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朱元璋北伐的兩大功臣,徐達和常遇春為何被朱元璋處死?原因是什麼

公元1367年十月,距朱元璋稱帝還有兩個月。此時,朱元璋用了兩年的時間,終於打敗了張士誠,而東南的方國珍,也逃到了大海上。放眼望去,整個南方,早晚都會歸於朱元璋的囊中。

於是,朱元璋開了誓師大會,以“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為口號,出師25萬北伐元朝,而北伐的領軍人物,當然是他最信任的兩名武將:徐達和常遇春。朱元璋在眾位將領面前,任命徐達為徵虜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軍,並且對大家公開說:

今諸將非不健鬥,然能持重有紀律,戰勝攻取,得為將之體者,無如大將軍達。當百萬之眾,勇敢先登,摧鋒陷陣,所向披靡,無如副將軍遇春。

(出自《明史紀事本末·卷八》)

朱元璋這段話,說得非常有水平,意思是說:我任命徐達和常遇春為主帥,並不是說其他人不行。然而,若論帶兵打仗,治軍嚴格並且穩操勝券的能力,你們都不如徐達。若論摧鋒陷陣,百萬軍中奮勇殺敵的能力,你們都不如常遇春。

朱元璋這麼一說,馮勝、李文忠、鄧愈等一眾驍將,無人不服。的確,在朱元璋的陣中,若徐達、常遇春站在那,其他人也只能爭一爭第三的位置了。

在朱元璋心目中,徐達是操控戰局的帥才,常遇春是攻城拔寨的將才,徐達是硬弓,常遇春就是利箭,而朱元璋則是那個拉弓射箭的人。

朱元璋本指望徐達和常遇春能夠輔佐自己一輩子,不料,兩年後,常遇春命喪柳河川,他如失一臂。心如鋼鐵的朱元璋,從不輕易流淚,但驟聞常遇春的死訊,朱元璋還是哭溼草木。

一、不好意思,出場有點囧

在許多民間文學中,把徐達、常遇春等人說成是朱元璋幼年的玩伴。例如,著名歷史學家吳晗先生出版的《朱元璋傳》,也有類似的說法。其實,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徐達雖然和朱元璋是老鄉,但他認識朱元璋的時候,已經22歲;常遇春壓根就不是濠州(古鳳陽)人,所以更不是朱元璋的幼年玩伴。

《明史·常遇春傳》記載:

常遇春,字伯仁,懷遠人。貌奇偉,勇力絕人,猿臂善射。

常遇春是懷遠(屬蚌埠)人,此人生而勇猛,特別提到他“猿臂善射”。在史書中,這四個字一般是神箭手專用,例如《史記·李廣傳》中就曾記載飛將軍李廣“猿臂,其善射亦天性也”,可見,常遇春不僅武力超群,而且還是個神箭手。

例如,在鄱陽湖水戰中,常遇春就曾射傷陳友諒麾下的猛將張定邊,救了朱元璋一命。

常遇春比朱元璋小兩歲,他和朱元璋的相遇,也充滿傳奇。

元朝末年,苛政如虎,天下苦元久矣,常遇春為生活所迫,被山賊劉聚招攬入夥。因為常遇春身手不凡,很快成為劉聚的心腹。但劉聚所做之事,不過是攔路搶劫、入室為盜,雖然每天能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但時間久了,常遇春覺得一輩子當山賊沒什麼前途,於是,常遇春打算另尋出路。

公元1355年,朱元璋南略定遠,在攻下滁州後,馮國用、馮國勝(馮勝)、李善長、李文忠等人悉數前來投奔,此時,朱元璋手握五六萬兵馬,在長江以北的紅巾軍隊伍中,影響力儼然很大。作為山賊的常遇春,自然也久聞朱元璋的大名。為了更進一步瞭解朱元璋,常遇春還曾喬裝成老百姓近距離觀察朱元璋,最後,常遇春斷定,朱元璋是個成大事的人,決定跟他混。

《明史》雲:

未至,困臥田間,夢神人被甲擁盾呼曰:“起起,主君來。”驚寤,而太祖適至,即迎拜。

於是,常遇春脫離了劉聚的隊伍,前去投奔朱元璋,走到半路上,常遇春又餓又困,乾脆在田野裡睡上一覺,在夢中,有“神人”提醒他:“快起來,你的主君來了!”常遇春猛地站起,正逢朱元璋帶兵經過,他隨即走到隊伍前,拜見朱元璋。

朱元璋見到前面有一個莽漢攔路,並不高興,他嘲笑常遇春道:

“汝特飢來就食耳,吾安得汝留也?”

意思是:你該不是因為餓肚子才到我這的吧?我可不留這樣的人。

常遇春的出場,就是這麼囧,竟然被朱元璋當成混飯吃的小人物。

常遇春也很無奈,他解釋到:“我本來是劉聚麾下的山賊,並不愁吃喝,但劉聚胸無大志,我聽人說你是一位賢明之主,因此特來投奔!”

朱元璋說:“我正要帶兵去渡江,等到了長江對岸,我再決定是否收留你!”

幾天後,朱元璋帶領大軍在長江北岸一字排開,他們的目標是對岸的採石磯(安徽馬鞍山境內)。元朝的軍隊為了防止朱元璋登岸,在岸邊佈下重兵,當時,廖永安、廖永忠、俞通海等擅長水戰的名將都已經投奔朱元璋,朱元璋麾下人才濟濟,可悲劇的是,大家在離對岸三丈遠的江面上,被元軍逼停,都無法上岸。

這時,常遇春申請了一條小船,衝入戰場,史載:

遇春飛舸至,太祖麾之前。遇春應聲,奮戈直前。敵接其戈,乘勢躍而上,大呼跳蕩,元軍披靡。諸將乘之,遂拔採石。

常遇春駕著小船衝在最前面,用長戈奮勇殺敵,敵人也用長戈來攻擊他,他趁機勾住敵人的長戈,一躍而上,跳到元軍陣中,大殺四方。徐達、鄧愈、廖永安等將領在後面一擁而上,大家一陣廝殺,奪下采石磯。

可以說,朱元璋的“渡江之戰”,常遇春的“處女秀”非常驚豔,朱元璋事後論功行賞,常遇春居首功,被任命為“總管府先鋒”,當時他的頂頭上司,正是徐達。

常遇春投奔朱元璋的第一仗,就奠定了自己“猛將”的身份,也就是從這時起,朱元璋意識到,常遇春是不可多得的先鋒官,此後數年,若遇到難以搞定的對手,朱元璋總會第一個想到常遇春。

二、我不是莽漢,我是全能

在徐達的映襯下,很多人認為常遇春僅僅是一員有勇無謀的驍將,甚至有人認為他是“李逵”式的人物,這其實是對常遇春最大的誤讀。用《明史》的話來說:

“其智勇不在中山下。”

“中山”指的是徐達,徐達死後被追封為“中山王”,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常遇春的智、勇,都不在徐達之下。即,常遇春智勇雙全。

常遇春投奔朱元璋後打得第二仗,還是在採石磯。在朱元璋等人渡江成功後,元朝集慶路主帥蠻子海牙迅速奪回了採石磯,扼住渡江的咽喉,因為朱元璋和眾將領的家眷還在江北,大家必須重奪採石磯。朱元璋主張和蠻子海牙硬拼,常遇春則給朱元璋出了一個好主意。

按照常遇春的佈置,先派兩小股水軍偷襲採石磯,只許敗、不許勝。蠻子海牙為了立功,必然乘勝追擊,等他們分兵而去,常遇春帶著主力部隊直搗採石磯,然後放火燒掉敵人戰船。此戰的結果是:

大破之,蠻子海牙僅以身免,自是扼江之勢遂衰!

(出自《明史紀事本末·卷一》)

可以說,常遇春用自己的計謀,不僅幫朱元璋再一次奪取採石磯,而且還避免了本方將士的大幅傷亡。此戰之後,元朝扼守長江的勢頭漸成衰勢,為朱元璋後期奪取南京,奠定了基礎。

在朱元璋創業前期,戰略意義最大的一仗,莫過於“集慶之戰”。集慶,就是後來的南京,朱元璋佔領集慶後,將其改名為應天。集慶易守難攻,朱元璋水陸兩路並進,打得非常艱難,《明史·常遇春傳》記載:

從攻集慶,功最。

意思是,在集慶之戰中,常遇春功勞最大。

常遇春不僅在戰場上如龍似虎,他還是個詩人,例如,朱元璋派他攻打衢州,常遇春在北門佯攻,然後出其不意攻入南門,取得大勝,這一仗,常遇春“得甲士萬人”,一次性幫朱元璋收攬一萬多人。戰畢,常遇春寫了一首《龍游道中》,詩云:

策蹇龍游道,西風妒旅袍。紅添秋樹血,綠長旱池毛。比屋豪華歇,平原殺氣高。越山青入眼,回首鬢須搔。

整首詩充滿了肅殺和豪邁,大有唐朝“四大邊塞詩人”之風。

所以說,很多人都知道常遇春是一員猛將,可大家很少知道,元朝末年的常遇春,不是“莽漢子”,他可文、可武、可智、可勇,完全是一個千伶百俐的大丈夫。

三、攻城拔寨,不在話下

常遇春既然被朱元璋稱為“當百萬之眾,勇敢先登,摧鋒陷陣,所向披靡”,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常遇春的實力。

朱元璋和陳友諒的第一戰,是龍灣之戰。當時朱元璋在南京立足未穩,陳友諒以狠辣的手段取代了上司徐壽輝,儼然成了長江流域實力最強的梟雄。陳友諒沿江而下,直撲南京。朱元璋麾下的將領們有的直接勸朱元璋投降(“諸將或議降”),只有剛加盟不久的劉基(劉伯溫)勸朱元璋利用地利人和滅掉陳友諒,這就有了龍灣之戰。

龍灣之戰,朱元璋以康茂才來騙取陳友諒孤軍深入,然後在狹窄的龍灣兩岸埋伏陳友諒,陳友諒的大船不能掉頭,慘敗而歸。而這一仗中,首先伏擊陳友諒的人,是常遇春和馮勝。《明史》雲:

遇春以五翼軍設伏,大破之,遂復太平,功最。

“功最”兩個字,讓陳友諒認識了朱元璋麾下有一名猛將,他叫常遇春。

朱元璋平生經歷的最大規模的戰爭,發生在公元1363年,在鄱陽湖,陳友諒率領60萬大軍和朱元璋的20萬大軍展開決戰,這是中國近代史上規模最大的水上戰爭,史稱“鄱陽湖之戰”。

鄱陽湖之戰前後持續了36天,雙方鬥智鬥勇,戰爭中期,陳友諒差點一口吃掉朱元璋。《明史》記載:

友諒驍將張定邊直犯太祖舟,舟膠於淺,幾殆。遇春射中定邊,太祖舟得脫。

當時,由於朱元璋的戰船較小,在雙方試探的過程中,朱元璋派徐達和常遇春等猛將以速度突襲陳友諒。在雙方激鬥中,陳友諒身邊的第一猛將張定邊認出了朱元璋的戰船,張定邊命大船開足馬力衝向朱元璋,朱元璋大驚,連忙朝淺灘撤退,不料,小船擱淺,動憚不得,眼看就要被張定邊擒獲,這時常遇春突然殺回,他在遠處拉開硬弓,一箭射中張定邊,張定邊應弦而倒,軍心大亂,常遇春連忙讓水軍將領俞通海去救朱元璋,朱元璋才得以脫險。

這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戰役,過程跌宕,建議大家有機會讀一讀《明史紀事本末》,記載的還是非常詳細的。

朱元璋得救後,感慨不已,然後下令繞到上游攻打陳友諒,常遇春得令後,一馬當先,開著大船走在最前面開路,一路衝殺,其餘人跟著他逆流而上,《明史·常遇春傳》記載:

遇春乃溯江而上,諸將從之。友諒窮蹙,以百艘突圍。諸將邀擊之,漢軍遂大潰,友諒死。師還,第功最。

注意,這裡面又有一句“第功最”。在元朝末年,鄱陽湖之戰是朱元璋成為霸主的轉折點,常遇春的表現,掩蓋了其他將領。等戰爭結束,朱元璋為陣亡的40多位將領立廟,然後論功行賞,常遇春為首功。

陳友諒麾下,有兩員猛將,第一個是上文提到的張定邊,第二個是張必先。陳友諒死後,張必先帶著陳友諒之子陳理逃到武昌,死守城池。常遇春帶兵攻打武昌,和張必先對戰,史載:

“遇春乘其未集,急擊擒之。”

幾個回合下來,張必先被常遇春擒獲,陳理這才出城投降。所以說,滅掉“陳漢”政權,軍功章有常遇春的一大半。

常遇春先勝張定邊、再勝張必先,那些被吹捧為“元末第一猛將”的人物,在常遇春的戰馬下,猶如小巫見大巫。

打完陳友諒,朱元璋開始掉頭向東,順長江而下,攻打張士誠。朱元璋派李文忠、朱亮祖、胡大海等人剪除張士誠的外圍支援,派徐達和常遇春聯袂攻打平江。

張士誠在平江(蘇州)經營多年,平江城牆堅固,徐、常二人圍攻一年多,卻無法破城。

到了公元1367年的七月,張士誠幾乎斷糧,為了尋找出路,張士誠親自帶著十位猛將朝舟門突圍,不曾想,舟門外正是常遇春和副將王弼把守,常遇春和王弼在城外憋得太久,早就想大幹一場,於是,雙方一照面,就直接開打,常遇春把張士誠的大軍打的“殺掉三分、溺死七分”,張士誠本人也落水,差點淹死。張士誠拼了老命逃回城內,史載:

“自是士誠不敢復出!”

被常遇春一頓猛揍後,張士誠再不敢突圍。兩個月後,平江城破,張士誠被俘,自殺而亡。

其實,對於張士誠本人,筆者還是非常敬佩的,在元朝末年,他揭竿而起,他反抗暴政、愛護百姓。以至於明朝成立多年後,蘇州百姓還在懷念張士誠。但張士誠此人胸無大志,沒有遠圖。再加上他運氣不好,突圍的時候碰上了悍將常遇春,才有此結局。

常遇春自加盟朱元璋之後,就一直扮演著衝鋒陷陣的角色,在朱元璋平漢、平吳等重大戰役中,常遇春的作用都是不可取代。

四、“十四”年和“四十”歲

公元1367年,朱元璋平定南方已成定局,他決定派徐達和常遇春北伐。在北伐之前,朱元璋說了本文開頭的那段話,肯定了徐達和常遇春的能力。

徐達和常遇春率領25萬兵馬北上,先平山東,讓元朝大都失去了緩衝之地,七月十五日,徐達攻破通州,大都的門戶大開,元順帝大驚失色,帶著太子和后妃倉皇逃到塞外。半個月後,常遇春攻佔大都,按朱元璋的意思,改大都為“北平”。

接下來,徐達和常遇春二人在河北戰勝了元末猛將王保保?,一路進入陝西,又招降了軍閥李思齊。

洪武二年,明軍正在西北鏖戰的時候,聽聞元順帝派丞相也速反攻北平,打算奪取舊都。北平守將孫興祖抵擋不住,急忙向徐達求援,徐達立即派常遇春帶領一萬騎兵、八萬步兵奔襲千里馳援北平。常遇春到達北平後,拖著疲憊的身軀立即迎戰,最終打敗了元軍。

也就是在這一戰,徐達和常遇春分開,也就是在這一戰,徐達再也沒有見過常遇春。

且說常遇春解了北平之困後,由北平向北出塞,攻打元朝上都,此時的元朝,已經如驚弓之鳥。《明史》雲:

遂拔開平,元帝北走,追奔數百里。獲其宗王慶生及平章鼎住等將士萬人,車萬輛,馬三千匹,牛五萬頭,子女寶貨稱是。

開平是元朝的上都,常遇春兵不血刃,奪了開平,並俘獲數萬俘虜。

元朝有三大都城,即大都、上都、中都。這三大都城,被常遇春攻破了兩個。再加上常遇春在攻打陳友諒、張士誠時立下的不世之功,有人說,朱元璋的江山有一半是常遇春打下的,雖然太過誇張,但並不是完全沒有根據。

洪武二年六月,朱元璋命徐達、常遇春分別班師回朝,徐達自陝甘歸來,雖然瘦了一圈,但“完好無損”,可是,朱元璋一直等到七月,常遇春還未歸來,只聽說常遇春病了。待到七月初七,七夕節這天,常遇春拖著病體走到河北柳河川的時候,突然去世,年僅40歲。

七夕節,死亡彷彿是一條銀河,把常遇春和朱元璋等人隔在了兩岸。

關於常遇春的死因,後人有諸多說法,由於沒有明確的歷史依據,筆者不在這裡拾人牙慧。

朱元璋聽聞常遇春去世的訊息後,如晴天霹靂,頓時淚灑廟堂。他為常遇春寫了一首詩:

朕有千行生鐵汁,平生不為兒女泣。忽聞昨日常公薨,淚灑乾坤草木溼。

(出自《明太祖實錄》)

朱元璋心硬如鐵,一輩子很少為了兒女情長而流淚。但聽聞常遇春病逝的噩耗後,他淚溼草木。

常遇春去世時,年僅40歲,他從投奔朱元璋,到病逝,一共經歷14年。從“十四”到“四十”,一代名將如曇花一現,又如恆星長明。

常遇春死後,朱元璋命人畫了常遇春的畫像,經常緬懷。事實證明,朱元璋對常遇春的感情非常深厚,從三個方面可以看出。

第一,朱元璋追封常遇春為“開平王”,配享太廟。禮部建議以功臣禮下葬,朱元璋覺得規格不夠,禮部又建議以宰相之禮下葬,朱元璋還覺得規格不夠。最終,朱元璋決定仿照宋朝開國宰相趙普的葬禮安葬常遇春。因為在歷史上,趙普的葬禮是臣子中規格最高的。

第二,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當時封了六位公爵,史稱“開國六公爵”,即,徐達(魏國公)、李善長(韓國公)、常茂(鄭國公)、馮勝(宋國公)、李文忠(曹國公)、鄧愈(衛國公)。

這六位公爵,其中五位都是貨真價實的大功臣,只有常茂是“二世祖”,不為別的,就因為常茂是常遇春的長子。朱元璋願意把欠常遇春的東西,補償給他的兒子常茂。

第三,常遇春去世兩年後,朱元璋為16歲的太子朱標選妃,在候選名單中,朱元璋獨獨挑中了常遇春之女常氏。要知道,開國太子,一般需要強有力的外戚支援,當時常遇春已逝,他的女兒並不是最合適的人選,但朱元璋偏偏選擇常氏,箇中緣由,頗有深意。

終朱元璋一生,常遇春對他來說,都是天賜良將,只可惜,這個良將沒有陪伴朱元璋太久。

五、紅花綠葉,無關褒貶

有一點筆者需要說明,常遇春是在朱元璋登基前的2個月北伐元朝的,是在洪武二年七月病逝於班師回朝的路上。也就是說,常遇春並沒有見過朱元璋穿龍袍的樣子。換句話說,常遇春雖然活到了洪武二年,但他只見過朱元璋,並沒有見過“洪武大帝”。

很多歷史劇寫洪武初年的故事,說朱元璋下朝後和常遇春如何如何,其實是無稽之談。

朱元璋晚年屠戮功臣,常遇春的過早離世,是遺憾,但卻又變成了幸運。有人說,若常遇春能活到洪武晚年,他或許難逃朱元璋的屠刀,對此,筆者持否定態度。

縱觀明史,朱元璋對常遇春的重視和喜愛,是絕無僅有的。當初,常遇春用兵,喜歡濫殺,朱元璋曾告誡他“克城無多殺,苟得地,無民何益?”於是,常遇春改掉了濫殺無辜的習慣。

在朱元璋早期,他最鍾愛的將領有三個,《明史》雲:

太祖所任將帥最著者,平章邵榮、右丞徐達與遇春為三。

即,邵榮、徐達、常遇春。其中,邵榮是朱元璋最早期的戰友,後來背叛了朱元璋,朱元璋不忍心殺他,常遇春則說“我生而忠義,不願意和不忠之人為伍!”朱元璋最後殺了邵榮,從此對常遇春更加喜愛,因為他看到了常遇春心中的“忠義”。

常遇春此人,不僅文武雙全,而且情商也很高。有一次,朱元璋誇他“兵不失律,民無所擾”,治軍甚嚴,常遇春不但不居功自傲,反而說:“這都是你教得好,我不敢居功!”朱元璋非常喜歡常遇春的性格。

終朱元璋的一生,他對常遇春的情感包含三種:信任、感激和痛惜。若常遇春真活到了洪武晚年,他或許會成為朱元璋的託孤重臣,也未可知。

朱元璋曾說過:

“計其開拓之功,以十分言之,遇春居其七八。”

意思是說,假如朕開國有十分的功勞,那常遇春能夠佔七八分。

從這一句話,就能看出常遇春對明朝的貢獻,以及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

張廷玉在《明史》中,把徐達、常遇春並列為一傳,在評價徐達時,他說“

持重有謀,功高不伐,自古名世之佐無以過之。

”在評價常遇春時,卻用了另一套詞彙:

“開平摧鋒陷陣,所向必克,智勇不在中山下。”

《明史》的寫法非常有趣,先把徐達誇了一遍,最後卻說常遇春在各方面都不輸給徐達,彷彿在用徐達做綠葉,來襯托常遇春的高光。

本文參考《明史》《明史紀事本末》《明太祖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