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馬謖罪不至死,為何諸葛亮一定要斬他?看看他都幹啥蠢事了

公元228年,蜀漢丞相諸葛亮準備就緒,帶領大軍伐魏。他打了曹魏一個措手不及,佔領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曹魏朝堂震動。魏明帝曹叡派出老將張郃出戰,馳援前線,奪取馬謖把守的軍事要塞街亭。而諸葛亮在馬謖丟失街亭後,揮淚將其斬殺。那麼,諸葛亮為何非要斬殺馬謖呢?

個人認為諸葛亮斬殺馬謖,有下面三個原因。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三點,馬謖在丟失街亭後,他還畏罪潛逃,最後被諸葛亮斬首。

其一,諸葛亮揮淚斬馬謖,是為了嚴明軍紀,“殺一儆百”。

諸葛亮得知上庸孟達被司馬懿擒殺後,認為必須佔據軍事要塞街亭,於是他詢問眾將,誰去守街亭。此時,先鋒馬謖自告奮勇,擔當了守衛街亭的重任馬謖違抗軍令,沒有在五道路口安營紮寨,而是在山上駐守。在馬謖接令時,諸葛亮再三強調,街亭是軍事重地,關係伐魏大計,讓馬謖按照自己的要求在五道路口安營紮寨。可是馬謖來到街亭後,否定了諸葛亮的指示,認為“背山一戰”更好,和韓信的“背水一戰”有異曲同工之妙。

因此,馬謖並沒有在五道路口安營紮寨,即使副將王平再三勸阻,也無濟於事。正是由於馬謖在山頂上駐紮,被張郃圍困後,斷去水源,導致軍心大亂,最後丟失街亭。

這一戰,馬謖沒有聽從王平的正確建議,輕率地改變諸葛亮的安營紮寨之法,導致大敗,丟失街亭,最後第一次出祁山功虧一簣,傷亡慘重。諸葛亮為了嚴明軍紀,整頓軍隊,所以斬了馬謖,“殺一儆百,以儆效尤”。同行的王平,多次建議主將馬謖,要按照丞相諸葛亮的安營紮寨之法,在五道路口把守,卻被馬謖拒絕。因此,丟失街亭,王平沒有太大的責任。

其二,諸葛亮揮淚斬馬謖,並不是將其作為替罪羊,而是給後主劉禪、蜀漢民眾一個交代。

諸葛亮第一次伐魏,出動了約十萬軍隊,這對於國力很弱的蜀漢來說,已經接近傾國之兵了。戰爭一直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即使是勝利者,也是慘勝。可是現在的蜀漢卻遭到了失敗,雖然不至於大傷元氣,也是鎩羽而歸,沒有多大戰果。這個失敗的後果,得有人來出來負責任。諸葛亮作為領導,責任在所難免,他負的是主體責任,而馬謖作為街亭主將,負的是直接責任。

因此,諸葛亮負領導責任,自請連降三級,貶為後將軍,而馬謖按照律法,根據他立的軍令狀,應該斬首。諸葛亮這樣處罰,不是為了推卸自己的責任,而是根據律法,處罰自己和馬謖的。他的目的在於給後主劉禪和蜀漢臣民一個交代,填平他們胸中的怒火。《三國志》中記載如下:

臣明不知人,恤事多闇,春秋責帥,臣職是當。請自貶三等,以督厥咎。\\\“於是以亮為右將軍,行丞相事,所總統如前。

如果諸葛亮只是將馬謖斬首,而他自己卻還是蜀漢丞相,那就是將馬謖當作這一戰失敗的替罪羊了。可是現在,諸葛亮也同樣被貶官,還是連降三級,可知諸葛亮賞罰分明,自己也不例外。

其三,諸葛亮揮淚斬馬謖,是因為馬謖畏罪而逃。

據《三國志·蜀書·向朗傳》記載,“謖逃亡,朗知情不舉,亮恨之,免官還成都”。

街亭之戰後,觸犯軍令的馬謖並未投案自首,而是畏罪潛逃。馬謖的好朋友長史向朗庇護了他,知情不報,最後被查出來。向朗也因此被諸葛亮免去官職,賦閒在家數年。後來,向朗才官復原職,被任命為光祿勳,在諸葛亮病逝後,他又升任為左將軍,被封為顯明亭侯。

所以,諸葛亮為何要將馬謖軍法處置,斬首示眾,也有馬謖畏罪潛逃的這一方面原因。做錯事不怕,犯了罪也不怕,只要改過自新,就是好的。可是馬謖卻逃了,最終被查出來,自然要加倍處罰。

總結:馬謖在失去街亭後,如果他主動向諸葛亮承認錯誤,努力將功補過。諸葛亮也許會看在他的兄長馬良的情面上,放其一馬,讓他將功補過。再怎麼說,馬謖也是自幼熟讀兵書,謀略過人,如七擒孟獲的“攻城為下攻心為上”和諸葛亮的想法不謀而合。可是馬謖在丟失街亭後,還幹了畏罪潛逃這一件蠢事,最後被嚴加處罰,丟掉了自己的小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