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三國時期最有名的四個逃犯,如果能給主公帶來利益,他們會怎麼樣?

咱們今天說正史,不說演義,也不談傳說。因為只有歷史才是一面鏡子,只有歷史才會輪迴。今天咱們要聊的話題,就是三國時期最有名的四個逃犯,並請讀者諸君分析一下,他們要是活到現在,會有什麼什麼待遇,曹操劉備孫權的做法是否已經被後世發揚光大?

三國時期這四位逃犯,人人封侯拜將,三國三巨頭對他們不吝賞賜,讓我們不能不產生一個疑問:只要能給主公帶來利益,就送你二十萬金和三妻四妾,劉備曹操孫權是心如山大還是胸襟似海?

東漢末年,法律已經成了一紙空文,家世、官職、拳頭、刀槍,什麼都是法律。所以曹操和袁紹才敢明目張膽地偷人家的新娘子,袁紹和曹操偷了人家新娘子,不但沒有受到任何懲罰,反而成了漢靈帝禁衛親軍的統領。其中虎賁中郎將袁紹當了中軍校尉,議郎曹操當了典軍校尉,後來被曹操部將割了鼻子的“烏巢酒徒”淳于瓊,也當了右校尉——他們跟上軍校尉小黃門蹇碩等人並稱“西園八校尉”,直接歸漢靈帝指揮。

按照曹操“唯才是舉”的原則,只要有本事,不仁不孝也沒關係,這不能不說曹操劉備已經心如山大或者胸襟四海: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只要你能給我帶來利益,什麼都好說,即使是送你二十萬金、三妻四妾,都不是問題。於是劉備孫權紛紛效法,一大批在本地混不下去的逃犯紛紛成了高官。

三國時期最有名的四個逃犯之一,關羽咱們說過了,就不再贅述,只是要交代他最後得到的待遇:生前職位是“漢壽亭侯(曹操從劉協那裡要來的),前將軍,假節鉞,董督荊州事”,賜“金五百斤,銀千斤,錢五千萬,錦千匹。”這些金銀布帛,應該不比兩千年後的二十萬金少。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關羽的諡號有些爭議,叫做“壯繆”。

曹操陣營有一個逃犯,但這位逃犯很值得尊敬——他不打老師,是為了給老師出氣而殺了人:“夏侯惇字元讓,沛國譙人,夏侯嬰之後也。年十四,就師學,人有辱其師者,惇殺之,由是以烈氣聞。”看來這老師對夏侯惇很是不錯,起碼沒有非打即罵。師有為師之道,徒有孝順之心。夏侯惇的做法在當時獲得了廣泛讚揚,但是卻為法律所不允許,於是夏侯惇跑到軍營當了一員裨將。

夏侯惇曾經救過劉備,為此還搭上了自己的一隻眼睛:“惇從徵呂布,為流矢所中,傷左目。《諸曹夏侯傳》”那次徵呂布,是曹操派夏侯惇打先鋒救劉備,結果被呂布的騎將高順打敗了:“曹公遣夏侯惇往,不能救,為順所敗。《先主傳》”

夏侯惇是個好學生,“惇雖在軍旅,親迎師受業。性清儉,有餘財輒以分施,不足資之於官,不治產業。”這位不打老師而為老師殺人的夏侯惇結局相當不錯:“建安十二年,錄惇前後功,增封邑千八百戶,並前二千五百戶。惇常與(曹操)同載,特見親重,出入臥內,諸將莫得比也。拜前將軍,文帝(曹丕)即王位,拜惇大將軍,數月薨。諡曰忠侯。”

曹操唯才是舉,孫策也不甘人後,他招攬的逃犯還留給了弟弟孫權用,而這位逃犯甚至堪稱三國第一神箭手——黃忠神箭是演義小說編出來的,他根本就沒跟關羽打過仗,而是以曹軍臨時裨將軍的身份主動投降的:“曹公克荊州,假行裨將軍,仍就故任,統屬長沙守韓玄。先主南定諸郡,忠遂委質,隨從入蜀。《關張馬黃趙傳》”

孫策收編的這位逃犯,神箭可是天下聞名的:“慈長七尺七寸,美鬚髯,猿臂善射,弦不虛發。嘗從策討麻保賊,賊於屯裡緣樓上行詈,以手持樓棼,慈引弓射之,矢貫手著棼,圍外萬人莫不稱善。其妙如此。《劉繇太史慈士燮傳》”

這位三國第一神箭手,是怎麼負案在逃的呢?這事兒說起來很搞笑:東萊郡太守和州刺史鬧不和打官司,作為東萊郡奏曹史(奏議事,以掾主之,秩比三百石。郡縣所置,掾秩百石)的太史慈,假冒朝廷命官,騙來州刺史的奏章一刀兩斷,幫助東萊太守打贏了筆墨官司,最後刺史太守沒事,太史慈卻不能不跑路:“為州家所疾,恐受其禍,乃避之遼東。”

太史慈在赤壁之戰前就病逝了,當然不會中張遼張文遠之箭,倒是曹操十分看好太史慈,還向他伸出了橄欖枝:“曹公聞其名,遺慈書,以篋封之,發省無所道,而但貯當歸。”

太史慈沒有理會曹操的盛情邀請,但是另一個人卻接受了。這個人跟關羽一樣,以逃亡者身份受到劉備重用。此人姓徐名庶字元直,本名單福。

徐庶是曾經跟諸葛亮一起輔佐劉備的,而不是在投奔曹操之前才“走馬薦諸葛”,這一點在《三國志·諸葛亮傳》中有明確記載:“表卒,琮(劉表的接班人劉琮)聞曹公來徵,遣使請降。先主在樊聞之,率其眾南行,亮與徐庶並從,為曹公所追破,獲庶母。庶辭先主……遂詣曹公。”也就是說,徐庶並不是在“大破八門金鎖陣”之後引起了曹操的重視,這才設計以徐母為人質逼迫徐庶就範,而是跟劉備諸葛亮一起共事並逃難的。

這個徐庶在《三國志》中是沒有傳的,可能是因為陳壽也不知道把他放在《魏書》還是《蜀書》合適。但是曹操屬下魚豢所著的《魏略》,詳細介紹了徐庶的生平:“庶先名福,本單家子,少好任俠擊劍。中平末,嘗為人報仇,白堊突面,被(披)發而走。”

按照《魏略》的說法,徐庶應該叫單福,他之所以後來一直以化名立世,就是因為他身上揹著人命官司。徐庶逃走的時候,臉上擦著白灰,披散著頭髮,手中提著帶血的長劍,讓人忽然想起了惡人谷裡的那個“血手杜殺”。

徐庶進曹營當然不是一言不發,因為曹操雖然唯才是舉,只要你有本事,可以給你二十萬斤和三妻四妾,但是不幹活不說話是不行的——連曹操的語言都不會說,早就被拉出去叫狗啃了。

徐庶很有能力,也很會說話,這一點從他在曹魏那裡擔任的官職就能看得出來:“至右中郎將、御史中丞。”御史中丞是什麼官?那可是御史大夫的副手,是靠罵人吃飯的,明朝最有名的謀士劉基劉伯溫,當的就是御史中丞。後來清朝人喜歡尊稱巡撫為“大中丞”,就是因為一般巡撫都掛著副都御使的虛銜。

徐庶之所以能在劉備曹操兩邊都吃的很開,就是因為以逃犯身份進入異鄉學校的時候很低調,不但沒有請書院(精舍)的院長把本地學生趕走而給自己騰好房子,而是受到了本土學生的歧視(諸生聞其前作賊,不肯與共止),別說學伴兒,連個男朋友都交不上。但是徐庶很會做人,絲毫不以自己遠來是客而傲嬌(其實在古代,番邦異族和外來者,是要低於坐地戶一等的,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形勢逆轉了),反而“卑躬早起,常獨掃除,動靜先意,聽習經業,義理精熟。”

要是放在兩千年後,徐庶一定會抱怨:不給我騰房子我忍了,不給我找學伴兒,我也忍了,這些打掃衛生的髒活累活,你就不能找幾個本地學生代勞?

但是不好意思,漢朝人也是有一把硬骨頭的,徐庶也只能在肚皮裡發發牢騷,要是敢表現出來,早就被一腳踹出學堂了——本來就不待見你,給你個學習的地方就不錯了,還指望二十萬金補貼和三妻四妾伺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