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薦讀】朽木不可雕,但是孔子卻罵他是朽木不可雕,憑啥?

史書記載,孔子和孟子都很擅長相面,但是孔子感嘆有兩次相面失誤了!

“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這句話收錄在《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裡:

孔子的弟子中有一個叫宰予的,他能說會道, 利口善辯。

開始孔子覺得宰予是個人才,但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孔子後來發覺宰予既無仁德又十分懶惰,還反對孔子提出來的“三年之喪”。

雖然是“孔門十哲”之一,但孔子仍然罵他是“朽木不可雕”。

孔子的另一個弟子,叫澹臺滅明,字子羽,是魯國人,比孔子小 三十九歲,史書對他的記載是呈分裂狀的。

有的說子羽很醜,有的說子羽太美,相貌堂堂,有“君子狀”,子羽想要事奉孔子,但

孔子開始認為他長相太“君子”,必然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不會成才的。

但子羽從師學習後,回去就致力於修身實踐,後來,遊歷到長江地區,

跟隨他的弟子竟然有300多人

,聲譽很高,各諸侯國都傳誦子羽的名字。

孔子用慘痛的教訓說明了一個道理:

人不可貌相,只根據一個人的言談舉止,是不足以判斷出一個人真實的能力和品質的。

“山醫命相卜”,相術在中華五術中名列第四,在占星術之前。

我們的

“五行能量,服裝療愈”

是對服裝色彩與情緒心理關係的研究;飯菜有“色香味,意形養”,講究菜品的品相、營養和寓意;住房講風水;出行選日子……

所以,“衣食住行”皆可以入相。

馮夢龍《醒世恆言》說“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相學中指看相不能只看相貌,更重要的是要考察品德操行,即心相與德相。

看別人煩惱起, 看自己智慧生。

《了凡四訓》的故事,講述了“自助者天助之”的真理,證明了心相、德相(陰騭)變化後對一個人“命相”的影響。

古代相學認為一個人的命相為先天所定,但是後天的因素,特別是心靈世界、道德操行、自身修養及其所轉化的行為活動都有可能改變原來的命相。

“變相論”是中國古代相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容。

《相理衡真》將陳搏老祖的《心相論》列入卷首,並以北斗星對應節氣變化進行類比:

“相有更變,心之所向,而相從之以變。譬如斗柄一般,指東則春,指南則夏。心猶斗柄也,相猶春夏也。即鬼谷子所言有心無相,相隨心生。”

《相理衡真》對“

有心無相,相隨心生”

做了解釋:

“假如貧窮之相,其人本屬惡類,頓悟前非,立心為善,功德廣佈,則相變為富貴之形矣。此是有心無相,相隨心生之理。假如富貴之相,其人窮奢極欲,無惡不作,逞其歷性,出於不覺,則相變為貧窮之形矣。此是有相無心,相隨心滅之理。”

正所謂浪子回頭金不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積德雖無人見,行善自有天知。

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

人為惡,禍雖未至,福 已遠離;

行善之人,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增;

做惡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 日有所虧。

福禍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調好心態,穩定情緒,心存善念,達己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