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禁止捕撈、增殖調控……宿遷不斷提升駱馬湖水環境質量

(速新聞記者 王國康 通訊員 邵丹)

駱馬湖是宿遷打造水韻名城“兩湖”名片之一,更是宿遷市民飲水來源所在,保護好駱馬湖生態環境至關重要。記者走訪時瞭解到,近年來,宿遷生態環境部門主動對接駱馬湖漁業管理委員會辦公室,提出在不斷改善湖區水質的同時,發揮漁業養殖的生態功能,不斷提升駱馬湖水環境質量。

根據駱馬湖不同水域環境特徵、水生生物資源狀況、漁業資源分佈特點、魚類資源組成結構等現狀,宿遷在駱馬湖設定禁止捕撈區、增殖調控區和生態修復區三個功能區域,根據各功能區域特點採取不同的增殖保護措施,實行“以漁治水”,促進漁業增殖與生態保護相融合,更好發揮生態漁業在湖泊水質改善、湖泊生態修復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方面的功能。2021年駱馬湖整體水質為三類,化學需氧量、高錳酸鹽指數和總磷三項主要指標同比持平,穩定達到三類水以上標準。

據介紹,駱馬湖兩個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和4個飲用水水源保護區(一級、二級保護範圍)為禁止捕撈區,實施常年禁捕。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主要保護物件是鯉魚、鯽魚和青蝦,其它保護物件包括黃顙魚、紅鰭鮊、翹嘴鮊、沙塘鱧、鱖、烏鱧、螺、蜆等品種;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分別為宿遷市宿城區、市湖濱新區、徐州市窯灣和新沂市新店取水口,總面積約22。56平方公里,約佔湖泊面積6%,主要保障徐州、宿遷兩市人民日常飲用水安全。

宿遷在駱馬湖建設了強化抑藻功能區、魚類群落調控功能區、退養生態恢復功能區等三個型別的增殖調控區,並實施人工調控。在駱馬湖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外圍1。5千米區域設定強化抑藻功能區,放流濾食性魚類鰱、鱅及底棲肉食性魚類,以改善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水質和清理汙損貝類等為目的,保障輸水和水質安全。在駱馬湖敞水區設定魚類群落調控功能區,增殖放流鰱、鱅、中華絨螯蟹等品種,淨化湖區水質,調優生態環境;適當增加鮊、銀魚等肉食性魚類的放流數量,以控制和降低小型魚類的種群數量。將駱馬湖原圍欄、圍網、圈圩養殖的主要區域調整為退養生態恢復功能區,選擇鰱、鱅為主要放流物件,以達到“以魚抑藻”和多營養級生物調控的生態養護目的。

同時,宿遷不斷推進駱馬湖生態修復區建設。湖泊沿岸帶1千米範圍內為生態修復區,實施限制回捕。該區域以保障魚類產卵繁殖,提高水生動植物種群多樣性為主要目標。構建湖濱生態緩衝帶,阻斷面源汙染,積極推進駱馬湖宿遷大控制三角區生態建設工程,持續恢復湖區自由生態。實施生態修復的分割槽處理,推進環駱馬湖森林生態綠廊建設,透過種植灌木、地被等植物,逐步恢復複合植被群落。開展生物多樣性調查,瞭解水生動植物的種群分佈,明確衰減生物種類和衰減原因,有針對性地開展物種補充恢復,並防止外來物種入侵。

【來源:速新聞】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