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秦軍擊敗匈奴僅用了2年,為何漢軍卻用了100年?

公元前215年―公元前213年,秦始皇遣將軍蒙恬率軍北擊匈奴獲勝,後“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也就是說秦始皇打服匈奴花了不到三年時間。而西漢自公元前200年劉邦“白登之圍”開始,到公元前73年漢宣帝正式結束抗匈之戰,共計127年之久。這個對比有點難以置信。

秦朝輕取匈奴,劉邦又推翻秦朝,理論上講,三者之中漢軍最強,匈奴最弱。但事實是“白登之圍”劉邦差點被匈奴活捉,此後他的兒皇和孫皇都被匈奴頤指氣使、僅靠和親換取安寧。那麼,秦漢面對匈奴為什麼表現出如此大的差異呢?

劉邦軍隊戰鬥力不如秦始皇軍隊

首先,我們從軍事上分析。我們其實知道,劉邦雖然先進咸陽,奪取秦政權,其實推翻秦朝的絕大部分功勞要記在項羽賬下。劉邦只是撿了個漏,多虧楚懷王照顧了他,讓他打關中,讓項羽打鉅鹿。原因是怕項羽攻下咸陽後屠城。所以劉邦奪得了秦政權,但是不等於漢軍比秦軍強。

秦國建國並不是先有了自己地盤再立國。秦襄公派兵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周平王把歧山以西之地封給他,而且這個地盤當時已經落在犬戎手裡。所以後來秦國的領土,基本都是從犬戎手裡一寸一寸奪過來的,長期與犬戎交戰的秦軍,養成了類似草原軍隊的彪悍風格與血性。同時他們又十分熟悉胡人作戰的特點,所以打起匈奴人來,也就得心應手。而劉邦的漢軍基本都是中原漢人,根本沒有與草原民族戰爭的經歷。完全不適應草原騎兵的旋風式運動戰。馬匹無論數量還是質量,也不能更匈奴相比。直到後來,漢武帝不惜花了巨大代價才打造了一支與匈奴抗衡的騎兵。

漢初,國家千瘡百孔,財力衰微

其次是,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國力,秦始皇進行的一系列改革,國力快速發展,但是這一切都毀在胡亥手上,緊跟著的農民起義、楚漢爭霸,更是雪上加霜。所以在漢建國之初,國家財力根本無法承擔對匈奴人長途遠征。漢高祖迫不得已,推行休養生息國策,以謀求富國強兵。

匈奴實力趁勢大增

以上是從中原方面分析,再來看匈奴方面。秦統一六國之前,匈奴處於零散狀態,各自為政,草原各部落互相攻伐,但是因為燕趙的壓力,又無法實現吞併統一。後來項羽鉅鹿擊垮秦軍主力之後,秦朝再無力北顧。匈奴沒有了天敵,加上冒頓單于上臺,不得不說冒頓稱得上人傑,把各部落整合了,實力大增,李牧和蒙恬建立的九原和雲中地區重新被匈奴佔領。同時他們還東吞東胡,南收林胡和樓煩,西敗大月氏,臣服了西域各國。匈奴在秦末漢初達到了鼎盛。所以,秦始皇時候的匈奴與西漢時的匈奴,勢力已不可同日而語。

漢武帝深謀遠慮,想一勞永逸。

西漢真正反擊匈奴,始於漢武帝。漢武帝在位54年,竟然花44年時間打匈奴。從這個時間表,足可以看出漢武帝對匈奴的刻骨仇恨。公元前129年,漢武帝開始對匈奴用兵,衛青龍城之戰擊敗匈奴,公元前127年,衛青又擊敗樓煩王、白羊王,河套地區重回漢懷抱,漢武帝築朔方城,設定朔方和五原兩郡,也就是兩三年的時間,蒙恬就已經取得甚至略有超越蒙恬的戰果。所以如果要從漢武帝算起,制服匈奴的所花的時間跟蒙恬也差不多。但是漢武帝顯然不是秦始皇,這口氣憋了幾代人了,這筆賬他要連本帶息算回來。所以又發起河南之戰、河西之戰、漠北之戰。三戰之後,匈奴對西漢百餘年的邊患威脅基本解決。並且,貫通中外的絲綢之路從此暢通無阻。

總結:秦始皇三下五除二解決了匈奴問題,漢匈戰爭卻綿延數百年,有中原國力消長的內部原因,也有匈奴實力不斷壯大的外部因素。但是不管怎麼樣,他們的勝負終究是由實力決定的,而不是其他偶然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