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石破無人驚三山皆可平--揭秘鄂州花湖機場淨空降高爆破的“精”與“細”

高峰時一天用掉96噸炸藥,共計處理土石方近5000萬噸,爆破強度全國罕見;距離爆破點僅200米,卻只感到輕微震動,“石破無人驚”,這就是精細爆破帶來的“精細力量”。

11月4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來到鄂州花湖機場,一場針對三座礙航山體的“淨空降高”攻堅戰已經進入衝刺期。“指哪打哪”“不動如山”的精細力量的背後,是江漢大學湖北(武漢)爆炸與爆破技術研究院精細爆破國家重點實驗室團隊的不懈努力,為了在11月中旬前交付,他們已經連續奮戰了6個多月。

技術自信,三山皆可平

“鄂州花湖機場專案的是湖北省‘一號工程’,‘淨空降高’是其重點配套工程,關係到機場建成校飛目標任務。”江漢大學副校長、省部共建精細爆破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武漢爆破有限公司董事長賈永勝教授介紹,因山體超高阻礙航道,需要在11月中旬前,將平均高度119。3米的黃山1號、2號、3號山體改造成最低點23。5米、最高點67。4米的斜面地形。時間緊,任務重,今年5月,江漢大學精細爆破國家重點實驗室與武漢爆破公司接過任務,一場規模龐大的“愚公移山”攻堅戰就此拉開序幕。

爆破現場,日均使用炸藥70餘噸,單日最高使用炸藥96噸,但來往車輛及人員仍泰然自若,周邊建築和居民生活不受影響。這份“不動如山”的底氣來自於江漢大學精細爆破國家重點實驗室對精細爆破領域的多年深耕。

今年10月17日,省部共建精細爆破國家重點實驗室在江漢大學揭牌成立,中國工程院院士謝先啟領銜,這是全國第一家聚焦爆破工程理論與技術的應用基礎類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升級為國家級科研平臺前,實驗室有近30年的發展歷程,採用“實驗室+公司”的發展模式,創造了從經驗空白到持續創新、從理論空白到領跑國際的多項紀錄。

“現在不僅可以做到指哪打哪,還可以控制爆破後石子大小均勻、不飛濺,利於後續裝車運輸。”科研團隊成員、武漢爆破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韓傳偉表示,目前炸藥能量利用率可以在原有基礎上提高30%-50%,爆破後的3號山就像刀削過一樣平整,每級臺階的爆破深度被控制在10米至15米之間,整體高度也被精準控制在67。4米以下,同時滿足淨空降高橫坡和縱坡要求。

爆破現場,石破無人驚

11月4日,黃山3號山施工進入收尾階段。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降高前,3號山高146米,從山頂俯瞰,北側的鄂州花湖機場盡收眼底;降高後,3號山被削平為高約67。4米、佔地83公頃的平整場地,呈3級臺階狀向下延伸。

記者看到,30名爆破工人正加緊往炮孔中填充炸藥,遠處25臺潛孔鑽機正在轟鳴作業,裝滿石子的重型運輸車有序排隊下山。賈永勝說,3號山目前每天要運出近4000趟,為保工期,爆破工作人員爭分奪秒、日夜奮戰,24小時加班加點不間斷作業。在他們的努力下,截至11月8日,已完成淨高降空工程土方石工程總量近5000萬噸,高峰期每天爆破挖運量達70萬噸,累計炸藥使用量達13000噸。“爆破強度可以說全國罕見。”

如此強度的爆破,是否會對周圍建築產生巨大影響?科研團隊成員、武漢爆破公司總經理陳德志介紹,鄂州花湖機場淨空降高專案西側是高鐵軌道,最近處與爆破點僅距離60米。當天下午1時正是爆破時間,一輛高鐵疾馳而來,10噸炸藥在上百個炮孔中蓄勢待發,一陣悶響過後,儀器檢測顯示,振動速度小於1cm/s。

接下來,是另一次爆破。此時,記者正站在距離爆破點約200米的專案部,遠處傳來一聲悶響,同時感到大地微微一震,聲音比夜半雷聲更小,振動比地鐵經過還輕。

“這是在爆破嗎?”“是的,已經結束了。”陳德志拍了拍面前的桌子,瓶中的礦泉水因敲擊振動泛起了漣漪,“爆破時,鄰近鐵路隧道的振速小於1cm/s,比我們面前這瓶礦泉水剛產生的振速還要小。”

方圓幾百米範圍內,“石破無人驚”,這就是精細爆破帶來的“精細力量”。

指哪打哪,炸藥力量精細控制

“石破無人驚”,精細爆破究竟如何做到?

科研團隊成員、專案經理王洪剛介紹,本次鄂州花湖機場淨空降高的爆破,採用標準露天台階爆破法,使用潛孔鑽機鑽孔後,在孔內裝填乳化炸藥和改性銨油炸藥,採用數碼電子雷管起爆,以臺階形式推進爆破,難點就在於控制炸藥的能量釋放。這裡表面上看似是一片土堆,其實腳下的山體地質環境複雜,不同部位的岩石性質也有所不同,有巨大堅硬的花崗岩,也有質地相對較軟的礫岩、砂岩,因此炸藥的選用、鑽孔的深度、爆破方式都有講究。

在無人機11月1日中午拍攝的畫面上,記者看到,一輛重型運輸卡車距離爆破作業面最近距離不過8米,爆破瞬間連起一片星火,高約10米的臺階瞬間崩塌,而卡車安然無恙。王洪剛解釋,為保施工安全,所有路上的運輸車輛都要退到安全範圍內,這輛車當時出現故障,一時無法遠離爆破點,但基於對精細爆破技術的絕對自信,團隊按原計劃進行了爆破。

原來,在鄂州花湖機場的淨空降高爆破中,團隊對現場環境進行了多次實地調研,研究人員在實驗室環境下,針對不同岩石、不同裝藥情況,對不同的破壞過程進行建模,確定最優裝藥量和爆破引數。有了模型的指導,團隊進行了十幾次實地試驗,並依據爆破資料確定裝藥量、孔徑、孔深,從而精細控制炸藥能量釋放,最終做到“指哪打哪”。

賈永勝表示,爆破工程是典型的交叉學科,但由於爆破過程的複雜性,相關科學問題的研究難度極高,理論研究滯後於工程實踐。依託本工程,江大爆破研究院科研團隊在施工現場系統開展了紅砂岩爆破引數最佳化試驗、數碼電子雷管精確延時控制爆破振動疊加規律等研究,後期將發揮江大爆破研究院“產學研用”的智力優勢,繼續凝練科研成果。

“未來五年,實驗室將繼續圍繞精細爆破及相關領域前沿重大科學問題和國家重大需求,加強實驗室軟硬體建設,建成具有重要國際影響的精細爆破國家級科研平臺、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中心、成果轉化與產業化中心、精細爆破人才集聚與培養中心。”中國工程院院士、精細爆破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謝先啟說。

(湖北日報見習記者 田佩雯 通訊員 劉進 李娜 易俊)

編輯:袁筱

【來源:湖北日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