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小怪物,為何能讓秦朝的皇帝都不願意分享權力

自秦朝開始,中國便進入了大一統的帝國時代,中間雖有反覆,但終究都歸於一統。在統一的朝代,最高權力似乎都掌握在皇帝一人之手,生殺予奪,全憑皇帝一人喜怒。而事實並非如此,皇帝雖為最高領袖,但其精力和能力畢竟有限,所以事實上他往往要與他人分享一部分權力。以維持國家的正常運轉。承接這部分權力的,通常是宰(丞)相,是故這部分權力稱為“相權”。

但對於皇帝來說,自是不願與人分享權力的,所以皇權不可避免地要與相權發生爭奪。可以說,中國兩千多年封建政治中的一個重要現象,便是二者的相爭史。

一、漢武帝:皇權VS相權的1。0版

漢朝自建立伊始,便是一箇中央政權比較分散的朝代:與漢高祖劉邦共打天下的能人眾多,可以說,作為皇帝的劉邦並不是能力最突出的一個,甚至不是出力最多的一個,所以他不可避免地要分出一部分皇權。這點從西漢朝廷的機構設定上可見一斑:當時的皇帝和丞相各有一個屬於自己的類似於“秘書處”的機構,而兩邊的組織卻大小迥異——皇帝身邊有六個部門,即“六尚”服務於皇帝身邊的各種事務;而丞相這邊共有十三個類似的部門,即“十三曹”。由此可見當時的丞相職權之廣泛。

到了武帝一朝,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皇權開始“膨脹”:武帝先是創造性地提升了原本只屬於“六尚”之一的“尚書檯”的權重和地位,使許多政事由尚書檯做出決策後再交由皇帝本人裁定。因為尚書檯的官員只對皇帝一人負責,而且多從皇帝身邊的親近之人中選拔,故他們與皇帝的利益關聯更加緊密,使用起來也更加得心應手。這樣一來就繞過了原本負責這塊的丞相府,使得相權不斷被削弱,而皇權由此加強。

二、宋太祖:從“獨相”到“群相”

在中國歷史上,宋太祖趙匡胤是個十分傳奇的人物:他透過“陳橋兵變”當上皇帝,後又透過“杯酒釋兵權”解除了內部軍事上的隱患。而在對待相權的問題上,他也可謂“另闢蹊徑”。

宋太祖的思路就是“分而化之”,即把相權儘量分散,避免其過度集中。具體來說,就是將原屬於宰相的行政、軍事、財政職權分割開來,從而在實質上削弱了宰相的決策權。

首先,在沿用“三省”體制的基礎上,分設中書和樞密院,分別掌控行政決策權和軍事管理權。這裡重點介紹一下這兩個機構。

中書,全稱中書門下,為最高行政決策機構,其長官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即俗稱的“宰相”;後又設“參知政事”,相當於副宰相,並讓其與宰相共議政事;而後又要求二者輪流掌管相印,從而避免一人專權而妄為。

三、明朝:皇權與相權的“拉鋸”

明朝最初沿襲元代制度,設中書省,置左、右丞相。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廢中書省和丞相,將中書省之權歸於六部。這就相當於把最高決策權又收歸於皇帝,使“六部”沒有了領導機構,而直接對皇帝本人負責和彙報。也即是說,由皇帝直接掌管六部之事。在這種條件下,皇帝相當於兼任了宰相的職務。至此,皇權政治達到了頂峰。

但明太祖也遇到了和漢武帝同樣的問題:軍國大事非同兒戲,皇帝即使再能幹,也不可能“樣樣精通”、“面面俱到”。於是,“內閣”制應運而生。

內閣,設於明太祖時期,最初僅是做為顧問機構存在。隨著形勢的變化,內閣的權力不斷增加:明成祖時,內閣開始參預政事,即議事權開始增加;仁宗、代宗時,六部的尚書開始“入閣”,即執行權也歸於內閣;明世宗時,更將內閣大學士的朝位班次列於六部尚書之前。至此,原“三省” 中的中書省個尚書省的職權盡屬內閣。可以說,內閣就是實際上的宰相,並能對皇帝產生相當大的影響。經過一百多年,明代的相權又“蓋過”了皇權。

四、軍機處:皇權頂峰和相權沒落

軍機處,創設與清朝雍正年間。雍正即位後,有感於年羹堯和隆科多的教訓,開始構思創設一個政治機構,這個機構只服務於皇帝,並又皇帝任命。雍正七年,軍機處成立。

在軍機處成立後,原有的議政王大臣會議、內閣被徹底架空,所有權力集於皇帝之手。軍機處的負責人稱為軍機大臣,由皇帝挑選內閣中的大學士、各部尚書、侍郎等親信大臣擔任。雖然名義上到軍機處上班是兼職,但軍機大臣都在軍機處辦公。

自軍機處設立後,軍國大事概由軍機處負責。用兵時,由軍機大臣制定戰略方針,皇帝批准後,發往前方;前方將領的請示,經由軍機處討論後,奏報皇帝批准,再發往前方。

文:愛影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