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宋襄公是商殷後裔,憑這四大優勢,躋身春秋五霸之列

自從周平王東遷後,周王室勢力日益衰弱,已經不能控制天下諸侯。

一些強大的諸侯趁機而起,為爭霸天下而擴張實力,相互之間相互征伐。

春秋三百多年,前後出現了數位霸主,這便是歷史上的“春秋五霸”。

對於五位霸主的人選,不同文獻有不同的說法,在《漢書注》和《史記索隱》有記載,宋襄公是五霸之一。

春秋初期,宋國發生內亂,好在霸主齊桓公及時平定,國力並沒有太大的衰弱。

繼位的宋桓公緊跟齊桓公的步伐,在位三十一年,齊國到哪裡,宋國就哪裡,齊國打誰,宋國就打誰,儼然一副“最強小弟”的模樣。

雖然形象不是那麼高大上,但是收穫卻不小,國內發展相當順利,國際地位也越來越高。

宋桓公病重前,打算把國君之位傳給太子茲甫,茲甫卻請求傳給庶出的長兄目夷。

《史記》有記載,“桓公病,太子茲甫讓其兄目夷為嗣。”

目夷見茲甫如此大度,認為自己不如弟弟,拒絕即位,最後宋桓公傳位給了茲甫,他就是宋襄公。

由此可見,宋襄公確實是一位講仁義的君主,之後任命目夷為左師來處理政事,兄弟兩人團結一致,宋國由此安定太平。

在外事上,宋襄公繼承父親宋桓公的做法,緊緊跟隨齊桓公參加國際事務。

更重要的是,宋襄公是一位有心人,非常注重塑造自己仁義的形象,在當時無疑是一種無形的資產。

當然,最讓宋襄公有面子的是,齊桓公在病重之時把太子昭託付給他,讓他在必要的時候輔佐太子上位。

《史記》有記載,“桓公與管仲屬孝公於宋襄公,以為太子。”

由此可見,宋襄公和齊桓公的關係非比尋常,而且其人品和影響力能讓齊桓公放心。

齊桓公去世後,五位兒子爭奪君主之位,曾經的霸國實力急劇衰弱,宋襄公實現了承諾,幫助太子坐上國君之位。

也因為此事,讓宋襄公的名聲變得更大,這讓他生出一個念頭,以齊桓公為榜樣,做一個新的霸主。

儘管齊桓公一走,給許多國家留下爭霸的機會,但是霸主並不是那麼好當的。

宋國能夠稱霸諸侯,也是有它的自身優勢,主要體現在這四點。

首先,宋國是一個傳統大國,由商紂王的哥哥微子啟受封而建立。地處商丘,是當時經濟和文化最發達的地區,這為宋國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周朝爵位分為五等,宋國是公爵,屬於最高的一等。不僅如此,按周朝禮儀,宋國高於其他諸侯國,幾乎與周王室並齊。

其次,當時天下有能力爭霸的諸侯國只有齊國、晉國、秦國和楚國。齊桓公去世後,齊國發生內亂,實力大減;

晉國也有內亂,重耳還在流亡之中,無暇顧及爭霸之事;秦國地處偏遠,儘管想參合進來,卻被晉國和周王室擋著;楚國被中原諸國視為蠻夷,一直不被接受。

因此,這個國際形勢有利於宋襄公稱霸。

再次,宋襄公有仁義的好名聲,在當時代表著號召力和戰鬥力。

雖然這是他最後失敗的主因之一,可也是他稱霸成功的重要武器。

最後,宋襄公有拿得出手的成績,他帶著衛、曹等一眾小國平定了齊國內亂,履行了當初對齊桓公的承諾,儼然一副新霸主的模樣。

更關鍵的是,公子昭當上齊國國君後,全力扶持宋國,有了齊國上代霸國的鼎力幫助,宋襄公的霸主之路當然是水到渠成。

(參考文獻:《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