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張敖謀反是咋回事?為何劉邦明知女婿是被冤枉的,還要廢黜了他?

高祖八年,劉邦從東垣(真定)返回長安。路經趙國柏人縣時,他的小心臟不安分地亂跳起來,於是下令變更了行程。這件不太起眼的小事,卻催生了兩個重大的歷史事件。

劉邦去東垣幹什麼了?找韓王信(不是韓信)算賬去了。

韓王信是戰國韓襄王的孫子,項羽冊封的諸侯之一,楚漢戰爭時他在項羽和劉邦之間反覆橫跳,不過最終還是押對了寶。項羽被滅後,劉邦將他的封地從潁川遷徙到了代地。

高祖六年,韓王信投靠匈奴,把劉邦氣得大腦短路。於是劉邦親率大軍北伐,結果被匈奴人圍在白登山七天七夜,差點把老命搭上。

白登山事件後,劉邦接納大臣婁敬的建議,與匈奴和親,計劃將自己唯一的女兒魯元公主嫁到匈奴。結果被呂雉一頓哭鬧,只好改變主意,用宮女冒充公主糊弄鬼,卻將魯元公主嫁給了趙王張敖。

劉邦在東垣將韓王信的部將修理了一頓,卻沒有逮住罪魁禍首,只好掃興而歸。

從東垣到長安要路過女婿的封國,按照原計劃,劉邦一行將在柏人縣驛站駐蹕。可就在此時,劉邦的心臟卻莫名其妙地狂跳不止。

這一年劉邦已經57歲了,還受過重傷,估計心臟需要大修了。可那時候漢帝國窮,沒錢買CT,所以劉邦就把心跳歸結為神秘的第六感:這地方有點鬼哎!

於是他叫來隨行官員:此地叫什麼名字?答曰:柏人。

那時候,“柏”跟“迫”讀音相同,劉邦一聽恍然大悟:“柏人”就是“受迫於人”,難怪心跳得這麼厲害,傳旨,不許停留,繼續南行170裡到邯鄲駐蹕。

邯鄲是趙國的都城,女婿張敖得到報信,手忙腳亂地安排好了接駕事宜。

張敖是劉邦的好友張耳的兒子,只比劉邦小15歲,比魯元公主大了近30歲。

當年劉邦混跡江湖的時候,常常在張耳家裡一住就是幾個月,張耳管吃管住管玩,二人關係鐵得很。楚漢戰爭時,張耳投奔了劉邦,被封為趙王。

能把唯一的女兒嫁給一位“老女婿”,足見劉邦對張家父子的偏愛。

因為劉邦臨時變更行程,張敖準備得有點倉促,估計他害怕老丈人不滿意,所以他一咬牙端出了鎮山之寶,以討岳父的歡心——美女趙姬。

果然劉邦很滿意,沒有發脾氣,第二天拍屁股走人了。這件事引發的重大事件就是,第二年這位趙姬生下了皇七子劉長,並引發了一段長達幾十年皇家恩怨。

還有一件重大事件在柏人縣的驛站被揭開了蓋子。

劉邦突然改變行程,搞得趙國負責接待的官員貫高、趙午猝不及防:TND,白準備了,便宜了你劉老三!

二人一揮手,驛站夾牆裡湧出無數殺手,原來,他們計劃在這裡設計了一場針對劉邦的謀殺案!

貫高和趙午是什麼人?又為何要刺殺劉邦呢?

事情要回到一年前,也就是張敖剛剛迎娶魯元公主的那一年。劉邦也是因為韓王信的調皮搗蛋,從平城路過趙國。

中年大叔張敖喜從天降,娶了天下第一白富美,自然對劉邦感激得無以言表,此刻老丈人大駕光臨,自然得拿出孝子的姿態百般討好。

張敖是怎麼做的呢?他脫掉華服,穿上僕人的服裝,親自下廚給老丈人準備膳食:

“旦暮自上食,體甚卑,有子婿禮。”

估計劉邦被韓王信的事搞得焦頭爛額,再一看女婿老樹皮的臉,和那副猥瑣的模樣,心裡一點也不爽。於是他把心中的氣都撒在了張敖頭上:

“箕踞罵詈,甚慢之。”

劉邦就這副德行,別說對女婿,就是朝中重臣他也是說罵就罵,說打就打,都習慣了。可張敖的兩位國相貫高、趙午不幹了:太羞辱人了,士可殺不可辱!

這倆老頭六十多了,跟了張家父子一輩子,一身的俠義之氣。對他們來說,趙王才是自己的主子,皇帝往後排,主子受辱,僕從就該以死報之。

於是二人憤憤不平地向張敖進言:“天下有能者居之,您對他恭敬,他卻羞辱你,咱幹了他!”

張敖嚇壞了:“當年俺爹被人打丟了封地,都仰仗陛下的厚愛,我張家才有今天,你們千萬不要再說了。”

得,貫高、趙午一腔熱血為主人,主人卻給他們潑了一盆冷水。

正常情況下,他們應該就此打住,可他們竟然著了魔似的:咱主人膽小,那乾脆就不讓他參與,咱替他把事做了,成功了果實歸他,失敗了咱不連累他。

所以,他們沒敢在邯鄲行事,而是把行動地點定在了柏人。誰曾想,一場精心準備的大計,卻被“心臟早博”搞黃了。

隨著劉邦的離開,這個未遂事件本該被永遠隱藏於歷史的塵埃中了,不料第二年,貫高的一個仇人也不知道從什麼渠道得知了他們的陰謀,於是事發了。

生死關頭見真章,那些參與者,或被牽連者,紛紛選擇了自殺,唯獨貫高不肯死:咱都死了,誰來替主人鳴冤?咱這麼做豈不是害了主人嗎?

於是他被打得體無完膚:

“吏治榜笞數千,刺剟,身無可擊者,終不復言。”

意思是身上沒有一寸完整的肌膚能夠用刑了,他卻始終一個腔調:事情就是我做的,跟趙王無關。

劉邦還是不放心,特地請貫高的好友洩公去獄中套取實情。貫高動情地說:“誰不愛自己的父母妻兒?我會為了趙王,犧牲三族的性命嗎?這麼做就是因為趙王確實是被冤枉的。”

洩公的彙報感動了劉邦,於是劉邦下令赦免了趙王和貫高。

這位義士貫高又以給了後人一個巨大的驚歎號,他說:“趙王得以昭雪我就沒有遺憾啦,我以人臣之身做下謀逆之事,陛下不殺我,我也沒臉見陛下了。”

於是他在獄中自斷其喉!

從整個事件來看,趙王張敖謀反純屬冤案,他唯一的責任是沒有處置貫高和趙午。可事件的結果卻是,張敖被廢黜了趙王,看在魯元公主的份上,將他該封為宣平侯。

既然女婿白白遭受了一場冤獄,劉邦為何不但不安慰,還公然廢黜了他呢?

其實即便沒有貫高、趙午的謀反事件,劉邦也會找理由廢掉張敖,這是他臨終前最重要的大事!

謀反事件曝光於高祖六年(前198年),離劉邦駕崩僅剩三年。此時劉邦拖著病體四處征戰,目標只有一個——幹掉所有的異姓諸侯王。

當年為了打敗項羽,劉邦迫不得已以封土裂疆的代價驅使英布、韓信、彭越等人給他賣命,但國家統一以後,這種諸侯割據的模式必須改變,否則項羽的悲劇必將重演。

劉邦年近六旬,他已經沒有多少時間了,他去時候,孱弱的劉盈連功臣勢力都鎮不住,更何況異姓諸侯王呢?

所以,劉邦才不顧健康,拖著一身的傷痛南征北戰。如果說張敖蒙冤,韓信不冤嗎?彭越不冤嗎?英布不冤嗎?說白了,那些異姓諸侯王就是想保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根本沒有叛逆之心,他們都是被冤枉的。

但劉邦不能這麼想,這些異姓諸侯王今天想保一畝三分地,明天就會生出異心,後天就可能舉兵,因為他們有這個條件和實力。

所以,請不要拿道德衡量政治利益!

也因此,張敖早就上了劉邦的黑名單,沒有貫高事件,他也會被戴上別的罪名,乖乖地交出趙王的印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