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星際天體難逃人類視野,科學家找到方法,它們進入太陽系就被發現

星際天體,一般指的是來自系外的天體,而在太陽系中,能夠被人類發現的星際天體實在太少了,就目前來說,人類就只發現了2顆星際天體,其中第一個是奧陌陌小行星,一顆於2017年10月18日發現的雙曲線小行星,其形狀如雪茄,長約400米,寬約40米,呈偏紅色,具有後固態表面。

而第二個星際天體則是鮑裡索夫彗星,最初被稱為C/2019 Q4,後來在2019年9月24日,被天文學聯盟正式命名為2I/Borisov,並確認這是一顆彗星星際天體。

但和奧陌陌小行星不同的是,鮑裡索夫彗星的表面被彗發和塵埃以及氣體雲包圍,所以,在其高速飛行的過程中,鮑裡索夫彗星一直在損失自身的物質。另外,因為一些原因,人類想要觀測鮑裡索夫彗星也十分困難。

《科技日報》6月3日中報道,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針對這一情況,已經提出了一種利用太陽“彈弓”技術的方式,來實現近距離觀測星際天體的想法。

這是一種依照什麼原理製作的觀測方式?

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航空航天系教授Linares提出,或許可以透過“動態軌道彈弓”的方式讓人造衛星和星際天體進行會面,所謂的“彈弓”其實就是因為衛星和星際天體的執行軌跡和太陽形成一種類似彈弓的樣子。

而根據Linares教授的計劃,是先透過發射一組靜態衛星,然後讓這組衛星從地球的軌道逐步執行到太陽系的邊緣軌道上,然後,開始進入靜態環節,開始守株待兔般的等待“星際天體”。

這會需要等多久?有天文學家認為,來到太陽系的星際天體其實每年都會有,而且,數量應該也不少,但我們之所以到現在只發現了2顆星際天體,其原因在於我們現有的觀測技術水平很低,由此造成了我們無法準確的觀測星際天體。

畢竟,星際天體的執行速度很快,像奧陌陌進入太陽系的時候,其速度達到每秒26公里,比起旅行者1號探測器的速度(約為每秒18公里)還要快,而鮑裡索夫彗星的飛行速度更高,達到每秒32。2公里,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不注意觀察的話,即使星際天體進入太陽系,都很難會被我們發現。

而Linares所提到的這個計劃,就是將這種處境進行扭轉,讓我們能夠更加充分的去觀測星際天體。但是,這種計劃是否能夠順利達到觀測目的,還很難說。

這是一種依照什麼原理製作的觀測方式?

根據在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的研究員季江徽的看法是,這種計劃存在幾點模糊的地方,例如,太陽系的邊緣軌道究竟是指哪個太陽系的邊緣,因為,在學界內關於太陽系的邊緣有多種說法,有人認為奧爾特星雲是太陽系的邊緣,但也有人認為旅行者1號探測器所處於的星際空間是太陽系邊緣。

此外,要將一組靜態衛星從地球軌道移到太陽系邊緣軌道上,存在很大的技術難點,雖然我們有旅行者1號、2號這樣的星際飛船,但是,將靜態衛星傳送到太陽系邊緣卻是人類從未做過的事情,還有,太陽系的邊緣很大,我們如何能夠確認,星際天體是從哪個方向進入太陽系呢?

如果星際天體是從東面的太陽系邊緣進入,而我們卻將靜態衛星部署到西面,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也是無法觀測到星際天體的。

而如果要將太陽系的邊緣都部署上靜態衛星的話,這其中的成本將會很高,相信要實施起來會有很大的阻力,所以,季江徽研究員的看法是不太認為這個計劃可行。

“發射衛星靜候星際天體”計劃是否可行?

當然,這個計劃雖然成功率很低,但卻能夠給我們一個啟發,據瞭解,我國科學家曾提出過要探索太陽系邊際探測的計劃,但是其中所需要用到的航天器究竟需要用到什麼樣的科技,目前還在思考,不管Linares所提到的這個靜態衛星計劃中提到的一些科技,或許可以給我們一些靈感。

如果,我們能夠在其中找到一種提升飛船速度的技術,或許還能讓我們更快的飛出太陽系,從而去系外進行探索,據說在距離地球4。2光年的地方,有一顆名叫比鄰星b的行星,當我們有了更快的飛行技術的時候,就可以去這顆星球探索一番了。

參考訊息:

《科技日報》6月3日文章發表文章《發射衛星靜候星際天體?守株待“星”也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