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子嬰無權無勢,為何能在登位5天后,擊殺權勢滔天的趙高?

秦自“商鞅變法”之後,法制觀念便以深入人心,一切按律法行事。到始皇帝時,已有百年曆史沉澱。秦以法強國,又以法統一六國,卻也是因法而亡國。可謂利弊得失,只有自己知道。但是趙高並不清楚這一利害關係,就造成一種認知錯覺。

這種錯覺也是當時的形勢造成的。秦二世胡亥是自己的徒弟,經過沙丘密謀篡位,利用假遺詔,輕易就讓公子扶蘇自殺謝罪,還把蒙恬這位軍中重臣輕易處死。解決胡亥皇位的威脅,與最大的對手。

而且當時的政敵都已經被清理乾淨,朝堂成為自己的一言堂。無論是與李斯合力,除掉朝中的功臣集團,還是清楚公子扶蘇勢力的餘黨,以及迫害開國功臣名將,使得他們無不被清理或者退出權力中心。

至於最後的丞相李斯,也因為自己的手段,而被輕易踢出權力中心。由原來的二人共政時代,變為自己真正的一言堂。而且朝中關鍵的位置,也都是由自己安插親信把控。咸陽城的兵權,行政權,以及內外通道的事務,全部都在自己的掌控中。

這一錯誤就是把自己的依靠,給親自解決了。那就是秦二世被他所殺,他想自己當皇帝。可是之後的情況,卻是他所沒有想到的。原本以為是自己的一言堂,沒想到遭到群臣極大的反抗。迫於壓力,只能立宗室子弟為帝,自己還得回到原來背後掌控的位置。說白了,就是白折騰一圈,費力不討好。自認為大局已定,其實還是沒有絕對掌控。

自以為經過指鹿為馬之後,群臣都已經臣服自己,因為不臣服的,都已經被自己清理掉了。但沒想到還是超出自己掌控的限度,為了能夠繼續維持自己的權勢。雙方只能進行政治妥協,從宗室子弟中,找一位皇族繼承大統。

經過仔細篩選,確實還真找到一位,這人就是子嬰。他也算是僅存沒有被清理的宗室之一。只因為他實在沒有什麼存在感,且也沒有任何的勢力與根基,沒有任何的威脅,也因此逃過大清洗。

趙高選擇他也是有三點原因的,一是自己把他捧上王位,應該對自己有感激之情。二是他無權無勢,為了鞏固王權,只能依靠重用自己,而不敢把自己怎麼樣。三是與群臣之間的政治妥協。這樣權力還是在自己掌控之中,只是真的是這樣的嗎?看看子嬰是如何回報他的。

因為趙高的亂政,使得秦國的處境相當危險,功臣名將被清理,曾經的大秦帝國再無良將。皇室宗族因他而慘遭屠戮,皇室力量陷入危難難保的狀態。山東六國因為他的不作為與亂作為,而徹底大亂,已經難有平定之勢。

秦帝國已經積重難返,內憂外患之下,為推脫罪責,竟然弒君自立,置宗室子弟於何地。於公於私,趙高是必須要死的。因為他的仇恨值實在太大,秦朝貴族與民心都得罪個遍。可能只有趙高自己並不清楚。

再者秦國已無翻盤機會,就算敗亡,也要把這個亂臣賊子清除,以報其他已死功臣的冤屈。只是他的勝算很大,畢竟已經繼位,就代表正統的名號,可以實施自己的命令。皇帝的權力還是回到自己的手中,已經是公認的事實。

畢竟秦國是法制執行比較徹底的國家,對於法理的認可度與執行力,不是山東六國能夠相比的。這就是他的機會,也是他行險一搏的理由。成功則權力迴歸,自己成為真正的秦王,有希望能挽救秦國的危機。

經過登位為王之後的五天,他也沒有閒著,一直在密謀如何拿下趙高。最終決定示敵以弱,與趙高虛與委蛇,對於他的一切要求,都予以批准,一幅以趙高為準的舉動,表明自己會做好一個傀儡君主,只求能夠得以善終,這樣趙高對他很滿意與放心。

而趙高被殺,不僅沒有引起任何混亂,反倒是使得朝堂一致認可。子嬰稱為秦王,只需一紙詔令,就把趙高的親信黨羽全部緝拿,而不敢反抗。這就看出問題的根出現在皇帝的權力上。法制的極端,就是過於死板,與不靈活。

這也是為何堂堂大秦帝國,僅用十年時間平滅六國,三年時間向南平定百越,北擊匈奴奪河套。赫赫戰威的武功,卻在秦末農民起義中,反倒是猶如沒有靈魂的機器一樣,僵硬而又沒有生機,指揮呆板而又無力。就是因為權力集中中央,中央權力又集中於皇帝一人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