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青未了|探訪將軍廟

探訪將軍廟

姜寶兵

舊志載:將軍廟遺址,魯西北地區商周堌堆遺址。位於禹城市李屯鄉將軍廟村西約100米。傳後唐將軍周德威葬於此,故原村名胡柳坡改稱將軍廟。面積2600平方米,堌堆高5米,文化堆積近2米。採集遺物有陶鬲、粗繩紋陶片等。

2015年,鄉政府投資50餘萬元修建將軍廟廣場,築起高8米、方圓500平方米的高臺,臺上立有周德威將軍騎馬掄刀英姿塑像,高臺前有800平方米的硬化廣場,並立有將軍廟墓碑,碑上刻有相關傳說碑文。

近日對考古產生濃厚興趣,聽說李屯鄉新修了將軍廟廣場,於是,約起朋友一起去自駕遊。到達的時候,已近中午,太陽高高地懸在天空,紅磚鋪就的地面,四周栽種著四季常綠冬青,一串串紫荊花樹格外明豔。入園迎面是一塊黑色紀念碑,碑上刻有六個金色篆體大字“周德威將軍墓”,墓碑反面題有“將軍常與天地在,英名永垂宇宙間”的字樣及周將軍的生評。

繞過碑身拾級而上,一土丘上建有一座雕像。底座一米多高,銅色雕像約四米高,只見雕像上的人物戴頭盔,著盔甲,左手猛勒韁繩,右手持一把青龍偃月刀,目光深邃,直視前方,跨下戰馬前蹄騰空,使人如臨號角齊鳴,殺聲振天的戰場。該戰將就是周德威將軍。

聽看園的老人說,周德威是朔州馬邑(今山西朔州朔城區)人,五代時期的名將,早年便跟隨晉王李克用,擔任帳中騎督。他驍勇善戰,軍事經驗非常豐富,為人勇而多智,能望塵以知敵數。天佑919年戰死於胡柳陂(在今河南濮陽東南)。

據《舊五代史·周德威傳》記載:周德威字鎮遠,朔州馬邑人,他長著一張黑黝黝的麵皮,身材魁梧,全腮鬍鬚,年紀40歲掛零,身高過丈,胯下棗紅馬,身穿大紅袍,頭戴鐵盔,身後插著八杆護背旗,手裡拿著一對鑌鐵軋油錘,力大無窮,作戰勇敢,智謀過人,能根據煙塵判斷出敵人數量的多寡。跟隨李可用、李存勖父子多年南征北戰,東打西殺,經過鎮壓黃巢起義、三垂崗之戰、柏鄉之戰、幽州之戰,周德威均屢立奇功,名聲大振,也因戰功卓著,得到晉王重用,曾官至驃騎將軍、鐵林軍使,跟隨晉王攻破王行瑜軍,升為衙內指揮使。

相傳,“胡柳坡”之戰,周德威人頭被砍掉後,戰馬載著周德威的無頭屍體,一路向北狂奔,一天一夜,滴水未盡,寸草未食。由於戰馬長途奔襲,勞累過度,跑到現在的禹城市李屯鄉將軍廟處,活活累死。等晉王李存勖帶兵趕到,不免傷心落淚,遂命令幾萬將士,每人用自己的頭盔裝滿土,把周德威的屍體掩埋起來,堆成一座小土山。並在上面修建一處廟宇,種上柏樹,以示永久紀念。

後來這裡立了村莊。為子子孫孫紀念週德威將軍,就以周德威戰死的“胡柳坡”(被人們誤傳為“柳胡坡”)做了村名,後又將村名改成“將軍廟”。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加,解放前夕,“將軍廟”又分成“前將軍廟”和“後將軍廟”兩個村莊。

周德威是一位極有魅力的戰將,身兼武功高手和軍事智囊兩大角色,唐末五代名將如雲,但如他這般武能摧鋒陷陣兩擒驍將、文能運籌帷幄料敵如神的僅此一位,他不但是後唐第一名將,也是五代第一名將。他死後,連續有三位皇帝都對他大大追封——李存勖建立後唐後追贈他為太師,後唐明宗李嗣源即位後加贈他為太尉,就連後晉高祖石敬瑭也追封他為燕王。

我們離開時,我轉身回望,在藍天的映襯下,周將軍的青銅色雕像威風凜凜,氣勢如虹。我的耳邊似乎又響起了電視劇《三國演義》的主題曲:

暗淡了刀光劍影

遠去了鼓角錚鳴

眼前飛揚著一個個

鮮活的面容

湮沒了黃塵古道

荒蕪了烽火邊城

歲月啊你帶不走

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

興亡誰人定啊

盛衰豈無憑啊

一頁風雲散啊

變幻了時空

聚散皆是緣哪

離合總關情啊

擔當生前事啊

何計身後評

長江有意化作淚

長江有情起歌聲

歷史的天空閃爍幾顆星

人間一股英雄氣

在馳騁縱橫

湮沒了黃塵古道

荒蕪了烽火邊城

歲月啊你帶不走

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

興亡誰人定啊

盛衰豈無憑啊

一頁風雲散啊

變幻了時空

聚散皆是緣哪

離合總關情啊

擔當生前事啊

何計身後評

長江有意化作淚

長江有情起歌聲

歷史的天空閃爍幾顆星

人間一股英雄氣

在馳騁縱橫

作者簡介:姜寶兵,字劍梅,號劍梅樓主,清風堂主人。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德州市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德州市書法家協會會員;禹城市作協理事,《禹城文學》編委。

作品《夜讀魯迅》榮獲全國“與共和國同行 好書伴我成長”讀書徵文比賽二等獎,《從飲食變化看社會變遷》獲建國六十週年國慶徵文一等獎。《青青的梧桐樹》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優秀文藝作品三等獎。《和偉大祖國一起成長》獲“福彩杯 我與新中國”有獎徵文一等獎。《黃河故道懷古》在第四屆中國夏津椹果詩歌(散文)大賽中榮獲散文組優秀獎。

部落格 劍梅樓主http://blog。sina。com。cn/jianmeilouzhu

壹點號清風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