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和劉關張、曹孫袁比較起來,他們才是值得敬重的三國英雄(下)

從前,看管寧割席的故事,第一個感覺,就是管寧這樣的人物,如果和他交朋友,會非常辛苦。因為你無時無刻都要在自省自己,往聖人的標準上面靠,無時無刻都要警惕自己,不能放縱自己的私心,不能有一絲的不良的行為。

否則,管寧會和你絕交。

管寧華歆

反倒是華歆這樣的人,比較好相處。因為和他做朋友,你可以和他一樣,有貪好財物之心,也可以有羨慕虛榮之心,甚至華歆自己飛黃騰達之後,也還會顧念舊人,不僅不會和你絕交,還會舉薦你,幫助你。

華歆貪金,猶念割席之情;管寧高潔,空懷濟世之心。

許多年以後,再回頭來看自己,卻深恨身邊盡是華歆這樣的朋友,卻缺少像管寧這樣的朋友。於是,每當放縱自己的思想和慾望,每當縱容自己的私念和情緒,每當寬容自己的不堪和錯誤的時候,身邊卻沒有一個可以像管寧那樣可以讓自己存有敬畏之心,敬畏之情的人,來警惕自己。

隱者高士

曾國藩說:“敬則無驕氣,無怠惰之氣”。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

像管寧這樣的人物,他不僅能夠讓身邊的親朋好友心存敬畏,還能夠讓周邊認識與不認識的人都心存敬畏,最後他所處的一方之境,都因為他而得到教化。

管寧到遼東避禍,找了一處山,蓋一座簡陋的房子,鑿幾個山洞作為居室。結果中原那些來遼東避難的人,聽說管寧在這裡,便紛紛跟著也都跑來住一起,不過十天半月,管寧所在的地方,就成了一座有規模的城鎮。

看到大家聚集一起,管寧就開始教大家要學習詩書文化、禮義廉恥,對那些不懂得禮法,行為又與禮義有偏差的人,管寧就不和他們會面交流。

管寧教化

在管寧的教化之下,這個在亂世之中,短時間就把逃難聚居起來的小城鎮,就變成了“世外桃源”一般,人們安分守己,相互禮讓,“度安其賢,民化其德”。

管寧除了透過詩書教化大家,也透過自身的高尚品行教化大家。

比如,大家去井邊打水,有時候因為打水的人太多,難免就要男女混雜,甚至為了搶水而爭吵鬥毆。管寧看到了,就買了許多裝水的器物,將水打滿放在井邊。那些打水的鄉民看到井旁的水都打好安放好,一開始覺得疑惑,後來知道這是管寧所為,於是就相互自責,從此不敢再因為到井邊取水而爭吵。有一位鄉民的牛跑去管寧的田地,把莊稼都破壞糟蹋了。管寧把牛牽到陰涼的地方,給牛餵食,比牛的主人還認真仔細,牛主人找到牛之後,自己覺得非常羞愧,好像犯了不能原諒的大錯一樣。

管寧所在的城邑,就因為管寧的教化,大家都存有敬畏之心,於是人人相互禮讓,謙謙有禮,成為了沒有爭鬥的之地,大家相互禮讓的美德流傳到各地。

築廬而居

像管寧這樣,以一己之力,一己之能,為亂世之中的人們帶來一方淨土的,還有王烈。

王烈在家鄉的時候,就很有名望。宗族裡的父老稱讚他是個講孝道的人,鄉村裡的鄉親們感嘆他是個仁義的人。平日裡王烈不僅自己喜歡透過誦讀經典名篇來陶冶性情,而且還喜歡教導別人讀書學習,透過建立學校,發展教育事業來教化周邊的人。平時勸人為善,完全順著被教育者的秉性脾氣,以道理來開導。受他教育的人雖然自己沒有什麼感覺,可是潛移默化之間,大家的修養都在日常行為舉止之間不斷提升,成為有用的人才。

不論是容貌衣著,或者是行為舉止,王烈身邊的人都是彬彬有禮、舉止得當,大街之上,如果有人一舉一動不符合禮義,大家都會把他當作另類來對待。

就這樣,王烈所處的州縣,大街小巷的百姓都爭先加強道德修養。

王烈畫像

有一次,一個人偷了一頭牛被抓。那位盜牛的人害怕王烈知道,就懇求抓他的人不要把他偷牛這件事情告訴王烈。王烈聽說了這件事情之後,認為這人有羞恥之心,就讓人帶了一匹布贈送給盜牛的人,鼓勵他棄惡從善啊。

後來,有一位老人挑著重擔在路上行走,有個年輕人看到了,便幫助這位老人挑起重擔,走了幾十裡的路程,幫老人把重擔挑到家之後,名字也沒有留下就走了。

沒多久,這位老人因為趕路,在路上把隨身攜帶防身的寶劍弄丟了,恰巧有位路人撿到了這把寶劍,這位路人想要不管寶劍離去,又怕後面有人把他拿走了,想要把寶劍拿了交公,又怕等下出現差錯,於是就守在寶劍旁邊,直到太陽落山了,老人回來找劍。老人發現這位路人就是先前幫助自己挑重擔的年輕人,就把這件事情告訴了王烈,王烈透過打聽,發現這人居然就是先前盜牛的那個人。

古時候的高士

王烈所在的地方,大家就是用這樣的行為和修養來提高自己,也影響著別人。鄉里百姓們,只要有紛爭訴訟,都去找王烈來秉持公道,有的人走在半路上,就願意放棄爭執,和解回家,有的人看到王烈的住所,便覺得慚愧,爭著向對方道歉,彼此謙讓回家。

其他的還有比如像邴原,他在遼東以講學為業,聽他講課的人很多,一年之中,投奔邴原的就有數百家之多。還有像胡昭,他所居住的部落之中,三百里之內,沒有發生過人們相互欺凌,互相殘害的事情。

從前讀《史記》,不明白為什麼司馬遷將《伯夷列傳》放在首篇,而不用老子、孔子這樣的人物作為開篇,不用孫子、吳子這樣的名將作為開篇,不用管仲商鞅這樣的改革家做開篇,更不用蘇秦、張儀這樣的口才外交家做開篇。

伯夷叔齊

後來,才知道司馬遷將《伯夷列傳》作為列傳首篇,不僅是因為他尊崇周禮,更因為他讚頌伯夷的高尚品德以及這些品德精神所帶來的教化育人的影響。用現在的話來講,相對於那些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司馬遷更推崇的是那些能夠弘揚社會正能量,維護社會主流價值觀的人物,他們才是更值得我們後世追崇和紀念的人。

像管寧、王烈、邴原、胡昭這樣的人物,他們努力用自己的一己之力,不僅在亂世之中為人們贏得了一方沒有殺戮和殘暴的淨土,而且還在亂世之中,在從上到下都講究陰謀詭計,追求權勢利益的整個社會之中,為人們樹立了仁義的標榜,留下了正義的希望。

相較於像曹操、劉備、孫權、呂布、孫堅這樣的軍閥英雄,或者是像關羽、張飛、馬超、甘寧這樣在沙場征戰的名將,或者是郭嘉、賈詡、法正、程昱、龐統、司馬懿這樣的用計之人。像管寧、王烈這樣的英雄人物,不才是我們更應該尊崇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