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唐朝實力強大,為何會出現藩鎮割據?河北藩鎮還公然與朝廷對抗

唐朝衰敗禍根源自武則天,武則天恢復了漢宣帝劉詢開創的,給周邊國家和異族發保命符的朝貢虛名行為,而那些被太宗高宗吞併的唐朝周邊異族,靠武則天發保命符行為一個個獨立復國,而且她打擊關隴集團,使唐朝軍事上元氣大傷。而且她發保命符惡行在她之後的唐朝君主的行為,已經根深蒂固。李隆基一方面打仗不會用人,一方面又想恢復太宗高宗之疆土,所以才有了發展地方藩鎮的行為。

而李隆基對待異族也與太宗高宗吞併異族的行為大相徑庭,而是搞劉詢那套姑息養奸的朝貢虛名行為。一方面李隆基發展藩鎮,而另一方面李隆基仍然執行給周邊國家與異族發保命符行為,這樣造成一個現象就是外不能吞併消滅周邊敵人,而內地方藩鎮擁兵自重。而安史之亂戳破了這層窗戶紙,而周邊原來被朝貢虛名發保命符的異族回紇南詔吐蕃等敵人趁火打劫。最終造成唐朝中期失去對西北的控制,也造成其中期的藩鎮反叛不斷。

安史之亂前的唐朝和西羅馬帝國末年很相似,原本應該作為軍隊中堅的主體民族的軍事貴族天天醉生夢死,武德荒廢,土地兼併又導致原本應該是軍隊士兵主力的主體民族自耕農大規模破產,兵源枯竭。於是帝國野戰軍只能搞募兵制(僱傭軍),兵源嚴重依賴蠻族,唐朝的北方精銳軍隊從上到下全是胡人,說白了唐王朝當時的軍隊主體就是一群外族僱傭軍,對中央朝廷忠誠度極不可靠。

叛亂開始,長安城就和羅馬城一樣,被野蠻劫掠,區別就是唐朝勉強續了一口,苟延殘喘了下來而已。家天下需要最高統治者有極強的政治與治國天賦,甚至是軍事才能。要求這樣一個人才的出現,需要艱苦的成長環境(或精神或物質或遭遇)下身邊還有賢明的親朋師友幫助。家天下社會在危機的時候需要強硬的中央政權,和靈活的地方授權才能開始解決危機,這些充分說明家天下的缺陷。

河北藩鎮經常與唐王朝對抗,宋代以前河北出事是常態,秦漢三國南北朝,作為農牧分界線的河北大平原割據是自然經濟常態。另一方面在運河建立前中原想要派兵運糧比南下更為困難,像北宋北伐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組織不協調和後勤跟不上,然後被機動兵團包餃子。除了明處藩王外,宋代開始河北割據基本就沒了,除了強幹弱枝等一系列操作外。客觀上宋代周邊國家衰落也有關係,像唐代那樣四周民族同時崛起極為少見,也就同時期清朝遇到過,卻也只是分撥。

而背後根本上的問題是農耕時代生產力侷限性,軍事也是一門專業性很高的組織體系,傳統都是以世兵制或徵兵制來解決,戰爭烈度提高迫使徵兵模式必須往募兵制轉。同時受限於生產力,古代軍政不分家,不存在完全獨立的後勤體系。加上資訊通訊等問題,使得軍事主官必須兼任行政主官才能應急。

這就遇到另一個問題,就是上面說的小農經濟自給自足屬性。傳統方法強幹弱枝不好辦,那就把邊軍變禁軍,就是所謂的天子守國門。唐代以前的遊牧力量集中在西北,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開始往東北轉移,使得唐代同時出現兩個方面敵人,只能設兩個強力方面軍。結果唐朝選擇了關中,河北就亂了。一場安史之亂兩個方面軍都元氣大傷,這才有後面可能的改革,也就有所謂皇帝誰都不信任亂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