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薦讀】得隴望蜀的兩個成語,不經意間為人們貢獻了兩個成語。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

兩漢風雨四百年,光武帝劉秀舂陵起兵,中興後漢,堪稱一代雄主。

劉秀的軍事能力有目共睹,他的文化修養也不弱。少年時的劉秀僅僅學習過《尚書》,打下了紮實基礎。在他戎馬倥傯、平定四方的歲月裡,不經意間為人們貢獻了兩個成語,言簡意賅又朗朗上口。

一個是“得隴望蜀”。建武八年(32年),劉秀麾下大將岑彭與吳漢合兵圍困西北軍閥隗囂,平定隴西地區指日可待。劉秀心中喜悅,給岑彭寫信說:“兩城若下,便可將兵南擊蜀虜。人若不知足,既平隴,復望蜀。每一發兵,頭須為白。”這是指示岑彭下一步可以進攻蜀地軍閥公孫述了。劉秀在信中自嘲,說自己不知足,拿下隴西立刻就想著攻取蜀地。但不打仗又不行,劉秀為戰事操碎了心,每次發兵,白頭髮就要多一些。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是劉秀創作的又一個成語。不過這個成語的背後故事曲折,跟東漢雲臺二十八將裡的兩位有關,排名第一的鄧禹和第七名馮異。這兩位大將的名氣在歷代名將裡也是響噹噹的,榮登北宋年間的《百將傳》榜單。不過比較起來,鄧禹打仗的本事比不上馮異,“失之東隅”其實是鄧禹害得馮異打仗慘敗。

跟歷史上很多功臣榜一樣,“雲臺二十八將”並不是嚴格按照軍功排序的。中間還涉及到資歷、山頭等問題。鄧禹早年跟劉秀是同學,兩人交情頗深,後來劉秀起兵,鄧禹過去投靠。因而劉秀對鄧禹很是照顧,想盡辦法讓他多立功,以便給他加官進爵。鄧禹也不是廢材,在磨鍊中大有進步。

劉秀稱帝的前一年,鄧禹就以前進軍的身份統領諸將與赤眉軍、綠林軍交戰,頗有功勳。建武二年(26年),鄧禹晉封大司徒,位列三公。那會兒赤眉軍、綠林軍舊部在關中鬧騰得正厲害,關中地區豪強紛紛擁兵自保,亂得一鍋粥。鄧禹奉命揮師征討,連吃敗仗,一時間搞不定。劉秀一看不是辦法,只好改派馮異前去代替鄧禹。

馮異早年曾是王莽新朝的官員,歸降了劉秀,資格也比較老。這是個文才武略兼備的大將,指揮作戰能力堪稱軍事家。劉秀臨陣換帥請馮異出馬,可見對他的倚重。馮異用兵謹慎,並不急於推進,在如今陝西華陰一帶與赤眉軍相持。交戰數十次,赤眉軍不是對手,幾千人馬投降。大將一出,立時扭轉戰局。次年春,劉秀派使者加封馮異為徵西大將軍。

馮異這邊打得正順手,此時鄧禹帶著部將鄧洪等人帶兵回洛陽。途中雙方遇上,鄧禹見馮異一來就立功,提出留下來一塊攻打赤眉軍。這是《後漢書》的記述。

《資治通鑑》記載是,“鄧禹慚於受任無功,數以飢卒徼赤眉戰,輒不利;乃率車騎將軍鄧弘等自河北度至湖,要馮異共攻赤眉。”鄧洪與鄧弘肯定是同一個人,且不管他。這裡說的是鄧禹出師無功,心中慚愧,指揮作戰有失方寸,讓士兵餓著肚子打仗,損失慘重。鄧禹得知馮異打贏了赤眉軍,又來了信心。雙方一會師,鄧禹就急著出兵繼續打。

鄧禹位居大司徒,再加上跟劉秀的關係,馮異是惹不起的。他面帶難色說道:現在切不可急於出戰。俺跟敵人交手幾十天,雖然有所斬獲,但敵人兵力太多,不能強攻。現在陸續有敵將歸降,應當繼續對峙,尋機出戰,慢慢招降對方。再說陛下讓諸將在澠池以東阻擊敵軍,我負責西線,這是立於不敗之地的萬全之策。

鄧禹立功心切,聽不進去,鄧洪也跟著起鬨要出戰。於是鄧禹就讓鄧洪帶著部眾去挑戰赤眉軍。馮異搖頭嘆氣,心知不妙。赤眉軍還是很狡猾的,雙方廝殺半晌,赤眉軍裝作敗退,把運送糧草的車上裝滿了土,上面蓋一層豆子。鄧禹計程車兵們是餓著肚子上的戰場,一看見豆子紛紛去搶,連土帶豆子就往嘴裡塞。赤眉軍趁機殺了回馬槍,鄧洪部眾潰不成軍。

這情況總不能見死不救,馮異只好親自領兵和鄧禹一起殺了過去,擊退敵軍。馮異趕緊對鄧禹說:我方軍士又餓又困,趁敵人撤退,大夥兒回去休整一番,明日再戰。鄧禹認為應當一鼓作氣追擊敵軍,不由分說揮兵向前。馮異不能丟下戰友,只得跟著過去。結果在馮異的意料之中,漢軍不敵赤眉,大敗虧輸。死傷幾千人。鄧禹逃得一命,也顧不上別人了,馬不停蹄一路跑回了都城洛陽西鄰的宜陽縣。

馮異本是常勝將軍,從來沒這麼慘過,獨自騎馬逃到了一處山坡,叫回溪阪。隨後馮異下山收聚殘兵,還有萬把人,回到營壘。鄧禹走了這仗就好打了。馮異整飭所部,與赤眉軍約定幾天後會戰一場。赤眉軍人多勢眾當然不怕,開戰之日前鋒部隊先殺了過來。馮異先放敵軍深入,這才親率士卒頂了上去,一時殺得血肉橫飛。直到日頭偏西,仍是難解難分。

馮異早在路邊不遠處埋伏了一支人馬,裝束跟赤眉軍一樣。此時激鬥一天,赤眉軍的狠勁有所減退。馮異覺得時機差不多了,下令伏兵吶喊著衝出來。赤眉軍看見了不免發呆,頓時砍瓜切菜一般被放倒一片。這一招很管用,赤眉軍分不清敵我,驚慌失措,而馮異部眾大概可以透過某種標識區分之。赤眉軍如潮水般潰退。

馮異命大軍一路追殺,端了對方大本營,俘獲的赤眉軍連同家屬有八萬人。被打散的赤眉軍還有十幾萬,走投無路,主動到宜陽投降去了。上次兵敗劉秀很不高興,沒幾天傳來捷報,關中地區平定,赤眉軍主力消滅殆盡。劉秀心情大好,給分異寫信慰勞。

信裡有這麼幾句:“始雖垂翅回溪,終能奮翼黽池,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方論功賞,以答大勳。”馮異上次兵敗之地回溪阪在西邊,澠池在東邊。東隅是日出的地方,也指早晨。桑榆是日落的地方,也指黃昏。這就是成語“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由來,含義豐富,頗有勉勵的作用。用今天的俗語,可以解釋為“東邊不亮西邊亮”。

馮異為人謙讓,從來不爭功。每逢打了勝仗論功行賞的時候,別的將領往往爭執不休,馮異卻一個人坐在樹下默不作聲,人稱“大樹將軍”。他雖然被鄧禹坑了一下,差點就掛了,但毫無怨言。日後鄧禹面對他,大約會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