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被拐少年符建濤,堪稱現實版梅長蘇

看了澎湃新聞對被拐少年符建濤的報道,我想到了《琅琊榜》的主角梅長蘇(胡歌飾)。

他們都有極為不幸的經歷,也都有極為驚人的天賦。

他們都曾在絕境中苦熬,並在後來的大變局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符建濤與梅長蘇的相似之處至少有四個。

首先,他們都是被難以抗拒的外力裹挾著離開父母的。他們的人生和情感世界都是在一夜之間傾覆的。

其次,他們都有驚人的記憶力,並以此兼濟天下。

符建濤至今仍記得自己被拐走時的情景,以及被拐前與親媽的生活細節。這不僅加速了母子團圓,甚至還為“孫卓被拐案”的告破提供了關鍵線索。

第三,他們都有超強的忍耐力,少年老成。

四歲的符建濤意識到“爸爸換人了”,但他沒作沒鬧。後來,他透過抽血得知了自己的血型與“養父母”不同,他也沒聲張。他還向“奶奶”詢問自己的身世,而在“奶奶”的含糊其辭之中,他一定也讀懂了那份預設,但他仍然默默等待機會。

第四,他們都為自己悄然制定了“翻盤計劃”。

符建濤曾計劃,等到自己大學畢業、能掙錢了以後,便開始尋找生身父母。

這是符建濤獲救後,給親媽發來的生日祝福簡訊。

他先是體恤了媽媽十四年來尋找兒子的痛苦,又祝福媽媽能在未來的日子裡平安健康快樂,還表示自己願陪媽媽在夕陽裡漫步。

文筆之美、情感之深、格局之大,堪稱滿分作文。

更重要的是,他在字裡行間絲毫未提及自己在這十四年裡忍受了什麼樣的孤獨和痛苦,反而稱自己過的是“無憂無慮的生活”。

這正應了梅長蘇與靜妃相認時說的那句話,“我挺好的,就是身子比常人弱了些。”

梅長蘇不明說,靜妃也懂得:火寒之毒,為天下奇毒之首,要經歷挫骨削皮之痛。

符建濤不明說,親媽也懂得:一個明知道自己被拐了的孩子,是怎樣度過那無助的時光。

拐走符建濤的人,與拐走孫卓的是同一個人。

正是符建濤的指認,電影《親愛的》張譯角色原型孫海洋才找回了兒子。

這兩個幾乎前後腳被拐走的少年,因為不同的天賦和成長環境,逐漸走向了相反的方向。

孫卓是被“養父母”溺愛長大的。

報道稱,“養父母”什麼活都不讓他幹,有求必應。甚至就連他愛吃烤腸,別人家的孩子都是一根一根買,而孫卓的“養父母”是一次給他買十根。

符建濤則是一個留守兒童。

“養父母”在外地打工,他和“奶奶”住在鄉下。上初中時住校,別的同學都有家長幫著執行李,只有他是一個人跑上跑下。

於是我們便不難理解,同樣作為被拐獲救的少年,為什麼孫卓現在每天面對的都是吐槽聲,而符建濤這邊則是交口稱讚。

一切過往皆為序章。

也正是基於上述過往,符建濤與孫卓在真相大白之後的表現也完全不同。

其實他們對於“養父母”都有感情,但孫卓表現出的是一種幼稚,甚至可以說是自私。

比如他在認親之後立刻表示要回到“養父母”身邊生活,在得知“養父母”可能會被判刑之後表示自己會生氣。

他的心中沒有是非觀,他只有愚孝。說得難聽點,有奶便是娘。

而符建濤則把一份新的糾結繼續留給了自己。

在得知“養父母”被採取強制措施以後,符建濤離家出走了。他在自責,覺得是自己把“養父母”給送進去了,產生了一種負罪感。

只不過這一次,他沒有不告而別。

其實,符建濤沒有梅長蘇那麼完美。作為孩子,他也曾懷疑過親生父母。

就因為他小時候很淘氣,所以媽媽有時就會嚇唬他,“你再不聽話就把你給賣了。”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

等到四歲的符建濤真的淪落到陌生環境裡時,他真的想過,自己是不是真的被媽媽給賣了。

他之所以擁有遠超實際年齡的隱忍,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害怕自己即使有家,也回不去了。

不過,在經歷了無數次糾結與不眠之後,符建濤終於還是決定,等到自己將來能掙錢了,還是要去尋親。

這個絕境中的少年,儘管對父母有了一些誤解,但他仍然相信希望。

沒人給他希望,但他相信希望。

相信希望的符建濤,也給所有仍在尋親的父母送去了希望。

他讓我們看到,並不是每一個被拐的少年都會像孫卓和郭新振那樣“此間樂,不思蜀。”

他讓我們看到,在尋親父母們心力交瘁、望眼欲穿的搜尋範圍之外,一定會有一聲聲呼喚,雖然微弱卻永不停息。

他不是哪一部電影的原型之子,也沒有那麼多熱搜和聚焦。

但他值得擁有一部,屬於自己的影視化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