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康熙微服私訪,為何一個宮女的一個衣服就穿了?這到底是什麼原因?

康熙大帝可以稱得上是清朝最給力的一位皇帝,8歲登基,14歲親征,殺鰲拜定三藩,政績輝煌可以稱得上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康熙施行的是仁政愛民的治國方針,他的很多治國良策,都是自己親自出宮微服私訪,瞭解百姓的實際需求後才制定出來的。

《清聖祖實錄》是由康熙生前的起居注官編纂成的一本書,記載了康熙每日的起居生活,裡面就有很多關於他如何巡查地方、如何微服私訪的記錄,因此民間也流傳著不少關於康熙的故事。比如說我們常吃的窩窩頭,老北京人又有一個別稱,稱他為黃金塔,這個名字就跟康熙有關。

據說康熙雖然是天下第一人,但是生活儉樸,不喜奢華,連龍袍上都經常打著補丁,在他的影響下,康熙朝的官員也都推崇簡樸之風,以此取悅康熙。有一次,康熙詢問自己的老丞相陳公,每天中午都怎麼吃午飯,陳公說每天中午都只吃一碗油炸豆腐,再配上兩個窩窩頭,一頓飯吃下來只需要兩個銅板。康熙聽了之後十分高興,馬上下旨給御膳房,讓他們從今天開始,每天中午也給自己供一碗油炸豆腐和兩個窩窩頭。

就這樣,康熙連吃了一個星期,這天他照常審閱這一週宮內的記賬記錄,突然發現自己的午膳費用不減反增,一頓飯的消耗竟然有三千兩白銀之多!他趕忙宣召當時的御膳房總管劉大太監,劉大太監苦著臉來到御前,一見到康熙就下跪磕頭不止,張口就是請求康熙爺不要再吃窩窩頭了。

康熙很奇怪,詢問他原因,他說道“爺您每日所吃的窩窩頭,必要使每天清晨採集荷葉上的無根之水,面要使快馬加鞭送來蜀中當日最好的稻穀,磨盤要嵩山之石製成的最精之磨,每日蒸出窩窩頭數百籠,選出麵皮最飽滿,中空外實的兩個呈上,一日三千兩實在是不多呀!“康熙一聽大驚失色,趕緊下旨將午膳恢復以前的規制,但是這件事卻流傳到了民間,三千兩一個窩窩頭,所以老北京人又戲稱窩頭為“黃金塔”。

康熙的性情也十分直爽隨和。當時山東有一個知府姓馬,因為他所管轄的地方那一年受了蝗災,莊稼收成十分不好,馬知府見百姓生活悽苦,擅自作主減少了當地的賦稅,並沒有提前報知康熙,因此犯下了欺君之罪。雖然馬知府確實事出有因,但是他的罪責也是無可饒恕的,於是按察使將馬知府扣了下來,一路押解上京,隨著馬知府的囚車一道進京的,還有山東當年歲貢的平安果,也就是蘋果。

進京之後,馬知府被關押入天牢,康熙一時半刻並沒有對馬知府做出判處,眾官都摸不著頭腦,不明白康熙的意思,誰也不敢貿然上去詢問,生怕自己觸了黴頭。但是堂堂知府總是關在大牢裡也不是個事兒啊,於是他們私下裡找了康熙身邊的總管大太監商量對策。大太監給他們出了主義,藉著山東上貢的蘋果為由,側面打聽康熙的意思。

於是,一日大太監將山東貢果呈給康熙,他正在享用的時候,負責押解馬知府的按察使來到殿中,他見康熙吃的開心,鼓起勇氣詢問康熙“皇上,免不免?”誰知按察使不是皇城根兒長大的,說話帶有口音,‘免’字讀的像‘面’字,聽起來像是在問蘋果面不面,康熙正在吃蘋果,隨口回答道,“面”。

於是金口一開,馬知府當天就被釋放,無罪回鄉,繼續當他的父母官去了。其實康熙早就有心釋放馬知府,但是實在找不到理由,按察使這一問正好給康熙找了個臺階,既能釋放一心為民的馬知府,也不會擔心有人對馬知府有樣學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