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李自成逼降吳三桂,為何大順朝由盛至衰,最終覆滅,最終覆滅的關鍵

逼反了吳三桂,是使大順朝由盛至衰,最終覆滅的關鍵

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崇禎死、明廷亡,吳三桂和所有明廷故臣一樣,都在尋找出路。一條最簡捷的出路,就是投降大順。

大順對吳三桂的政策亦是招降。李自成遣使吳三桂,給予其四個月軍糧及白銀四萬兩,並宣告“俟立功日升賞”。這對於已缺餉一年多的吳三桂確實是雪中送炭。

吳三桂已有降意。就在這關鍵時刻,吳三桂先後接到兩份文書。一是大順使者所持其父吳襄勸其歸順李自成的書信,二是有人送給吳三桂密信,詳告其父被劉宗敏抓捕追髒,遭到嚴刑拷打。其父已湊白銀五萬兩,但離劉宗敏所索二十萬兩甚遠。此外,吳三桂愛妾陳圓圓亦被劉宗敏霸佔。

吳三桂聞訊大怒。遂拔劍斬案、升帳演兵場,斬一名來使,將另一名割去雙耳,令其傳言李自成:“李賊自送頭來。”同時,起兵回師擊敗唐通,奪回山海關。

吳三桂從態度模稜兩可,轉變為公開對抗,這在大順朝中引起軒然大波。四月十三日,李自成率兵十萬,號稱二十萬,東出京師。此時吳三桂已別無選擇。若明日自己單獨與大順軍交鋒,必將不敵,身家性命必毀於一旦。

於是,只得依多爾袞所示,親往清營,剃髮跪拜。次日,山海關大戰展開。狡詐的多爾袞令吳軍先與大順軍戰。待交戰雙方皆疲,而吳軍已顯不支之時,方揮師躍入陣中。毫無思想準備的大順軍兵敗如山倒。

至此,吳三桂所謂借清軍以伐大順,以復明室的設想已成泡影。在軍事上、政治上已完全掌握主動權的清廷,只把吳三桂視為眾多歸降的故明官員中的一個,並驅之若走狗,為其征服全中國效力。

從整體上來看,大順的作法是丟棄了對自身政權的穩定十分重要的故明官僚的合作,從區域性上來看,是逼反了吳三桂。這既是促使吳三桂降清,也是使大順朝由盛至衰最終覆滅的關鍵。

對於那十幾天的情況,各種史籍記載略有出入。在劇烈的變動面前,吳三桂情緒激動,舉止失措。有記載說,他已接受了李自成的招降。只是在還沒有完全公開之時,又陸續得到父親被關押拷掠和愛姬被霸佔的訊息。有說是,他還勉強能接受父親的遭難,卻決不能接受愛姬的受辱。他明白自己是處在清廷和大順兩大勢力的夾縫之中。無論是出於父親滯留京城的考量,還是從他與清拼殺了十幾年的仇恨來看,他歸降大順才是順理成章的。

可是,三十二歲血氣方剛的青年武將,在斬了李自成的使節並口出“李賊自送頭來”的狂言後,就自斷了這條應該走,並且本來已打算走的路。可是,儘管如此,他對降清仍有顧慮,以至在獲悉李自成起兵後,曾想自戕,了斷一切。然而,當他面對現實後,只得走出向清搬兵的招數。

然而,後續的發展並不如忠直的明朝舊臣所想。清以大明臣屬的名義,公開尋找崇禎之子,聲稱會將崇禎之子奉為正統,令其即位。卻又自食其言,將明朝舊臣和內宮老太監都認定是崇禎第三子朱慈炯的人處死,並稱此人是假冒的崇禎後裔。

自此,明廷失去了正統的繼承人,明室的諸親王都缺乏正統性和號召力,南明小朝廷也不得不走向了衰亡之路。此時的三大降將,吳三桂、耿精忠和尚可喜三人,已是騎虎難下。清廷已經坐大,只有協助清廷,消滅南明,才能保他們家族的平安,並消除他們降清的道德危機。

明室雖從未薄待過吳三桂,身為降將的吳三桂,卻不得不積極的消滅南明,並最終手刃永曆帝,以向新主子表忠心。

反叛失敗:反叛之初,在吳三桂看來,自己軍隊的戰鬥力遠勝八旗,而揭起反滿的旗幟,可以爭取廣大漢族士民的支援,就指揮才能而言,年輕的康熙皇帝又決非自己的對手。他以為自己穩操勝券,但是,實際情況恰與吳三桂的願望相反。

其一,吳三桂兵力雖然強盛,但卻不具戰略眼光。在其起兵之後,既沒有“疾行渡江,全師北向”,設法以軍事上的勝利,去推動政治上的成功;也沒有“下金陵,扼長江,絕南北通道”或“出巴蜀,據漢中,塞崤函自固”,以建立鞏固的後方,而是分兵湖南、江西、湖北,逐地爭奪一些戰略價值不高的城鎮。貽誤了戰機,給了清政府以從容佈置反擊的時間。

其次,由於此時清兵入關已經三十年,民族矛盾早已下降為次要矛盾。吳三桂以反滿相號召不過是刻舟求劍,脫離實際。而且,吳三桂降清以來,自我表演也太充分了。在民族矛盾最尖銳、民族鬥爭最激烈的時刻,他信誓旦旦,表示要“矢忠新朝”,對各地抗清義軍極盡鎮壓之能事,曾幾何時,他卻又要“共舉大明之文物”了。吳三桂的自我表演,使人們看穿了他是一個見利忘義、口是心非、反覆無常的野心家,一些有氣節的漢族知識分子對之更是嗤之以鼻,恥與為伍。因而,吳三桂發出的“反清復明”的號召,在廣大漢族士民中並未產生什麼重要影響,雖然他代表漢族利益,但是廣大漢族知識分子看透了他真面目。

與吳三桂的估計相反,康熙皇帝雖然年輕,但卻有著傑出的政治才幹。早在撤藩之初,便已對撤藩可能導致的後果有所準備,因此,在他得知吳三桂反叛的訊息後,鎮定自若,措置得當。

他首先停撤平南、靖南二藩,以在政治上孤立吳三桂,而後,又在京師處死吳三桂之子吳應熊及其同黨,以打擊吳三桂氣焰,鞏固後方。與此同時,為對吳三桂部下進行分化瓦解,康熙帝還宣佈,在各省任職的吳三桂部下的親屬概不株連,各安職業。在軍事上,康熙皇帝也作了周密的部署。他任命順承郡王勒爾錦為寧南靖寇大將軍,率師征討吳三桂,還分別派出得力將領碩岱、赫業、馬哈達、科爾坤等分赴荊州、兗州、太原、四川等軍事重地。雖然在叛亂髮動之初,清軍有所失利,但是,由於在政治上是討逆平叛,經濟上是以全國制一隅,時間不長,便扭轉了軍事上的失利局面,使得正面進攻的吳軍,不能越長江一步,雙方在戰場上暫時出現了相持的局面。

雙方經過八年的鬥爭,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三藩之亂全部平定。

(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