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周穆王為周朝留下了一個龐大的身軀,周穆王為何不思進取消極退避?

好了,今天就看到這裡。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下方留言喔,您的每一次評論點贊就是對小編的肯定與鼓勵,小編給你們比心了喔!

相逢即是緣,來了就不要著急走,跟著小編我一起看看這篇文章。

約公元前922年去世後,周穆王給周王朝留下的是一個雖然龐大但已因征戰而疲憊不堪的身軀。周共王雖然採取了明法息民,允許土地自由買賣等一些促進生產、增加國力的措施,且較少對外用兵,但沒能從根本上解決國家面臨的危局。繼位的周懿王更是不思進取、消極退避,甚至試圖用簡單的遷都來挽救國運,以至於社會矛盾進一步激化,“諸戎侵周”自此成為常態。加之在周禮影響下,周天子苦撐面子,不斷將土地分封給諸侯和大夫,使王室能夠直接支配的土地和財富越來越少,終致國勢衰落。周懿王死後其弟周孝王趁亂奪取王位,西征西戎,迫使其獻馬求和。約前886年,周孝王因西戎人非子養馬有功,將他封於秦邑、號秦贏,成為秦國的開端。

周厲王到底做了什麼

其實,周厲王只做了三樣事情,而這三件事情既表現了他的擔當,但也體現出其固執任性的一面。首先是在平定叛亂方面,在“諸戎侵周”和方國叛亂已經成為常態的情況下,穩定政局無疑是首要任務。於是,周厲王在繼位不久便對各種反叛行為進行了主動打擊,先後成功鎮壓了噩國和淮夷的叛亂,也因此對其他方國也起到了有效的震懾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了王朝的威信。其次是推行國有化改革。打仗是要花錢的,打完仗了還要論功行賞,而此時的周朝由於長期的封賞已經缺地少錢了。在不能透過擴張獲取土地延續保持分封能力的情況下,如果增加國家財力成為了一個突出問題。這種情況下,周厲王採納了榮夷公的建議,將山林川澤收歸國有、實行“專利”,不準國人再私自佔有。但此舉無疑斷了很多人的財路,引發“國人”普遍不滿、怨聲四起。面對各種不滿的聲音,周厲王做了他最為後人詬病的第三件事情——重刑至謗。他指派一個叫衛巫專門負責監視和抓捕“謗王”者,其嚴酷手段致使“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對於後兩件事情,召公虎提醒厲王說;“民不堪命矣。……防民之口,甚於防川。”但周厲王不但不聽、反而變本加厲。

發動暴動的國人是誰

公元前841年(中華文明確切紀年的開始)“國人”發動暴動,殺進王宮,周厲王只能倉皇出逃,最終客死他鄉。對於這一事件的,我們可以將其原因歸結為周厲王沒有做好與各階層的溝通且“監謗”手段殘酷,但也要仔細分析一下究竟是誰發動了這場暴動,也就是所謂“國人”究竟是哪些人。眾所周知,奴隸制社會的周王朝有“國”“野”之風。其中,“國”指的是天子或諸侯居住的城市及“四郊”,居住其中的人稱為“國人”,包括貴族和平民。“野”指“四郊”之外的境地,那裡的人也因此稱為“野人”,多為奴隸。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構成“國人”貴族和平民是一個處於社會之間階層的特殊群體,既是維護周天子統治的主要支柱,同時也是國家兵源和和貢賦主要來源。正是這些人在不斷私自佔有周王朝的山林川澤,周曆王的改革也真正觸動的也恰恰是這部分人的利益。於是乎,以反抗周厲王的暴政為名,這些人聯合起來趕走了周厲王。

周宣王時的短暫中興

周厲王逃走後,太子姬靜躲藏在召公家裡,“國人”知道後,就把召公家包圍起來。無奈之下,召公用自己的兒子替代太子,交給了憤怒的國人,姬靜最終免遭殺害。其後,諸侯共同推舉召公、周公共同暫理朝政,號稱“周召共和”。公元前829年,出逃的周厲王在彘地去世,太子姬靜(周幽王的父親)在諸侯支援下繼位,是為周宣王。繼位後,修復公室、廣進諫言、安頓百姓 、修繕武器、重用賢臣,陸續發動對周邊部族的戰爭,使衰落的周王室權威得到恢復,諸侯又重新朝見天子,四夷鹹服,史稱“宣王中興”。同時,周宣王還先後分封了楚、申、呂、韓國、鄭、樊和楊(今山西洪洞東南等諸侯國。司馬遷贊其“修政,法文、武、成、康之遺風,諸侯覆宗周。”但晚年的周宣王獨斷專行、不進忠言、濫殺大臣,其弊端更為其子周幽王所繼承。公元前782年,周宣王去世,西周在其死後僅11年後便宣告滅亡。

在西周逐漸走向衰亡的同時,中華文明以外的整個世界都處於“黑暗時代”,舊的文明或王國集體消失,新的文明或王國還沒有形成。徒有文明古國虛名數千的印度半島在此時響起後吠陀時代的歌聲。

古印度文明的疑問

與人類其他早期文明不同,古印度文明存在的唯一證據是哈拉巴文明遺址。在印度河沿岸相距600多公里的地方,曾挖掘出兩座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城市遺址群,被合稱哈拉巴文化。兩個遺址的共同點是規模宏大且規劃整齊,有高大的城牆和塔樓,以及人們推測出的浴池、穀倉、作坊、會議廳等公共設施,甚至包括帶茅廁、排水道的樓房。儘管這些在今日的印度都難以想象,但磚砌的建築卻是真實存在的,以及青銅工具、武器和刻有符號的印章等。儘管如此,根據專家們的年代測定,哈拉巴文明遺址應該開始於公元前30世紀前後,並以此推斷其背後必然有高度發達的農業作為支撐。除此之外,人們對古印度文明一無所知,沒有任何考古證據和傳說作為補充。哈拉巴文明遺址在存在時間上顯得那麼突兀和怪異,以至於說他是某座被洪水淹沒的近代城市也似有可能。但不管歷史的真相究竟如何,古印度早期文明確實在公元前1750年之後突然消失得乾乾淨淨,直至吠陀時代的到來

前吠陀時代的印度

公元前17世紀前後,古印度文明在消失數百年後獲得了再生,只不過這次的再生是由遷徙而來的東支雅利安人在歌聲中完成的。約公元前1500年前後,向東遷徙的一支雅利安人趕著牛群來到南亞次大陸北部。在這裡,他們似乎並沒有遇到多少抵抗,只是盡情地享受對近乎原始的當地土著的殺戮;在奪取統治地位後,開始了以畜牧為主、農業為副的幸福生活。後人將他們對自然界神靈的讚美詩、祈禱文和咒語等統稱為“吠陀”。“吠陀”是目前人們研究早期古印度文明的幾乎唯一渠道。作為其中最重要的作品,《梨俱吠陀》成書於公元前11世紀之前。所以,人們將雅利安人來到印度半島至《梨俱吠陀》成書這段時間稱為《梨俱吠陀》時代或前吠陀時代。根據《梨俱吠陀》的記載,人們推測,大約在公元前11世紀前後,雅利安人的活動範圍已經擴充套件到恆河及其以東地區,一些小的部落正逐漸合併成大的部落群體。《梨俱吠陀》中曾有“十王之戰”的記載:十個部落組成聯盟圍攻一個強大的部落,結果戰敗。

後吠陀時代的印度

公元前9世紀前後,《沙摩吠陀》《耶柔吠陀》和《阿達婆吠陀》(合稱後期吠陀)相繼編纂完成。這三部著作主要記載的是祭師所唱的各類咒語和旋律,雖然體現出人們對於自然的一定認知,但並沒有太多史料價值。儘管如此,人們還是以這三部“吠陀”的出現為分界點,將此後的古印度文明稱為“後吠陀時代”,直到公元前7世紀前後那裡開始出現國家或邦國的形態。在此期間,此時該地區依舊沒有國家,只有部落;雅利安人開始用鐵器重新創造原始農耕文化,階級分化迅速加劇。

事實上,即便是國家形態出現後,南亞次大陸也從未出現過統一的國家,即便是孔雀王朝、笈多王朝等也只是統一了半島的大部地區。南亞次大陸邦國林立的狀態一直延續到1856年,才由大英帝國完成了南亞次大陸的首次統一,而且是以英國殖民地的形式出現的。所以說,印度從來就不是一個文明古國,古印度文明只是一個鬆散的地理概念。在這一點上,首次創“四大文明古國”提法的梁啟超無疑是又搞錯了。他的另一個錯誤是用兩個不沾邊的“巴比倫王國”作為了兩河文明的代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