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帝制政治、皇帝政治與士大夫政治有何關聯,其中包含哪些關係?

導語:帝制政治、皇帝政治與士大夫政治有何關聯,其中包含哪些關係?

中國的帝制政治,主要是由皇帝政治與士大夫政治相互作用而成的一種獨特政治模式。皇帝政治的基本形態為世襲君主制下的中央集權政治模式。帝制時代計程車大夫與先秦時期之士、大夫階層淵源甚深,在後世的一系列政治變遷中,漸漸褪去了貴族的色彩,簡而言之,兼“學”、“官”二者於一身,是學而優則仕的特定政治角色,構成臣的主體。他們常年習學孔孟之道,復經層層科舉考試選撥方得以入仕,獲得臣這一政治身份的過程,全然不同於世家豪族的蔭嗣情形,此中對自我價值的體認更為清晰,崇公的色彩更為濃厚。總體上看,士大夫的政治實踐及其政治價值觀呈現出引人關注的共性,由這種共性生髮出士大夫政治的基本特徵。從一般意義上說,士大夫政治的內涵如下:在帝制政治框架內,由科舉入仕計程車大夫群體依託皇權管理國家。士大夫的政治關懷是民本主義的,表現為一種保守的理想主義,並試圖以積極的政治實踐使這種價值觀主導國家政治的走向。

需要明確的是,士大夫政治並不具有絕對的合理性。晚明時,士大夫群體內部紛爭不斷,在君臣衝突中,士大夫對皇帝的一些批評不免浮於人事,尚且不能完全褪去功利化的色彩,求名、求利之事皆常有之,這些內容是士大夫政治的弊端。梁啟超說明代“士習甚囂”,此中“甚囂”二字評斷,是一種對事態的估量,卻也暗含著一些批評意味,當有對該時代君臣衝突之激烈情狀的關照。

而且,士大夫政治終究要依託於帝制框架展開,具體來說,它與皇帝政治糾結一處,本不構成對皇帝政治的否定。在對上述問題有充分認識的情況下,可以這樣理解,士大夫政治的合理性有其限度,它具有較為理想化的政治願景,在有些歷史時段展現的較為充分,有些歷史時段則隱而不顯。從長時段視野下看,畢竟因為士大夫政治的存在,使得皇帝政治的某些弊端被平衡,這使得帝制政治獲得了一些可能自省的彈性空間,此為中國帝制政治延續二千餘年的一個重要因素。

在明代,透過那些激烈的君臣衝突情狀,可以體察該時代士大夫政治的活躍態勢,它是可能瞭解帝制政治的一個視角。在明代君臣衝突的過程中,皇帝總是站在“私”的立場上看天下事,對臣從君的綱紀要求凸顯。相對而言,明代士大夫的抗爭皇帝之舉,展現出帝制時代士大夫政治的自身運作邏輯,從一定意義上說,士大夫主張實現一種有限的政治公議體系,以此來貫徹關於“民”、“天下”、“公”的政治理想,這與皇帝的政治訴求有時吻合,有時衝突,不論士大夫具體化的政治訴求是否實現,在衝突中可以看到帝制框架內權力制約關係的圖景。

誠如閻步克先生所論,士大夫政治並不是孤立於歷史之外的一種政治理想型。士大夫政治不僅僅是一種政治模式,它也是一種文化——發軔於中華文明初期,在先秦時期經百家爭鳴而得以融會貫通,以儒家政治理念為核心,其實雜糅各家之說,展現為秦以後之帝制政治文化的主流,在宋、明兩代體現的尤為充分,其中蘊含著中國古人關於社會理想的獨特理解與追求。

從政治文化的角度審察士大夫政治的積極意義,主要有如下三方面內容:首先,從政治的目的來看,士大夫政治文化追求實現的是民本的政治,在這裡,民本指向人本,而不是講政治權力民主化的事情,事實上,民本並不是非要轉化為民主才有價值。衡量政治目的的合理性,終究要落實於民生安定與否這些人類社會的基本性訴求。其次,從統治層內部的政治權力分配角度看,士大夫政治文化致力於維護君臣政治權力的分屬空間,士大夫主張君臣相輔相成,不同位勢之政治主體間當有順暢的交流互動,從來不以無條件地服從皇帝為合理。再次,士大夫政治文化強調政治道德的重要性,主張有德者居其位,統治者要以德治國,皇帝從來沒有因其個人的尊崇位勢,而被賦予外於道德約束的特權,約束皇權的意向少見於成文法,而更多地訴諸於士大夫群體基於道德立場的抗爭,這種抗爭被視為一種道德自律的表現。

綜上所述,士大夫政治是帝制政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審察帝制政治乃至於傳統政治文化時,需要深入分析的一脈線索,它所蘊含的合理性要素匯聚一處,構成一種有價值的歷史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