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全景回顧高平陵:司馬懿如何獲勝?歷史大勢,曹家的是非不算啥

曹爽等人車駕

魏少帝曹芳嘉平元年(249年),司馬懿乘曹爽擁天子、百官祭祀先帝高平陵之機,在洛陽城發動政變,史稱高平陵之變。司馬懿誅滅曹爽三族,翦除了以曹爽為首的曹魏宗室在朝中的勢力,藉以控制了曹魏的政局。高平陵政變是曹魏歷史的重要轉折點,是司馬氏篡魏建晉的開始。

一、冢虎蟄伏:司馬懿的佈局

魏明帝景初二年(238年),魏明帝病重,在彌留之際聽信寵臣劉放、孫資之言,以大將軍曹真之子曹爽與司馬懿輔政,曹爽為大將軍、首席輔臣;司馬懿為太尉,與曹爽共議國政。曹爽與司馬懿各領三千甲士,宿衛內宮。曹爽在一開始還能尊重司馬懿的意見,事事都與司馬懿商量。但不久之後,曹爽自我膨脹,聽信何晏、鄧颺之言,奏請天子轉司馬懿為太傅,明升其職,實則剝奪了司馬懿的實權。司馬懿以退為進,明面上不問政事,實則在暗中部署反撲奪權的計劃。

魏明帝曹叡養子,魏少帝曹芳

魏明帝之時,司馬懿受命領兵於雍涼,對抗諸葛亮的北伐大軍。司馬懿長期在雍涼地區擔任軍隊的主帥,根基深厚,關隴諸將多為司馬懿舊部。曹爽秉政後,以表弟夏侯玄為徵西將軍,假節都督雍、涼諸軍事,以夏侯霸為討蜀護軍、右將軍。作為交換,曹爽以司馬師為中護軍,掌握一部分禁軍的任免權與指揮權。儘管曹爽也採取了相應的措施,廢除禁軍中壘營、中堅營,但司馬師在擔任中護軍之後,仍可以大力加強對禁軍的整頓與管理。司馬師掌握武官選舉權,“

為選用之法,舉不越功,吏無私焉

”,司馬師對以往賄賂中護軍以求得官職的風氣大加整頓(太尉蔣濟為護軍時喜歡收受賄賂,因此被司馬懿調侃,蔣濟對以“

洛中市買,一錢不足則不行

”),規定武官升階必須憑藉一定的功勞。司馬師賞罰分明,在禁軍將士中建立了威信。除了訓練禁軍士兵外,司馬師還暗中豢養了三千名訓練有素的死士,“

散在人間

”,三千死士一朝集結,就成為司馬氏政變的重要力量。

司馬師

司馬昭在政變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視。魏少帝正始初年,司馬昭擔任洛陽典農中郎將,負責管理洛陽周圍的軍屯、民屯。魏明帝末年崇尚奢侈浮華,百姓屯田負擔加重,司馬昭蠲除屯田的苛捐雜稅,不奪農時,深得民心。司馬昭轉為散騎常侍後,備皇帝顧問,實際上充當了司馬懿監視太后與皇帝一舉一動的耳目。

《軍師聯盟》司馬昭

二、洛陽城風雲變幻:司馬懿的反擊

嘉平元年(249年)正月,曹爽兄弟與天子祭謁先帝高平陵,蟄伏多年的司馬懿悍然發動政變。司馬懿太傅府和胞弟司馬孚尚書令府中的千餘名家兵,禁軍五校營的兩三千名士兵以及司馬師早先豢養的三千死士在司馬懿的指揮下,迅速佔領了洛陽城中的各大戰略要地。

三千死士亂京師

司馬懿命長子司馬師、胞弟司馬孚佔領司馬門,隔絕洛陽城內外的聯絡。司馬門自秦代起就是名副其實的“天子之門”,只有天子或朝見天子的諸侯、使臣才能從司馬門出入。裴駰在《史記集解》中說:“

凡言司馬門者,宮垣之內,兵衛所在,四面皆有司馬,主武事。總言之,外門為司馬門也。

”司馬門規模龐大,“

殿省門闥,至五六重,周衛擊刁斗,近臣侍側尚不得著勾帶入房

”。司馬門可以屯兵,是皇宮禁軍力量的主要集結地點,是進入皇城的必經要道,也是守衛天子的重要門戶。曹魏時期實行由兩支軍隊分別守衛警戒皇城內外的制度,更是加強了司馬門溝通內外的功用。司馬懿控制了司馬門,就相當於切斷了皇城內外的聯絡,皇城外的禁軍不知皇城內的具體情形如何,投鼠忌器,不敢有多大動作:皇城內的禁軍無法與城外的禁軍取得聯絡,只好坐觀後續發展,放任政變軍隊控制洛陽城。

司馬孚

司馬懿親自率軍攻佔洛陽武庫。武庫是存放軍械的國家武器倉庫,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秦漢兩朝在洛陽設定武庫、敖倉,用以存放軍械與糧食,藉此控制東方。到了東漢,洛陽武庫更是上升為一個政權立國的象徵。皇帝、皇后的全套儀仗以及皇室收藏的各種奇珍異寶都放置於武庫,正所謂“

帝王威御之器所寶藏也,屋宇邃密

”。

司馬懿率軍攻佔洛陽武庫

魏晉時期的禁衛軍在非戰爭時期,都會將車馬輜重、攻城器械放在武庫中。禁軍平時巡哨、扈衛皇帝出巡,只攜帶輕型武器,例如刀槍劍戟等。禁軍普通士兵平時手中不能持有武器,直到戰時才會配發武器,戰後送回武庫。如果違反條令,私自進入武庫取出兵器,按律當斬。司馬懿的家兵也不能持有太多武器,“

春秋之誼,家不臧甲,所以抑臣威,損私利也

”。司馬懿只有在迅速攻佔洛陽武庫之後,才能武裝跟隨他政變的七千多人。而一旦控制了武庫,就意味著司馬懿能調動禁軍。事實也表明,司馬懿在控制武庫之後,以皇帝的詔敕命令禁軍不得輕舉妄動,“

按行武庫,詔問禁軍不得妄出

”。

司馬懿

除此之外,司馬懿還令次子司馬昭領兵控制郭太后居住的永寧宮。司馬懿、司馬孚和蔣濟進入永寧宮後,在郭太后面前歷數曹爽秉政期間的種種惡行,緊接著,司馬懿向郭太后要求剝奪曹爽兄弟的兵權,讓曹爽、曹羲、曹訓三兄弟“

以侯就第,不得逗留以稽車駕

”。郭太后雖然也對這場可能威脅曹魏江山的政變有所察覺,但郭太后長期深居內廷,對政治事務並沒有多少經驗,因此只能暫時屈從於司馬懿。司馬懿及時控制了郭太后,以郭太后之名與曹爽抗衡,化被動為主動,多次利用皇太后詔發號施令,推動政變的發展。司馬懿以皇太后詔假司徒高柔節,行大將軍事,率兵佔據曹爽大營,令太僕王觀行中領軍事,佔據曹羲大營。司馬懿又與太尉蔣濟率兵出城,屯駐在洛水浮橋,迎接天子車駕。

魏明帝第二任皇后,明元郭皇后

三、曹氏宗室退出政治核心:曹爽投降

曹爽秉政期間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極大地損害了曹魏老臣的既得利益,曹魏元老把司馬懿發動的這場政變視作周勃除呂安劉式的行為,他們支援,或者同情這場政變,很大程度上是想結束大將軍曹爽的專權亂政行為,重新回到以前那種宗室與外臣相互制約平衡的局面,恢復原有的秩序,保護自己的既得利益。司馬懿利用了曹魏元老的這種不滿情緒,以“除呂安劉”作為精神號召,吸引一大批元老支援,至少不反對自己的政變。

太尉蔣濟致書曹爽,希望他主動放棄兵權,仍不失為富家翁。同時,蔣濟出於維持政治平衡的需要,又請求司馬懿在政變成功後不要誅殺曹爽,以延續曹真的血脈。此外,許允和尹大目也曾幫助司馬懿勸說曹爽放棄抵抗,主動歸降。

太尉蔣濟

事實上,當時曹爽兄弟與出城禁軍士兵的家眷財產都在城內,在不知道城中具體情況的時候,這支禁軍的戰鬥力已經瓦解。而曹爽身邊的少數禁軍、臨時招募的洛陽典農屯田兵手中還沒有幾件像樣的武器,只有到許昌別庫中才能獲得武器。曹爽一行人出行倉促,沒有準備足夠的禦寒衣物和糧食,雖然桓範可以憑藉大司農印從全國徵調,也難以解決當前的問題。曹爽出城後,城中禁軍迅速倒戈,曹爽已無可以依靠的力量。高平陵政變發生之時,地方各軍鎮反應平平,雖有徵東將軍、都督揚州諸軍事王凌手握重兵,屯駐淮南,但司馬懿用兵多年,在晚年更是將兵法運用得出神入化,已經是後三國時期最為傑出的戰略家、軍事家,地方軍鎮絕非司馬懿敵手。

桓範建議曹爽挾天子以令諸侯,擁立皇帝曹芳到許昌,召集天下兵馬討伐司馬懿,這確實是一招妙棋,在皇權專制時代,君王是國家的最高象徵,具有無上的權威。但司馬懿事先就控制了曹芳的養母郭太后,在以孝治天下的漢魏時代,郭太后作為魏明帝的皇后、曹芳的養母,甚至具有比皇帝更高的權威。從封建道德法理上來說,天子之母是有權力廢除不合道德的天子的,後來權臣司馬師借郭太后詔廢除曹芳即是例子。

曹爽本質上並無多少才能,還是一個紈絝子弟,因為孫資、劉放而意外獲得大將軍輔政的機會。司馬懿迅速發動高平陵政變出乎曹爽的意料,而以上不利條件又讓才能平庸的曹爽束手無策,加上蔣濟等人對他做出的“不失為富家翁”的美好許諾,曹爽最終選擇交出大將軍兵權。

曹爽被夷三族

文史君說

司馬懿發動的高平陵政變本質上是在

曹魏元老支援或默許下發動的一場奪權政變

,曹魏元老希望藉此恢復原有的政治秩序,維護自己的既得利益。司馬懿老謀深算,周密佈局,以退為進,在政變一開始就迅速攻佔了武庫和司馬門,切斷了洛陽城內外的聯絡;控制了永寧宮郭太后,取得了相對於曹爽的政治優勢。曹爽本質上仍然是一個紈絝子弟,並沒有多少才能,他最後選擇交出兵權既是形勢使然,也是自身性格使然。曹爽在交出兵權後不久便因謀反罪被夷滅三族,曹氏宗室最終喪失了反抗的力量。

現代人對司馬氏家族的評價,往往還是受到一些歷史上的“正統論”的影響。但如果我們跳出這些,

不以曹家人的是非為是非的話

,興許能夠更客觀地去評價司馬氏父子的這場政變活動。在勢力、手段甚至個人能力方面取得全面壓制的大好形勢下,為什麼不能選擇更近一步呢?況且從我們後來人的角度去看,權力轉移的過程固然血腥,但司馬氏當政之後的幾十年,確實也是推動著歷史往前走了吧。這又豈是已經沒落的曹氏勳貴能比的呢?

參考文獻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中華書局,1996年。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三國志》,中華書局,2006年。

仇鹿鳴,《魏晉之際的政治權力與家族網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作者:浩然文史·神啟)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路搜尋,如有侵權煩請聯絡作者刪除,謝謝!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團隊文史科普自媒體,全網主流平臺文史類優質作者。

讓專業的歷史更有趣,讓有趣的內容更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