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朱元璋為何廢除了丞相制度?作為皇帝的助手,丞相為何長期被打壓

丞相是皇帝的助手,也是皇權的殺手,是一個必須要被幹掉的絆腳石!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這個職位就被廢除了。

丞相這個職位其實是西周封建制的遺產,與帝制結構的要求不相符。在士族集團的推動下,外朝與內廷歷經千年的權力搏殺,才最終讓丞相徹底“退休”。

要準確把握丞相這個職位的本質,我們先從國家權力結構談起。

國家權力結構的二元對立:“朝”與“廷”

西周是一個宗法社會,它以“家族”為權力中心,形成了一個從中央到地方的分層治理模式。也就是說,掌握國家權力的是王室、公室、卿室等家族,而不是某個在位的王、公、侯。

比如周王室,天子和姬姓宗室子弟共同管理天下。權力怎麼分配呢?天子掌管“祭祀”和“征伐”,其它的權力都交給宗室。宗室又推選一名代表人掌管權力,這個人就被稱為“宰輔”、“輔相”、“總宰”、“卿相”、“家丞”、“丞相”等等。

這就形成了最初的國家權力二元結構:以宰輔為核心的“管家班子”,就被稱為“朝”,也叫“外朝”;以國君為核心的“主家班子”,就被稱為“廷”,也叫“內廷”。

外朝和內廷一起構成完整的權力結構——朝廷。

打個比方,內廷就像是董事會,皇帝就是董事長;外朝就像是管理層,丞相就是總經理。

既然如此,一個負責決策,一個掌管執行,多麼精巧的設計啊,為何皇帝們非要埋葬了丞相呢?

因為“董事長”和“總經理”都想把自己的手伸進對方的口袋裡,丞相想要皇帝的決策權,皇帝想要丞相的管理權。

皇權與相權的鬥爭三部曲:“廷”力壓“朝”

秦朝建立後,以家族為核心的分封制結構被淘汰了,天下進入“郡縣制”模式下的帝制結構時代。這不僅是名稱上的變化,它最大的特徵就是大一統、中央集權。

這時候,權力分配的矛盾,從中央與地方,轉變為中央權力結構內部皇權與相權之間的矛盾,並由此拉開了歷時千年的權力搏殺。

1.第一階段:漢武帝的一畝三分地

漢朝初年外朝掌握了行政、軍事和監察三大權力,皇權萎縮得很厲害。試想一下,天下已經統一,征伐事宜也用不上皇帝操心。祭祀那玩意兒虛得很,哪有權力實惠?

於是皇帝淪為丞相的附庸,每天就幹一件事:外朝將重大決策形成文書交給皇帝,皇帝“點頭yes搖頭no”,跟個木頭人差不太多。

至於為何如此決策,決策以後如何執行、如何監督管理,皇帝一概不能參與,甚至一無所知。

皇帝除了跟秘書聊聊天,跟嬪妃做做遊戲,毫無存在感,這個皇帝當得實在沒勁。於是漢武帝發出一聲怒吼:俺要有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漢武帝是怎麼做的呢?在內廷搞第二個外朝,俗稱“內朝”,由皇帝直接領導,把外朝的大權奪回來。

他設立了侍中、常侍、給事中、博士等官職,用一些低級別的官員幫他建立一個決策中心,並下令:以後所有公文必須先送到皇帝的秘書處(尚書檯),由皇帝先審閱批示,而不是先交給丞相。

這個舉動事實上剝奪了丞相的決策大權。

他又設立司隸校尉、刺史、中都獄等機構,這些機構不受法律約束,不接受外朝的管理,唯皇帝馬首是瞻。

這個舉動又剝奪了外朝的司法、監察大權。

他又設立皇帝直接指揮的羽林軍,性質屬於保安隊,編制卻跟軍隊無二,太尉無權管理。

這個舉動等於弱化了外朝的軍權。

如此上下其手,他的“內朝”與“外朝”相抗衡,形成了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把外朝逐漸架空為內朝的執行機構。

2.第二階段:光武帝的公田變皇田

東漢建立後,光武帝劉秀更上一層樓,他直接從法律上固定了尚書檯作為外朝的最高權力機構的地位。

尚書檯原本是皇帝的秘書機構,此舉表面上是撤銷了皇帝的秘書班子,其實不然。

首先,尚書檯制度完全架空了司徒(丞相)。

如果說漢武帝是另起爐灶抗衡外朝,光武帝則是直接廢掉了外朝,以司徒為首的三公(丞相、廷尉、御史大夫)徹底淪為榮譽職務,從決策到行政,所有的權力都被打包給了尚書檯。

其次,尚書檯是一個以皇帝為核心的機構。

對內,尚書檯依然是皇帝的秘書機構,尚書班子協助皇帝做決策參謀,而不是替代皇帝、丞相做決策。

同時,決策後的執行,也有尚書檯各曹直接對應外朝各部,從而將執行、監察也一併控制於皇權之下。

所以,尚書檯制度表面上看是皇帝的“大公無私”,其實是這是“公田變皇田”,外朝的丞相班子淪為普通辦事員了。

3.第三階段:隋文帝的麥田收割機

不過,以丞相為代表外朝哪裡是任皇帝搓揉的麵糰?他們也要爭取自己的“合法權益”。

那要怎麼做呢?偷樑換柱唄。你皇帝再牛叉也是以一己之力對抗整個官僚集團,咱打不過你,但可以慢慢掏空你。

比如尚書檯的尚書令、尚書僕射,隨著皇帝們的能力減弱,他們手上的權力越來越大,並逐漸跟外朝合流,一起玩弄皇帝。

皇帝們一看,那哪成?再設一箇中書省對抗尚書省“變節”的傢伙們。不久,中書省也變質了,那就再設一個門下省。

看起來是皇帝們的被動防守,卻形成了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三權分立”的模式。這下有意思了,權力分化嚴重,根本不可能恢復以丞相為核心的權力機構了,皇帝的重要性從此凸顯出來。

隋朝建立後,隋文帝以三省相互牽制的朝政結構正式形成,一家獨大的“丞相制”,被群雄紛爭的“宰相制”代替。

這個變化最大的好處就是,皇帝可以利用宰相們的任免,以及他們內部的矛盾,將所有的權力都收割了。

丞相制的退出歷史舞臺,以及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標誌著朝廷二元對立權力結構的終結,也標誌著皇權從此逐步走向獨裁。

元朝和明朝初年,雖然丞相制度復辟,但歷史程序已經使相權不再具備對抗皇權的實力,皇權也絕不會容許第二個權力中心的復活。

這就是朱元璋很快就廢棄掉元朝丞相制度的原因。

皇權走向單極霸權的助手:士族集團的興起

如果放在西周,漢武帝根本不具備對抗相權的實力,可那時候他有個非常好的條件:士族階級還處於萌芽階段,除了半吊子的外戚勢力,尚無強勢的政治集團對抗皇權。

正是這個歷史條件,為漢武帝建立內朝官制度創造了機遇。

漢武帝后期,士族集團迅速走向豪門化的征途,這個強大的勢力,阻止了皇權獨裁的程序。

到了魏晉南北朝,豪門化計程車族集團再次升級,幻化為恐怖的“門閥集團”,此時皇權幾乎淪為門閥家族的附庸。

但,豪門化也好,門閥化也好,外朝的權力機構不是簡單了,而是更復雜了。皇權雖然零落了,但外朝很難形成以某個家族為核心的長期利益集團。

直到此時,三省六部制代替丞相制才具備了誕生的條件。

隋朝的科舉制,是徹底葬送門閥集團的利器,從那時起,一個新的階層——庶族集團(也叫寒門士族集團)走向了歷史舞臺中央。

庶族集團缺乏家族資源的積累,他們註定會成為皇權的附庸。從此,皇權獨裁可以開足馬力一路高歌猛進了。

這個過程可以很清晰地表明:士族階級才是皇權與相權之爭的幕後推手,它發展到某個階段,就決定了皇帝與丞相的特定關係。

從這個角度講,皇帝和丞相其實都是演員,他們的命運早就由士族集團這個導演事先設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