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從校園走向冬奧會,他說:“我是張家口人,賽事需要我第一時間響應”

燕山大學機械電子工程專業二年級的張富康是張家口宣化人。4月4日,他剛剛從崇禮回到學校,結束一段終生難忘的旅程,重新投入校園學習生活中。

張富康在張家口賽區國家冬季兩項中心擔任冬奧會、冬殘奧會志願者。這段經歷不但實現了他的夢想,也讓他有機會代表自己的國家和自己的學校向世界展現中國青年的形象。

“1月24日去張家口的路上,我們經過北京進入了懷來。那條路我非常熟悉,但這次的感覺和我以前走的時候都不一樣。我是和燕山大學的300多名戰友一起,到自己的家鄉去服務舉世矚目的北京冬奧會的。”張富康說。

張富康(後排左二)和志願者服務團隊的同事在一起。

2015年7月31日,北京攜手張家口申辦2022年冬奧會成功,張家口各地瞬間歡騰起來。看到身邊的人對冬奧會能給張家口帶來的變化滿懷期待,當時還在上初中的張富康心裡也萌生了一個想法:“到2022年,我正好在上大學,我能不能參與冬奧會?不管是以什麼身份,可以是志願者,也可以是觀眾。”

光陰似箭。2020年的7月,高考結束的第二天,張富康從同學那裡聽說了北京2022年冬奧會志願者報名的訊息,馬上就報了名。

入學後,張富康得知,全校有3000名同學報名了北京冬奧會志願者,其中約300名成功入圍,而他就是其中之一。

從一個懵懂的少年到朝氣蓬勃的大學生,張富康對家門口舉辦的北京冬奧會的認識也在不斷地深化。在冬奧志願者的線上培訓中,一位北京警察學院老師的授課給了他很大啟發。

“之前我只是覺得這是在家門口舉辦的一次體育盛會。老師告訴我們,舉辦冬奧會是對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展現,包括經濟、社會、文化各個方面。當時我就覺得國家能夠舉辦這樣一次盛會真的是很不容易。”

北京冬奧會開幕前夕,張富康的志願者工作發生了一次臨時變動。他原定要參與環外賽事服務工作,老師臨時通知要從他們中間抽調8人進入閉環內。

看到通知後,張富康立刻就向老師報了名。“我是張家口人,如果賽事需要的話,我會第一時間響應。崇禮比較冷,我比較適應當地的氣候。”

1月24日,距離北京冬奧會開幕還有11天,張富康和300多名燕山大學冬奧志願者就從秦皇島出發,踏上了屬於他們的冬奧征程。

整個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期間,張富康都在崇禮的國家冬季兩項中心承擔通行控制的志願服務工作。這項工作類似交通引導員,但又與賽事防疫密切相關,因為稍不留神就可能發生“破環”事故。

正式上崗的第一天是1月27日,冬奧會尚未開幕,張富康和同事就成功防範了一次“破環”風險。當時,一位外國朋友差一點就走到了環外的流線上,張富康和同事及時發現,並給予正確引導。張富康所在團隊的負責人來自河北省疾控中心,他們立刻報告。負責人到場之後,馬上對相關範圍進行了消毒。

冬奧會期間,崇禮賽場最低氣溫達到零下30攝氏度。張富康和團隊的其他7名同事半小時換一次班,相互支援鼓勵,一絲不苟地完成著志願服務工作。由於氣溫過低,他們的口罩很快就會溼透,冰冷的口罩貼在臉上,必須頻繁地進行更換;最冷的地方是腳,張富康會利用值班的間隙在志願者休息室內往鞋裡貼一些暖寶寶。

團隊的8名志願者都是燕山大學的學生,其中有4位是女生。每人每天固定的工作時間大約是5小時,張富康和其他男生都會主動多值一小時左右的班。用他自己的話說,整個冬奧會期間他們8個人“緊緊抱在一起”,這是一種心靈上的支援。

許多外國運動員、工作人員都向本報記者表示,他們接觸到的北京冬奧會志願者始終保持微笑,帶給他們的都是溫暖。

張富康告訴記者,這並非組委會的要求,而是所有志願者發自內心的表現。因為在冬奧會這個舉世矚目的舞臺上,向世界展現出中國青年最好的一面,是十分幸福、十分自然的。

(原標題:“我是張家口人,賽事需要我第一時間響應” 一段終身難忘的旅程)

流程編輯:U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