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吳三桂去世前,為何仰天長嘆:悔不聽洪承疇之言?

一、吳三桂的目標

對於吳三桂來言,當他把明朝的永曆帝騙回殺掉後,就已跟清廷死死捆綁在一起,無法“回頭”了。因為倘若說,崇禎帝是李自成所殺,但明朝勢力卻依然存在的話,可這股勢力,卻隨著永曆帝的慘死,而被吳三桂給消滅了。

故而,吳三桂此舉使許多人對他恨之入骨。而在清朝內部,同樣也存在著對他的鄙視,認為他太不忠,不能重用。恰好,康熙就是這種觀點的信奉者和執行人。

哪怕大學士索額圖,在局勢不利的情況下上書:殺掉那些建議撤藩的人。但康熙卻根本不同意。並且強悍表態:對耿精忠、尚可喜,我可以先不撤藩呢。但對吳三桂,是想也別想。由此可見,康熙的“削三藩”,其實主要目標就是憋著勁,要滅掉吳三桂!

這個結果,對吳三桂來言,可謂當頭一棒。因為他那時已是攻佔了長江以南,幾乎是清朝的半壁江山,是天下震動。可恰此刻,吳三桂卻要跟康熙議和,沒成想得到了這個結果!從吳三桂佔優時,主動議和可以清楚地看出,吳三桂還是很清醒的。

因為吳三桂清楚,自己名聲太醜,又沒有民意支援。哪怕他真把康熙打敗了,也休想坐穩江山。最多是成了別人的嫁衣罷了,這跟他的目標,完全背道而馳。

那麼吳三桂是什麼目標呢?就是想如大明朝的沐英一樣,子子孫孫永鎮雲南。也正是為了這個目標,吳三桂才誘殺了明永曆帝。結果吳三桂錯了,他不是沐英,康熙更不是朱元璋。

二、康熙的目標

那麼康熙是什麼目標呢?康熙早在決定撤藩前,就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今日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先發。意思就是說:如吳三桂這樣的藩王勢力太大,就算我不打算撤藩,他們遲早也要反了我,與其這樣,不如我先下手為強。

康熙的這個判斷正確嗎?公允來言,是錯誤的。從吳三桂的表現來看,他根本就沒有奪天下的大志,同時前文也說了,不存在這樣的民意基礎。吳三桂能看出來,康熙難道就看不出來?

故而,康熙撤藩的根本目標,其實就是削弱直至掃清,如吳三桂這樣的外人勢力,不管你忠心不忠心。因為這樣的勢力,對康熙來言始終意味著威脅——吳三桂不反,其手下那些人呢?他的後代呢?

這些問題,康熙必然要考慮。故而吳三桂的存在,是因其有“利用價值”而存在。比如,吳三桂幫著清兵打天下,剿滅前明勢力……可一旦這些威脅清廷的力量都不存在了,那麼吳三桂便處在了尷尬境界——他變成了,清廷最大的威脅了!

所以,康熙說的那句話,無非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吳三桂都把兒子給你送來,讓你康熙攥在手心裡,還想怎樣?可康熙就要這樣——掃滅這些威脅,讓自己真正掌控天下。這才是康熙削藩的真正目的。

透過對比吳三桂和康熙的目標,可以清楚地看到,兩人之間的矛盾不可調和。可惜吳三桂卻沒看清這一點。故而,他在戰優勢情況下主動議和,就是想以此為籌碼,使得態勢重回,康熙削藩之前。並逼迫清廷重新確認:我吳三桂就是清朝版的沐英,永鎮雲南,跟清朝生死捆綁在一起。

三、洪承疇的所謂良言妙計

對吳三桂這種幾乎掏心掏肺地向清廷表白的心思,其實另一位大明降將洪承疇,就看得非常清楚,並認為太天真了。

公元1659年,清軍攻破昆明後,洪承疇曾上書順治帝:由於雲南這個地方,地方險遠,而且少數民族眾多,所以要派一得力之人,領兵駐守在這裡。所以,這才有了吳三桂鎮守雲南。

洪承疇和吳三桂,都是前明降將,如今又都是清廷的“馬前卒”,自然有共同語言。但顯然,洪承疇要比吳三桂更老練許多,無論是對局勢的分析,還是對清廷的洞悉上。因此洪承疇作為前輩,曾這樣指點吳三桂:你若想安穩和安全,那就不要讓雲南太平無事。

這其實就是標準的“養寇自重”。可惜吳三桂卻沒有聽從,誘殺了明永曆帝。從此他的利用價值,也就處於不斷的貶值中,直至康熙削藩……

最終,吳三桂敗了,但不知死前,他想沒想到過,洪承疇說的這句話?必是想到過,卻也只能是一聲哀嘆:恨我不聽,洪承疇的良言妙計。

不過,筆者卻想說,即知如今,何必當初?就算你吳三桂聽了洪承疇的話,就真的能全身而退嗎?恐怕未必!因為連洪承疇自己,最終都沒逃脫,乾隆帝一句話,就把他打入《貳臣錄》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