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開始“人效管理”後,99%的企業都邁不過這三個難點

本文作者:穆勝,頭圖來自:視覺中國

以前的文章,我談到了各界對人效管理的諸多誤解。這種誤入歧途,本質上還是因為人力資源專業的三個難點。可以說,這三個難點就是人力資源專業的進化之路上的三道頑固屏障,但凡HR們對於其中任一道沒有突破,人效管理的模式都無法落地。

難點1:理解業務之難

對於業務產出的理解不足。

所有企業的業務都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利潤池,另一類是增長引擎。對於前者,計量其經營損益即可,這個相對客觀;對於後者,必須要貼現計算出戰略損益,這個就需要理解公司的戰略。

關於戰略損益,我有個簡單的定義:這裡沒有賺到錢,但在那裡可以賺到錢的業績;今天沒有賺到錢,但明天可以賺到錢的業績。

舉例來說,銷售產品時的“搭售”,A產品不賺錢,但B產品賺錢。再舉例說,一個平價促銷行為吸引了大量的流量,這個促銷行為在今天沒有賺到錢,但明天正常價格銷售其他產品時,這些流量就多多少少會轉化成利潤。兩個例子中,前一個業務都沒有產生利潤,但卻都產生了戰略損益。而只有預估出戰略損益,才能客觀評價此類增長引擎業務,這就必須要懂業務。

而即使對於利潤池業務,利潤產出的規律也完全不同。有的業務是一級利潤池,有的是二級利潤池,有的是三級利潤池。這就好比,你不能用百米速度來衡量馬拉松選手的水平,也不能用馬拉松成績來衡量一個短跑選手。而要掌握利潤的產出規律,還是要懂業務。

大部分HR很難做到“懂業務”這一點,基本都被排除在公司的關鍵業務決策之外。有的HR一把手名義上是EMT成員,但實際上就是一個菜品上的“擺盤”。他們能進EMT,源於老闆的面子,在這類老闆的思維模式裡,好像不把HR一把手放進EMT,就感覺自己不夠重視組織似的。

正是因為這種背景,我們會在企業內看到重複多次的“油膩”場景。老闆在每項決策的最後,都問問HR一把手:“我們的人才隊伍能支撐這項業務嗎?”HR一把手毫無例外地會說:“人才不足呀。”老闆一定會說:“人才不足,這個業務也得上呀。”這種對話毫無意義,雙方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完全不符合我們提出的C3

(CEO、CHO、CFO組成的三角團隊)

“跨越專業進行思考”的時代要求。

在不少企業,也不能只怪HR不懂業務,事實上,老闆也沒有把戰略弄明白。在他們的眼中,“所有業務都是戰略級業務,都不能虧錢,賺多賺少另外討論。”這類說法實際上就是沒有清晰的戰略。而沒有戰略作為底層邏輯,那應該如何定義業務呢?要讓HR比老闆還懂戰略,未免有點強人所難了。

有的老闆還在不自覺中偷換了“懂業務”的概念。他們要求HR們瞭解業務的每個細節,比業務還懂業務,甚至還能自己上手做業務。但如果這樣,為何不讓HR們直接去做業務呢?這明顯是更好的人崗匹配嘛。其實,HR以助力業務為目的,他們的“懂業務”應該體現在兩個層次上:

一是聽得懂業務語言。

具體體現在能與業務部門對話,知道人家說的是什麼,不需要人家再解釋業務術語,這是基本要求。

二是能理解業務規律。

將業務作為一門生意,能夠理解各個指標之間的聯動關係。知道不同產品的重要性分佈、不同產品之間的銷售協動關係、客戶數和流水之間的關係、流水和營收之間的關係、營收和利潤之間的關係、利潤和現金流之間的關係……這意味著,業務部門的每一個動作,HR都能判斷出大概對於經營的影響;業務部門負責人的每種經營思路,HR都能夠抓到關鍵指標。千萬不要出現這種現象,人家拼命做客戶數,HR還在拼命考核人均利潤。

遺憾的是,即使我們釐清了“懂業務”的定義,能夠做到這點的HR還是太少了。

難點2:理解隊伍之難

對於“隊伍”的理解不足,“隊伍”即“組織+人才”。

“組織”代表組織構型

(Organization Architecture)

,包括橫向上的商業模式,縱向上的業務流程,整體上的組織結構,個體上的崗位系統。“人才”則是分佈於組織構型中的個體。

具體來說,隊伍建設有三個層面的工作:

第一層是將商業模式翻譯為業務流程,再翻譯為組織結構,再翻譯為崗位系統。

這是一個從宏觀到微觀的分工過程,極大程度上決定了隊伍的效率。

第二層是基於這種翻譯,在每一個維度的設計上,讓公司相對於競對具有起跑線上的優勢。

比如說,一般餐廳服務員的崗位只需要完成基本的服務,而海底撈的服務員是一個使用者互動的介面,擁有各類免單優惠授權,能夠根據現場感知提供超預期服務。這種定位,讓海底撈的服務員在服務水平上具有了天然優勢。

第三層是基於起跑線上的優勢規劃“建隊思路”,在人才倉的打造上有序推進、定向發力,相對於競對形成田忌賽馬的效果。

舉例來說,對手在某支隊伍上是多年的精兵政策,企業已經不可能更有優勢,那是戰略性放棄這個部分,從其他地方找補?還是用人頭數去鋪,形成對抗的可能?無論採用哪種建隊思路,計算邏輯應該清晰,客觀的“賬面上”看應該是有希望獲勝的。千萬不要出現那種情況,客觀的賬算不過來,卻只要求員工“死磕到底”,這是極度不理性的。

上述三層就是人力資源專業版OD模組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組織開發)

做的事情。但按照這個標準,市面上有多少合格的OD?大多數OD,在每層上都在打折扣:

第一層上,大多OD一般只管崗位,埋頭設計。

但問題是,不基於商業模式、業務流程和組織機構的理解,他們真的可以定義出崗位嗎?一個“深關係”和一個“重產品”的企業,他們的sales崗位職責可能完全不一樣,前者應該是一個“客戶關係專家”,但後者必須是一個懂產品甚至懂技術的“大顧問式銷售”。如果沒有這個分工基礎,後續再怎麼抓人效都會事倍功半。

現實中,造成這種尷尬大概有兩個原因:

一方面,大量OD都習慣了孤立地考慮崗位,他們對於業務理解的先天不足延續到了這個環節。而直到設計出的崗位描述

(或對崗位的人才畫像)

百般不適,他們也沒有判斷出問題的根源。

另一方面,由於種種原因,大量OD並沒有和業務部門就崗位設計上建立良好的協作介面,長期扯皮。OD們認為,業務部門最瞭解崗位應該如何設計,而業務部門則認為,這是你人力資源工作需要的文字,你們自己搞定。兩種說法都是錯誤的。在這件事情上,業務部門的價值在於提供直接的需求資訊,而OD的價值在於用方法論提煉需求資訊,形成崗位描述。

第二層上,大多OD並不會掃描競對,給出創意型的設計。

在大多數OD的眼中,這些部分很難做出創意。說起來讓人無奈,一直主張自己崗位價值的OD,從內心裡認為自己的崗位難以提供價值。但事實上,只要他們的嘴勤一點,腿勤一點,他們從競對處獲得的商業情報一定大有價值,基於這些商業情報給出的組織設計對於人效的提升大有裨益。

第三層上,大多OD根本不清楚企業的人才分佈,自然難以合理規劃建隊思路。

所謂人才分佈,是指人才在組織裡是如何分佈的,具體包括如下維度:

人才隊伍的各項特質中,長板是什麼,短板是什麼?

各支隊伍中,哪支隊伍是強勢精銳,哪支隊伍是弱勢戰力?

各支隊伍中,哪支隊伍可能是決定戰局的核心人才倉?

每支人才隊伍的成長規律是什麼?建設什麼隊伍見效快,建設什麼隊伍見效慢?

……

正是基於對人才分佈上述維度的理解,OD才能規劃出什麼先做,什麼後做,每個階段要給老闆什麼樣的交代。但現實是,大量OD幾乎從來沒有從這些角度審視過企業的人才分佈,建隊思路自然難以讓人滿意,全員大培訓做得風風火火,培訓資源像“撒胡椒麵”一樣有去無回。如此一來,又何談管理人效呢?

難點3:理解職能之難

對於選用育留等人力職能的理解不足。

當企業形成了建隊思路,就應該用匹配的選用育留等人力職能去推動,讓人力投入形成業務產出。

選用育留是人力資源專業的基本工作,但為什麼我會給出HR們對這個部分理解不足的判斷呢?簡單說,還是過去將人力資源專業看做“吃補藥”的定位,導致了人力資源工作的有效性不足,難以產生看得見的影響。而在這種模糊的因果鏈下,人力資源專業自然越來越“油膩”。

如果一說到哪個團隊素質不足,就想到要做培訓;如果一說到人才供應鏈失控,就想到要做全員帶教;如果一提到做人員汰換,就想到用績效和價值觀的二維矩陣來做盤點;如果一提到需要哪些人員就要做人才畫像……在我看來,都是比較油膩的思路。想想,如果十年前就是這種玩法,十年後還是,既沒有考慮環境變化,也沒有進行自主創新,難道不油膩嗎?

油膩是現象,本質是HR在兩個方面作繭自縛、畫地為牢:

一方面,一部分HR信奉經典,忽略了選用育留工作的創新空間。

任何專業都有最佳實踐,按理說,最佳實踐會拓展專業的發揮空間,但人力資源專業的最佳實踐卻導致專業之路越走越窄。原因在於,缺乏量化目標的最佳實踐,很難在實踐中被更新迭代,因為因果鏈是缺失的。於是,最佳實踐變成了一些動作招式,完成動作

(而不看效果)

就成為最佳實踐的全部了。這有點像傳統武術,當這個專業不以實戰為目的時,一招一式就越來越呆板僵化,越來越像跳舞了。

另一方面,一部分HR依靠人際交流來獲得影響力,根本沒有把選用育留工作看成科學。

如果說缺乏創新是讓選用育留等職能越做越窄,那篤信人際交流就是讓這些職能在非專業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這部分HR更喜歡透過與員工的直接交流來建立影響力,並沒有把選用育留看作是精密的體系設計,某些HR甚至錯誤地認為自己的“情商”是核心競爭力。他們的口頭禪是“人是不能被量化的”“人是有溫度的”“管理是非標準化的”……乍一聽還挺有道理,實際上經不起推敲。之所以出現這個流派,說到底,還是HR們不相信自己的專業真能產生價值。

各位不妨想想,為什麼會出現這第三個難點?說到底,當前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並不是以人效為核心去解構的。所以,HR們沒有必要去了解業務,更可以不太瞭解隊伍

(而不被發現)

,導致第一、第二個難點出現。這也讓選用育留各項職能變得油膩,導致第三個難點出現。

於是,人力資源工作看似被各種最佳實踐、名詞、模型所包裹,看似異常專業;HR們參加了無數培訓班,手握無數證書,看似諸多技能包傍身;江湖上葉門派林立,看似百花齊放……但人力資源專業始終更像是一種缺乏標準答案的freestyle,特別容易陷入自嗨。

自嗨沒問題,拿結果說話呀。但人力資源工作的價值又很難出結果,很難驗證。所以,HR們最後總能被業務部門找點理由來甩鍋。總結起來,HR的工作實際上就是“自嗨→鍋”。

資料穿透人效管理

基於上述三個難點,HR們很難鎖定業務流產出,匹配人才流投入,並以創新的選用育留職能來放大這種投產比

(即人效)

。人效自然也成了只能被觀察而無法被影響的數字。

要改變這種現狀,必須要做到兩點:

一是要把對於業務、隊伍、職能的理解變成資料。

在商科上,資料化是檢驗是否理解的唯一標準。說白了,如果你對某個領域深耕多時,你一定能夠形成獨特的觀察視角,一定能夠基於這些觀察視角給出有穿透力的資料。反之,如果只能用“小感覺”或“大邏輯”來描述專業,那麼,就是沒有理解。流連“小感覺”的HR,把人力資源專業做成了一門“小手藝”;而鍾情於“大邏輯”的HR,大多隻會坐而論道談“泛管理”。我相信,在專業領域一上來就談“道”的,要不然就是大師,要不然就是騙子。

其實,現在的“資料化人力資源”之所以這麼熱,正是因為用“小感覺”和“大邏輯”很難被證實或證偽。“小感覺”是HR很私人的東西,他看得見,別人不一定能看見,而他看見的也可能是假象;而“大邏輯”一般都是對的,但卻無法指導實踐。資料是客觀的,資料不撒謊,資料直抵真相。

二是要把對於業務、隊伍、職能的資料串成一條因果鏈。

在我提出的“人力資源經營價值鏈”模型裡

(如圖)

,“職能→隊伍→效能”是一個完整的因果鏈。其中,“

(人力資源)

效能”是“業務”與“隊伍”之間的橋樑。人效因果鏈是框架模型,但每個企業都有其特殊的人效因果鏈,我將其稱為企業的“人效經脈”。進一步看,還應該將“人效經脈”具象化、精細化,提煉出企業定製的“人力資源效能儀表盤

(HR Efficiency Dashboard,HED)

”。

圖:人力資源經營價值鏈

資料來源:穆勝諮詢

“人力資源效能儀表盤”是一種最準確的因果鏈,企業只有找到自己的“人力資源效能儀表盤”,才有資格談人效管理。因為,此時的HR們可以非常清晰地發現如何透過選用育留改變隊伍狀態,如何透過隊伍狀態形成人效結果。可以說,人效管理已經變成了一臺精密儀器。

其實,單從業務、隊伍、職能任何一個維度做資料化都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儘管資料客觀,但不放入因果鏈的資料很難評價。在這條因果鏈上,效能是隊伍的檢驗標準,隊伍是職能的檢驗標準。再往外延展,業績是效能的檢驗標準。

以穆勝諮詢輔導過的某個企業為例。其職能維度的指標裡,人才晉升指數似乎表現不佳,員工職涯發展不暢。但當我們以隊伍維度的指標來檢驗,就會發現其職級體系相對簡單,階梯不多,顯然這家企業沒有意向做“快晉升”。此時,我們就不能武斷地評價人才晉升指數“低了”。

但是,為了讓隊伍維度的員工戰鬥意願強烈,職能維度的激勵真實指數

(我設計的反映考核是否真刀真槍的指標)

就一定要達到很高的水平,考核應該異常激烈。說白了,這家企業就是以“強勢考核、大把分錢”作為主要人力資源體系設計思路的。他們員工對於title並不太感興趣,更需要激勵的反饋來讓自己得到實惠,並證實自己的價值。

資料,只有連線在一起才最具價值。

大量的HR卻沒有明白這個道理,他們的人力資源類資料都被隔絕在“孤島”上,看似浩浩蕩蕩,最後卻鮮有價值,不僅不能幫助企業進行決策,所謂的決策也根本影響不到經營。

資料,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準越好。人力資源效能儀表盤上的資料,才夠準確,才有使用的意義。

要突破人效管理的三個難點,關鍵還是要依靠資料研究。

而一旦我們將傳統人力資源專業推進到資料化的“人效管理”,HR們對於業務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入,對於隊伍建設和職能運用的思路也會更加犀利。這個時候的他們,才真正找到了與老闆的對話的頻道,找到了推動經營的方式,才可以被稱為C3之一,由此,企業也可以迎來更加澎湃的組織動力。

人效管理,絕對不是人力資源管理的一個分支,而是人力資源專業的未來——“人力資源經營”的最佳落地方式。

正在改變與想要改變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