促使商代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得到空前發展,同時進行大規模的對外戰爭,開啟了商代奴隸經濟時代,史稱“武丁盛世”。

商王武丁率先征伐朔方、土方,此時土方在商都殷的北部即在現今河北省南部的邯鄲、邢臺等地區,朔方即在現今河北省北部的石家莊及北京等地區。接下來,用了三年時間艱難地打敗了鬼方,此時鬼方在商都殷的西北部即在現今山西省大部、陝西省北部等地區。然後,商王武丁與其妻“後?”婦好率領13000商軍遠征羌方,此時羌方即在現今陝西省西部、甘肅省東部等廣大地區。商王武丁在對外戰爭中俘獲了大量的奴隸人口。隨後,商王武乙征伐旨方,此時旨方即在陝西省中西部地區。此後,商王將戰略重點由北部、西部調轉向東部、南部地區。商王帝乙征伐人方、盂方,此時人方即在現今山東省東部,盂方即在現今安徽省北部。商王帝辛征伐夷方,夷方史稱“九夷”或“東南九夷”,此時夷方即在現今山東省東南部、江蘇省西北部直到長江以北的廣大地區。由此推測,商代的勢力範圍,南至長江、北到白溝(現今北京)、東臨黃海、西過漆水(陝西寶雞)等廣大地區,約110萬平方公里疆域。

商代人口規模經估算,商人約300多萬人口,臣服方國約300多萬人口,各類奴隸等庶民約200萬人口,合計總人口約900萬左右。

與君共賞宋代蘇頌的詩《初過白溝北望燕山》:

青山如壁地如盤

千里耕桑一望寬

虞帝肇州疆域廣

漢家封國冊書完

因循天寶興戎易

痛惜雍熙出將難

今日聖朝恢遠略

偃兵為義一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