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這位軍長打出慘烈一戰,救了整個志願軍,回國後為何只評為少將?

抗美援朝戰爭中,有一位原本名氣不大的志願軍軍長成為英雄,他在1951年第五次戰役中率領部隊打出極為慘烈的一戰,阻擋美軍十餘個晝夜,掩護志願軍大部隊成功撤離危險境地。這一戰就是著名的鐵原阻擊戰,而當年率領63軍血戰鐵原的軍長是傅崇碧。

鐵原阻擊戰是一場敵我力量相差懸殊的戰役,而一旦鐵原失守,則幾十萬志願軍主力將在鐵原以北的平原地帶遭受美軍戰機及重灌部隊的直接攻擊,損失將是不可估量的,很有可能決定整場戰爭的結局,因此鐵原必須守住。負責打鐵原阻擊戰的63軍是原華北軍區部隊,解放戰爭後期劃歸一野,論硬實力在入朝的志願軍參戰部隊中不屬於一流水平,為什麼這樣重要的任務會交給他們呢?

答案很簡單:63軍離鐵原右翼最近。該軍隸屬19兵團,下轄的三個軍中只有63軍能夠承擔此任務。傅崇碧此戰之前算不上志願軍猛將,志司把任務交給63軍後還是很擔心的,一度想把梁興初的王牌38軍調往此處,但時間來不及。事實證明傅崇碧不光是一員儒將,還是跟梁興初一樣的虎將、狠將。

63軍戰前已有損失,此時只有2。4萬餘人,面對的美軍就有近五萬人,還有其他國家軍隊做幫兇,炮兵火力及制空權方面我軍更是處於絕對劣勢。上級命令傅崇碧守十五天,以確保志願軍主力全部撤到安全地帶。這其實是一道必死的命令,63軍上下都清楚將面臨犧牲整個軍的危險,來掩護大部隊轉移。然而在悲壯的氣氛下,傅崇碧以下的兩萬多官兵無人退縮,血戰十餘天,該軍不計傷亡代價拖住了敵人。1951年6月10日,他們等來了志司的撤退命令:此時志願軍主力已經完成轉移,63軍終於成功了。

令人心痛的是,此時的63軍已經傷亡超過2萬人,部隊已經沒有多少人能夠撤退了!有的團戰前編制兩千餘人,打完這一戰還有不到300人。傅崇碧軍長連續在前線指揮,自己也受了重傷。得知撤退時自己的部隊只剩下區區數千人時,不禁淚如泉湧,見到彭總的第一句話就是“彭總,我要我的兵……”彭總聽後也溼了眼眶,緊握著傅崇碧的手說:“不管要多少,都給你補上!”

立下大功的傅崇碧軍長在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這個軍銜似乎有些低,畢竟在朝鮮戰場上和傅崇碧一樣立下赫赫戰功的秦基偉、梁興初等人回國後都是中將,怎麼打出鐵原阻擊戰,挽救了整個志願軍的傅崇碧只被評為少將呢?

1955年授銜,考慮因素不只是將領的具體戰功,我軍名將眾多,打出經典戰役的不在少數,並不是打了一場著名戰役就一定能得到較高的軍銜,還要結合整個軍事生涯中的履歷。傅崇碧將軍的前任軍長鄭維山,名氣和資歷比傅崇碧強不少,1955年獲得中將軍銜,作為繼任者的傅崇碧又如何跟他平齊呢?

在具體資歷方面,63軍在鐵原阻擊戰前並不是我軍傳統意義上的主力部隊,在原華北軍區還是一支勁旅,但放在全國範圍內就不是那麼強了,跟三野、四野的一些王牌軍相比硬實力還是有差距。而傅崇碧本人多數時間擔任政工幹部,建國後才成為軍長。這個資歷放在中將裡面相對弱一些,1955年被授予少將也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