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國家一級作家王樹森帶您:宏觀寧化古城邊塞文化(中)

宏觀寧化古城邊塞文化及綜合開發管見(中)

作者:王樹森

四、守備完整的軍事重鎮

宋朝以前,位於分水嶺以北20千米的今寧武縣城並無中原政權,基本是北方民族長期遊牧征伐之地。這樣,位於分水嶺以南40千米處的寧化,便成為中原歷朝北部邊疆的前哨重鎮。

宋朝以分水嶺南為界,大體與北方民族隔地分治,但北方民族頻繁的南下襲擾,卻使這一帶長期處於戰亂氛圍。由於內三關戰事頻發,分水嶺難扼北敵,寧化城便成為首當其衝的戰爭前沿。

明朝中前期國力強盛,疆域向北擴充套件,寧武始設三關中路,有總兵官駐在,統轄偏頭、雁門、寧武三關軍事。此時的寧化城,雖已成為中原北疆的後防陣地,但其武備建設並未鬆懈。

由於上述歷史原因,加之寧化城地處汾河岸邊,是可以直達省城太原的交通要隘,可以說,經歷過太多血雨腥風的寧化古城,不僅在地方開發、邊防建設上,甚至為中華民族的繁衍發展和國家安全,作出過巨大的犧牲和歷史貢獻。歷朝歷代都在這裡屯重兵、派名將、投巨資,大興土木建築工程。從而使軍鎮文化成為寧化的一個沉甸甸的歷史主題,為我們留下一筆不可忽視的巨大歷史財富。

(一)地利之險

寧化城的選址,佔據極為有利的地理位置。城池總體位居汾河東岸的山坡之上,由西北向東南傾斜。背倚大山,而臨河谷,守軍踞守城池,居高臨下,易守難攻。由於西城牆緊傍河道,古代汾河水大,可以載筏,汾河干流成為城池的天然屏障。北城牆不僅順傾斜約三四十度的山坡向上延伸,而且城牆坐落的山坡外側,即是難以攀援的懸崖,並築有一丈多深的護城壕溝,可謂固若金湯。而東城背倚的大山一直向上伸展,大山周圍溝壑縱橫,來襲之敵難以逾越。至於城南,已是可通晉陽腹地的後防,且每隔10裡左右即分佈著一座駐軍堡寨,當地有大批守軍駐紮,縱有戰事,忻州、太原等地援軍很快即可前來增援。

(二)指揮中樞

史籍記載,寧化較早設立軍事機構,是在五代十國時期(907~960)。當時,雁門關以北相繼成為契丹和遼國順義軍的南境。在這裡始設寧化軍,領寧化縣,管轄範圍從天池以南向北延伸,直至朔州一帶。

宋太平興國四年(979)設立寧化縣,第二年就升格為寧化軍,寧化縣受軍的領轄,足見軍事地位的重要。大約過了90年,在熙寧元年(1068)廢寧化軍為寧化鎮。但僅僅20年後的元佑元年(1086),又恢復為寧化軍。此時寧化軍的屬地,向北延伸至時稱“契丹橫嶺”的分水嶺界60裡。崇寧三年(1104),再度廢寧化軍為寧化鎮,但其主要功能仍是北疆防務。

到了明朝,由於加強北疆防務的需要,洪武二年(1369)在寧武一帶設立太原左衛、前衛的同時,始設寧化守禦千戶所,有千戶把總駐在指揮軍事。明嘉靖十六年(1537),寧化守禦千戶所再次重修該城,城牆高至三丈六尺,各城門均挖壕塹,並增設重門。當時的寧化城中,駐軍2747名,軍火器總數多達40250件;寧化守禦所的管轄範圍,東西長100裡,南北寬60裡。這在明王朝的北邊防務中,顯然佔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

之後,在景泰元年(1450)設寧化守禦所。成化二年(1466)在今寧武縣城始設寧武關,寧化為寧武關所轄五個守禦所之一。

到了嘉靖十九年(1540),設三關鎮,寧武為山西鎮,寧化設堡,仍設歸寧武關管轄的守禦所。而二十四年(1545)時,又設寧化所。一直延續到清朝雍政四年(1726)設立寧武府和寧武縣後,寧化成為歸寧武縣管轄的10堡之一,編戶10裡。

綜上所述,打從五代十國到清朝中期近千年的歷史程序中,寧化城相繼設為軍、所、鎮、堡等軍事機構,雖經增縮改擴,幾度變遷;但作為軍事指揮樞紐的地位和作用,始終沒有改變。

(三)交通暢達

寧化古城具有水路、陸路和棧道交通的便利條件。

就水路而言,城池緊臨的汾河,由距城北20千米處東寨鎮發源的汾河,在古代水勢很大,漢武帝當年曾泛樓船於汾河河道之上;隋唐直到清末,汾河水大可載筏,管涔山採伐下的大棟巨木,10根扎一筏,10筏並一吊,從東寨經寧化可直下晉陽,大軍和後勤給養的運輸,自得其利。

就陸路而言,汾河既傍城流過,兩岸邊的道路北上經東寨到寧武,遠可及朔州、大同;南下陸路則可直下太原。

史籍記載,戰國時期就在晉北一帶開闢有“飛狐古道”的段落。宋代政治家、文學家歐陽修在談到漢代的“飛狐古道”時說,“漢唐之世,東自遼海、碣石、榆關、漁陽、盧龍、飛狐、雁門、雲中、馬邑、定襄,西抵五原、朔方諸郡,每歲匈奴,高秋膠折,塞上草衰,控弦南牧,陵犯漢境,於是守邊之臣防秋之士,據險而出奇兵,持重而待外寇。”寧化一帶正處漢代“馬邑”境界。直到清代,飛狐古道的軍事作用雖然大為消退,但作為南北交通的傳統路徑,仍被持久利用。由此可知,寧化在從戰國到清的兩三千年間,均享飛狐古道之利。

就棧道而言,隋朝所築天門山棧道,從太原市尖草坪區天門關東北崖蜿蜒北上,經寧化、汾源,直達天池。至今,在凌井溝的乾燭谷仍有遺蹟。

《晉乘蒐略》記載:“隋先世家神武文帝為太原留守,築汾陽宮於靜樂之管涔山。及廣為幷州總管,開天門嶺棧道,至汾陽宮。名曰楊廣道。宮在神武屬內。蓋起家於斯,故往來營建不絕也。”又載:“汾陽宮在靜樂管涔山上,有天池,因池為宮。山水相涵,天然名勝。唐《創業起居注》煬帝於樓煩置宮,因過太原取龍山風穀道太原縣四十里。風谷山上有石壁,險窄,故取道於此。”

隋開皇、仁壽年間(581~604 ),晉王楊廣的王府設在晉陽城。為了到管涔山汾源一帶巡守邊防和避暑,徵集民夫,大興土木,開避了出天門、穿乾燭、越兩嶺、登天池的棧道。這條棧道在太原盆地的西北打開了一個出口,成為晉陽城與晉西北八縣交通的捷徑。這段沿汾河岸邊北上,依崖構築的古棧道,因系楊廣修築,故名“楊廣道”。

這條通道繼續向西北延伸,可以溝通陝、甘、寧、蒙等省,甚至可到達阿拉木圖和莫斯科以遠。經通道輸出的貨物,以茶葉、絲綢、布匹為主,高原人稱之為江南——塞北的“茶葉之路”、中國北方的“第二絲綢之路”。而從北地輸入山西的貨物,則以毛皮、牲畜為主,被中原人視為“毛皮之路”、“騾馬大道”。千百年來,這條通路在溝通江南塞北及歐亞兩洲的物資、文化交流中,發揮了動脈管道的作用。在守禦北疆方面,則為應急輸出山西軍火,以制服邊境動亂、抵禦外來入侵,發揮了軍運保障路線的重要功能。

(四)軍事設施

漢代在分水嶺附近設立的樓煩縣城,據考證即現在的苗莊古城遺址。而西漢初年足智多謀、曾經先後為漢帝獻上滅齊之策和三分天下之計的大將軍蒯文通,在棄官隱居後定居的寧武境內村落,以他的名字命名為“蒯通(屯)關”,一直延續至今。漢光武十二年(公元36年),漢將杜茂為防守匈奴和蘆芳的邊患,沿著飛狐古道,大量構築堡壘,修建烽火臺。這其中,環衛寧化古城所築和堡臺,向西南一線沿汾河南下,經靜樂直達太原。

到了明代,因邊防屢屢告急,偏關和寧武被列為巨鎮,駐鎮總兵,專握兵事。在正德和嘉靖年間,在這一帶大批增築城堡。總兵官王璽、李瑾、周遇吉等,巡撫叢蘭、陳天祥、任洛、陳講、魏紳、周景柱等,兵備張鳳翊等駐地軍政官員,都曾先後領導加修長城和寧武、寧化城牆。而總督餘子俊認為“御邊裝置莫如多建墩臺烽堠,每城二里須墩一座。”總督侍郎翁萬達在增設偏頭和寧武兩關後,在當地形成了墩堠縱橫,多至數百的局面。

這些墩堠、烽火臺,以及駐軍堡塞關屯等,世代延傳,以至於今。

(五)駐軍營寨

據《宣大山西三鎮圖說》記載,明代寧武境內長城所屬的13座城堡中,寧化城以城為堡。而明洪武11年(1378),在寧化所周圍又創築了六堡,各堡都有寧化所的屯軍。這六堡分別是:南平堡,位於寧化城南5裡。石佛堡,在寧化城北8裡。川湖堡,在寧化城西南15裡。石家莊堡,在寧化城南30裡。三義口堡,在寧化城西20裡。定河堡,在寧化城南35裡。

直到現今,近鄰三、五里,遠至三四十里,圍繞寧化古城所構建的駐軍營寨不僅遺蹟尚存,而且依舊保留著當年的軍事地名,分佈在汾河上游地區和管涔山的溝谷之中。

這些古軍事遺址,屬於飼牧軍馬園囿的有:樓煩、天池、元池三牧監,馬營、頭馬營、二馬營、三馬營、馬圈灣、東馬坊、西馬坊、羊(陽)坊等。屬於屯軍營寨的有:山寨、大寨、東寨、支鍋石堡、化北屯、南屯、北屯、川湖屯、劉家屯、蒯屯關、新堡、舊堡。而大場、教場等村落,應是當年的駐軍操練場地遺址。為了貯備軍糧,還建有寧武萬億倉、寧化倉、靜樂倉等,並有參將府等首腦。這表明,無論指揮機構、駐軍守備,軍事訓練,還是後勤保障,圍繞寧化古城,曾經構築了一個成龍配套的完整的軍事重鎮。

五、宗祖厚積的毗盧信仰

清乾隆年間編纂的《寧武府志》記載:“世傳蘆芽山為毗盧佛道場,清漣水出山下,水側有佛足跡,肉紋宛具。雲昔佛住世時,曾浴此水矣。”

毗盧佛是釋迦牟尼的三大化身之一,他在蘆芽山設定道場傳佈佛法,其影響遍及晉西北地區,尤其在蘆芽山周圍府縣,民間信仰更為虔誠。從而形成了宏闊的毗盧佛宗祖道場,悠遠的毗盧佛信仰體系,壯觀的毗盧佛洞窟寺廟,輩出的毗盧法門高僧大德,虔誠的毗盧佛民間崇拜;展現出毗盧佛道場的獨特深廣的文化積澱和神秘魅力。

(一)佛教傳承

毗盧遮那佛是釋迦牟尼的法身佛,象徵光明、正義、智慧。釋迦牟尼是佛祖,其化身之一的毗盧佛當然也是佛祖,這便是蘆芽山太子殿巨幅石雕大字——“佛祖”的來由。釋迦牟尼確有其人,其法身毗盧遮那佛既在蘆芽山設定道場,那麼,寧化、寧武一帶的佛教傳播起始時間,當可上溯至漢代佛教傳入中國後不久。

東晉慧遠、慧持為同胞兄弟,祖籍都在寧武縣內。他們早年先後信仰儒家和道教,後來在釋道安的導引下,崇信佛教,創立了著名的淨土宗和廬山教派,他們都曾在寧化、寧武、東寨、靜樂、崞縣等地進行佛事活動,講經佈道。後來分別到廬山和峨眉山發展,成為中國乃至日本、東南亞廣大地域影響深遠的佛教流派之一。慧遠更被歷代佛門弟子尊為淨土宗的初祖。

北魏(386~557)是北朝時代華北地區的第一個王朝。由拓跋鮮卑氏建立,建都於平城(今大同市)。由於崇信佛教,北魏在我國佛教文物方面,留下不少宏偉的遺蹟,尤以石窟為著。北朝著名僧人佛圖澄、釋道安、鳩摩羅什等長期在包括寧武、寧化在內的晉北地區活動,擁有廣泛信眾,並形成一些有勢力的佛教僧團。《高僧傳》記載佛圖澄前後門徒達到一萬人眾,僅他所到過的州、郡所興建的佛寺,就有893座。寧化附近中山閣坐落的山崖下,至今尚存一列落款為“大魏母五年”的小型石雕佛像;而附近山丘的巨石上,還發現有多處小型內雕石佛的洞窟。特別是富於革新理念的孝文帝大力引入漢族禮教,改革北魏風俗,形成了北魏佛教信仰的顯著特徵,即儒家思想與宗教觀念的融合。北魏高層次知識分子如顏之推等,在談到佛教時充分肯定其宗教義理和社會功能,對違背佛教的言論給以多方面駁斥。呂思勉論說南北朝宗教信仰時,曾提到:“中國人之於佛,流俗雖不免迷信,士大夫之有識者,固多能知其教義。既能知其教義,自知其理與儒、道無二。”我們在當今寧化一帶佛寺發現多處釋、道、儒三教尊聖同供一殿,正是這種思想理念的真實反映。

唐、宋兩代,蘆芽山中佛寺多達300餘處,山頂有供奉毗盧“佛祖”的太子殿,十字墕有石佛寺,現存的三間石砌窯洞內有石雕三世佛。元至治年間,崇尚釋典的保寧王修葺了蘆芽山佛寺,並將離寧化不遠的清居禪寺,建為蘆芽山的香火院。

金代,在寧化城內隋朝所建的汾陽宮舊寺址上,新建聖壽寺。金泰和年間(1201年前),又在石家莊鎮陽房村建崇正寺。

明朝的286年間,由於邊防相對穩定,經濟發展,國力增強,為佛教的繁榮提供了穩定的經濟基礎。寧化萬佛洞石窟、寧化回春谷三教寺等,都是明代重新修繕和興建的寺廟。而寧武城內的延慶寺,則成為可與五臺山地位並行的晉北名剎。佛家建築大師妙峰不僅建立了寧化萬佛洞,還在蘆芽山和寧化一帶寺廟中有較長時間卓錫,進行佛事活動。據清代《寧武府志》記載,乾隆年間,散佈在寧武境內的寺廟石窟多達300多所。

(二)洞窟寺廟

寧化古城內外,以及在不斷變更中曾經互為隸屬的寧化郡、軍、縣、堡、城、所,以及天池、靜樂、樓煩、陰館、窟谷、寧武等處,曾經建有數百座規模不等的寺觀廟庵。據《奉令諭馬頭山清居禪寺送幡輸經記》和《重修清居禪寺碑記》記載,元至正年間(1343~1370)保寧王曾重建清居禪寺,並立為香火院。明初晉恭王再次修葺清居禪寺,亦立為香火院。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輔國將軍、奉國將軍攜眾居士,曾經修鑿佛寺洞窟。碑文還記載:寧化附近修鑿的石窟佛洞,略有明天順年間的懷道村螺螄洞,明正德七年(1512)的西馬坊村千佛洞,明萬曆二十五年(1598)的寧化萬佛洞。還有明代創築,但修鑿年代不詳的石家莊青龍山天花洞和北屯石窟等。之外,從清同治十年(1817)起,法號廣空的禎秀法師,經過歷時10 年的募化施工,又在萬佛洞旁陸續開鑿了擔板洞、水簾洞、張嘴洞、扁嘴洞、韋馱洞、白衣庵等,逐步形成了以萬佛洞為中心的洞窟石刻藝術群。其中,位於萬佛洞東側30米處崖腰的朝陽洞,據洞內碑文記載,是在萬佛石洞開鑿16年前,就曾經重修過的。

寧化一帶佛寺洞窟雖多,但其中最傑出、最具特色、最具代表性的,當數寧化萬佛石洞。

1、寧化萬佛洞

①勘測施工

寧化周邊地區山高崖峭,壁如刀削,佛教建築大師巧妙利用其特殊地質條件,依靠官府扶助和信眾佈施,因山鑿窟,以洞建寺。寧化萬佛洞,就坐落在寧化城外汾河對岸的甯越山中腰。石洞與寧化古城隔河相望,萬曆十九年(1591)妙峰法師在蘆芽山鑄造成功萬佛鐵塔後,偕友一舟、覺通雲遊至寧化一帶,途經甯越山,見石壁峻峭,氣勢不凡,遂動鑿洞之念。當年動工,歷經五載,粉飾完畢,一次造成。他在洞門額首鑿洞名“萬佛洞”。是因洞內“雕華藏世界十方佛剎,圖萬佛菩薩像,精密細妙,遂成一大道場”,以為“華藏世界十方佛剎”,所以取名“萬佛洞”。在洞外柱上鑿石聯:“智海圓充含永珍而不遺纖介;真空方廣現森羅而不隱微毫。”橫聯“華藏海”。柱旁兩塊巨大石碣上各刻妙峰詩一首,詩中記載了開鑿萬佛洞的過程。

為開鑿萬佛洞,妙峰傾注了巨大的心血。一是工程量浩大,從萬曆十九年(1591)起始,經五年完工後,又多年增修補實,直到萬曆四十五年,延時長達26年。史料記載,洞窟開鑿建築工程的設計、募化、監理、運作,主要是妙峰。二是萬佛洞是明代和中國中晚期石窟造像規模最大,造像藝術高超的藝術精品。當時妙峰已年過半百,遊歷了大半個中國,他把對佛教思想的深悟和才華,都傾注在萬佛洞石窟藝術的創造中。三是萬佛洞是融寺廟文化、佛教義理、石窟造像、建築藝術、中國書法於一體的佛教文化寶庫。四是妙峰多年卓錫蘆芽山,修煉佛法,他把自己對這一帶壯麗山水的深情,全都傾注在蘆芽山萬佛鐵塔和寧化萬佛洞的建造工程中。

②石洞狀貌

在距寧武縣城東南百餘里的今化北屯鄉(原寧化公社)境內,與古老的寧化城隔汾河而遙相對視的,有一座雄宏壁立的懸崖,當地稱甯越山。

這座與南北走向的靜樂——寧武公路幹線平行的峭壁,是蘆芽山的支脈。山石赭色,渾然一體,儼然天工造就的巨大岩石屏障。就在石壁的中腰,我們的古人鑿就了一座歷代朝謁的佛教聖境——萬佛石洞,以及它的附屬建築朝陽洞和擔板洞。

自山腳土坡,循“之”字形坡道,蜿蜒攀援,登幾級坍塌的石級上行,由寬闊的高大門洞步入,便可直達主洞之內。石洞呈方圓狀。正面有坐落佛像的神龕遺蹟。可惜,傳說中塑於清宣統年間的三尊銅佛,在經歷了被寧武貪官盜走又追回的劫難後,今天已不見蹤影了。儘管如此,石洞四壁的萬尊浮雕石佛和洞頂八卦圖形彩色藻井,以及環繞洞壁的彩繪佛、道故事壁畫,卻依然展示著古代工匠的超凡技藝和艱辛。那些高約五、六寸的浮雕石佛,姿態各異,神情萬狀。以其殘破的面目,虔誠的佛指,向世人述說著往昔的輝煌。上述藝術作品在筆者上世紀80年代初考察時尚屬完整,但到2016年,已所存無幾了。

在洞口頂部,設有明窗兩扇,實窗兩扇,實窗遠望如安裝著兩塊玻璃一般。中部設有一塊石匾,上書字跡較小難辨。“萬佛洞”三字鑿於廟門上端,並雕有一尊小石佛。

進入洞內,是一間東西長10。15米,南北寬9。5米,高9米餘的大石殿。東西洞壁下有牆基高60釐米,總寬40米。正面佛基高60釐米,寬2。2米。佛基上的佛座高2。2米,佛座上塑有毗盧遮那佛坐像一尊,高2。8米。佛祖右邊恭立弟子阿南,身高3米。

在石洞中央,兩根通頂極底的石柱是在原山岩上鑿就的。此柱直徑1。4米,與洞體為一個基石。兩柱中下部分別彩繪著護法神站殿形象,高33。26米,寬1。9米。石柱之中部相對,有兩小石碣,高47釐米,寬43釐米,記載洞的來歷。柱頂部塑許多小佛。

在洞東西兩壁下部,繪有壁畫兩組,分為天堂與地獄,畫面高236釐米。南壁下部繪功德畫碑四塊。在四壁壁畫的上方,環繞洞壁懸塑著萬尊小佛,這便是“萬佛洞”得名之因。小佛為泥塑成型後,插掛於洞壁上的貼金佛身。其高均為18釐米。

洞之頂部為彩繪的天花藻井圖案,四角書“華藏世界”,中部的八卦穹頂高於洞頂。

洞門外兩側的石壁,被建立它的工匠們洗磨得一平如鏡。上面書鑿著兩通“摩崖石刻”。

其南碑題頭為“銘佛碑記”。銘文為“巖龕天設自升闢,霄壤渾然一法體,妙相圓充碧障間,靈光深隱丹崖裡。施能工,運奇指,鑿出慈容無數已,識得白毫處處彰,乾坤何所不如此。明萬曆丁酉仲春妙峰福登。”

其北碑題頭為“古今流芳”。銘文為“本自虛融絕等倫,圓充圓偏徹香塵。飛埃列障含華藏,秉識陶形顯法身。妙旨音聳溪澗水,真如相者見碧雲嶙。毗盧性海渾無際,具眼何勞動口舌。”落款為“登國辭兄偕友一舟覺通,遊至蘆芽山,歷覽迷勝,遂興建塔立規,偶至寧化河西有石障寺。待舉念券鑿萬佛洞。誘泉目種善因共登覺路題詩二首,勒諸石以記歲月雲巖。萬曆丁酉仲春之古書。”

石碑高約丈餘,闊約五尺。筆力猷勁工整,雖經風雨剝蝕,字跡尚顯清晰。門首依巖壁鑿就立式匾額一款,在二龍戲珠和團團菊花浮雕陪襯下,“萬佛洞”三個大字特別醒目。洞門兩邊緊貼石碑內側,是一副讚譽洞中佛陀的石聯。上聯為;“智海圓充含永珍而不道識界”,下聯為“真空方廣現森羅而不隱微毫。”橫聯配:“華藏海”。尤為獨特的,是石聯之落款:“興縣石匠牛建位、牛紹禮,陝西石匠吳宗奇共刻,松鶴道人大立書。”似此工匠鑿石而銘其名姓者,在金石志中,恐怕是不太多見的。更重要的,是它向後人昭示了那個時代當地佛教發展的盛況、石刻工藝水平,以及佛、道和諧相處的資訊。

這些碑文和石聯,真實地記錄了萬佛洞興建的起因、時間、過程和主持人員:明萬曆辛卯十九年(1591年),五臺山顯通寺的妙峰法師偕友一舟覺通等,雲遊蘆芽山,並在山頂修建鐵塔後,路經甯越山一帶,見當地石壁千仞,一平如鏡,氣象不凡,便萌鑿洞塑佛之念。當年開工,歷經五載,於萬曆乙未二十三年(1595)粉妝完畢。妙峰還在五臺山開礦冶煉,鑄造了五座銅塔。在佛教工程建築方面,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據《寧化堡重修萬佛洞、朝陽洞、凳板洞、韋陀殿、白衣庵碑記》記載,為了修鑿這一浩大的洞穴工程,妙峰法師在明萬曆初年“發願搖鈴募化”,沿途曾到口外歸化城募集到佈施“金資”,工程未竣,“金資”不足。遂於己卯(1579)冬月冒著嚴寒,到省城再度“搖鈴募化”,幸遇“曾公賜宮保”,“至院而諭”,“施金”扶助。當時,山西全省善後局春旨捐市平紋銀1000兩,寧化加五級紀錄李某、寧化營城守廳馬某各捐銀一封,才使工程資金不足的問題得到解決。

清同治辛未十年(1871),法名廣空的禎秀法師赤腳披衫,搖鈴募化,積資重修萬佛洞。歷經10載,於光緒庚辰六年十月十六日竣工(1880),塑成一坐二立的銅佛三尊。據《重修萬佛洞碑記》記載,清光緒六年這次重修,曾有太子太保、頭品頂戴、兵部侍郎兼督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山西兼管提督鹽政印務、節制太原城守尉、一等威毅伯曾國荃督修並撰碑文,寧武知府郝重慶、寧武知縣蕭樹藩等承修。

除主洞外,左右兩側,還有陪襯建築。南有凳板洞、韋陀廟和白衣庵。順山之北崖尚有幾處未及竣工的泥塑坯像,分散於崖壑凹窟。北有朝陽洞,俗名水簾洞,系無中心洞窟結構。

萬佛洞洞頂浮雕五彩圖案,設計精巧,工法細膩。洞前有石券窯洞七間,內有火炕及佛龕遺蹟,傳為自萬曆年間起始,至新中國成立止的350多年中,約25代住持該洞的僧侶居所遺蹟。今已毀廢。

萬佛洞自建成後,歷代香火不絕。每年夏曆六月二十八日,都要在白衣庵舉行傳統廟會。今天,石洞仍然敞開胸懷,接納著一批批熱心於祖國古代文明的來訪者。

2、朝陽洞和擔板洞

在萬佛洞東約30米,另有一洞,洞口石匾題“朝陽洞”。明代正統(1436)丙辰在原有廢洞基礎上新鑿高8尺、深闊丈餘的新洞,洞前側“易庵為殿”,設彩繪佛像。明弘治癸丑(1493)春,駐地官員黃氏集資擴洞,洞高新增5尺,添八卦攢頂,洞深增加一丈三尺,寬增一丈。佛像重塑並設龕加華嚴,於正德初年(1506)落成。萬曆已亥年(1575)曾重修。1980年筆者考察時,洞中仍存壁畫,但未彩飾,洞中無任何佛像。

在萬佛洞之西約10米處,又一石洞,鄉人俗名“擔板洞”,言其只有架設木板,方可攀入。洞中有人居住過的痕跡,壁上亦有未成形的簡單壁畫。

3、青龍山天花洞

在距離寧化城約10千米的石家莊鎮石家莊村西北2千米的洞爾窪山的陡峭石壁上,有一孔名為天花洞的石洞窟。洞址選擇在地勢險要難以登攀的半山崖上,座北向南,避風藏陽,溫暖清靜。山崖前一條小河流過,在石家莊村東匯入汾河。

該洞有斧鑿加工的痕跡,洞前巖壁上刻有“青龍山天花洞”六個大字。洞左側壁書鑿七言詩四句:“百大懸崖古佛堂,山深五月也清涼;朝陽東上新紅綻,庵放亮瑞萬里光。”

洞前有月臺長4米,寬1。5米。洞口前有五級臺階高1。35米,洞口以方塊石砌成,寬1。2米,高2米,洞內總長3。38米。洞之底部呈長方形,南北長3。1米,東西寬3。06米。在高出地面78釐米處有石條砌成的佛基,上有呈蓮花瓣狀佛座九位,但佛身已毀於早年。

洞頂之藻井頗有特色。此頂共分五層。第一層為八角形,每邊長1。2米,厚0。22米。每角上端有石雕仿木結構,斗拱呈五輔作高0。42米。耍頭和昂嘴部雕有人面獸,斗拱旁雕刻著花鳥人物圖案八幅。第二層至第四層呈圓形,總高0。8米。二層雕有石佛17尊,三層有18尊。佛身高0。25米,佛後有梅花形和橢圓形背光環。二、三層西邊及第四層雕有花卉日月圖案10幅。

第五層洞頂呈圓凹形,深10釐米,直徑50釐米。壁上刻有八卦圖案。中部下垂一石柱,設有掛燈鐵環。洞內另存長方形兩端上卷石案一條,長80釐米,寬40釐米,厚28釐米。一通殘碑記載了清道光20年重修天花洞的情況。石洞鑿工精細,建年不詳。

4、臺駘神祠

上古時代,華夏大地洪水肆虐,河谷泥流滾滾,山丘多被淹沒。人類的生存,受到自然災害的嚴重威脅。

為了治服水患,我國古代治水大師——臺駘,受命於危難,擔起了治理汾洪的歷史使命。

臺駘是傳說中的我國古代五帝之一 ——少昊的後代。據《左傳·昭公元年》記載:“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為玄冥師。”杜予對這段文字注曰:“金天氏,帝少白皋。”少白皋即少昊。成化版和雍正版《山西通志》均記載:“金天氏有裔子曰昧,為玄冥師,生臺駘。”可見,臺駘是金天氏的後代——昧的兒子。

臺駘是一位十分了不起的治水大師。他不因循前人治水的慣例,而是根據釀成水患的不同原因,分別採取疏通和堵塞,以及疏、堵結合的辦法,取得很大成功。當時,臺駘受太原帝的派遣,輾轉於今甘肅、青海、陝西、山西一帶廣大地區,成年累月地登山勘察,入澗指揮,疏通了青海和甘肅交界處的洮河,和山西境內的汾河,堵塞了山西太原縣境內的大澤(今晉祠附近),降伏水患,造福人民,受到了太原帝的嘉獎,和群眾的尊崇擁戴。對於臺駘的功績,《山西通志》《晉乘蒐略》《寧武府志》等諸多古籍,均有類似記載。說他:“臺駘能業其官,宣汾洮,障大澤以處太原,帝用嘉之。”

臺駘治水有功,被封為掌管汾洲一帶的地方官員。臺駘死後,其歷史功績久久流傳於世。我國春秋時代鄭國賢明政治家子產於公元前543年執政,實行有利於農業生產的改革,整頓田地疆界和溝洫,推崇臺駘為“雨師、雨神、水神”。後晉天福年間(936~944)追封臺駘為昌寧公。宋代追諡靈感元應公,賜號宣濟元外郎,並有“宣濟廟”匾懸於廟門,常禹錫專為撰記。唐代又有令狐楚謝雨之碑。

有一首《臺駘廟》的古詩,專門歌頌臺駘的業績。詩云:

鳳烏書官後, 鴻荒障澤年。

神功開天白, 帝系出金天。

分野捫參次, 山川奠禹先。

按圖移崖後, 紀遠昧星躔。

亂水汾洮別, 諸姬沈姒聯。

唐風誰始祀。魯史至今傳。

簫鼓橫流散, 風沙急淄穿。

勢曾吞北漢, 潤亦被西邊。

璧馬黃河立立, 雲旗玉井旋。

軒裳存想象, 憑弔一茫然。

臺駘治水的足跡,遍及四鄉。死後各地均建祠廟紀念。僅山西境內,就有臺駘神祠六處。

其一,在太原縣南10裡的臺駘澤(即晉澤,今晉祠一帶)旁邊,是為紀念汾水將當地農田淹沒,經臺駘治理而建築的。原名臺駘廟,唐節度使虜鈞改名為汾水川祠,明萬曆七年(1374)重修。其二在五臺縣西15裡,系元代至大四年(1311)修建。其三在曲沃縣西35裡高村。其四在石樓縣南三里之翠金山上。其五在汾州(今汾陽縣一帶)城南2裡。其六在寧武石家莊鎮定河村外。

源於東寨雷鳴寺的汾河源頭,經寧化南流,過定河村入靜樂後,直瀉太原。定河村的臺駘神祠,俗名“昌寧公家廟”。據成化版《山西通志》載:昌寧公廟“在靜樂縣北五十里,定河溝口有碑記。公即臺駘也,曾定汾河。”這座古祠,是專為臺駘夫婦修築的家廟。

此廟緣起為:當年,臺駘來到汾河上游地區(今寧武、寧化、靜樂),定居以專心治水。經他治理,汾河上游河道被確定下來。人們把他確定河道的地方命名為定河,今為村名。臺駘在治水中,與當地一位村姑喜結良緣,成家立業,長期安居。人們追念臺駘的豐功偉業,在他們辭世後,將夫婦二人合葬於他們生活的定河村外汾河岸邊。至今,當地仍流傳著定河村的爺爺(臺駘),陽坊村的奶奶(臺駘妻)這一美麗的傳說。

家廟座落於定河陽坊兩村間一個叫做大廟坪的小山丘上。“左汾浜,右谷口”,佔地畝餘,環境幽雅。祠廟為四合院,四周圍牆,東南角有山門,旁有鐘樓一座,上懸破鐵鐘1口。廟內正北3間巍峨正殿為主體建築,進深4椽,單簷懸山頂。殿內暖閣神龕內塑臺駘夫婦尊嚴坐像,約8尺多高,衣冠齊楚,宋代國公佩飾。正殿兩側,有東西配房各3間。東配房前矗立紫褐色沙質古碑1通,龜座龍首,高約丈餘。寺院內,有一株二人合抱、高約30餘米的傘狀古松掩映,渾然一體,使整個祠院格外莊嚴肅穆。

古碑立於金泰和八年(1208)6月22日,距今約800年。碑文雖經歷代風雨剝蝕,但字跡猶可辨認。上鑿“太原之域,昔者臺駘業官於此,受封於此,其生也有功於民,死亦有澤於民,宜在祭典之族也。能御大災,能捍大患,有功烈於民。”

據碑文記載,該廟初建於金明昌太和間(1191~1201),明代永和五年(1408)重修。廟址原在定河村外馬頭山頂,明正德年間(1506~1521)遷於現址。

沿襲古代風俗,每年農曆五月十八日,這裡都舉行傳統廟會。當其時,廟前搭臺唱戲,張燈結綵,設攤貿易,客商雲集。臨近鄉村及寧武、靜樂、五寨、神池等縣群眾,紛紛前來赴會敬神,盛況空前。

解放初,該廟曾經重修。建國後,人民政府和當地群眾十分重視對昌寧公家廟的保護。1981年,當地農民自動籌資重修祠廟,並將廟前戲臺改建為現代新型舞臺風格,與祠廟山門相對。舞臺黃柱花窗,寬闊高大,臺頂四個紅漆大字“海市蜃樓”,體現了社會主義時代農民群眾對新生活的讚譽,表達了農民群眾對實現美好未來的期盼和信念。

憶往昔,臺駘治理汾河,造福萬民;看今朝,後來者勝先人,更居其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這裡因地制宜,築壩造田,新增了許多水利和交通設施。新建的石——定大橋和汾河大橋,橫跨汾河干流之上;通往靜樂和岢嵐等縣的公路,暢通無阻。長達數萬米的汾河大壩,鎖住了汾河蛟龍,水患已經徹底根除。隨著引汾渠道的竣工,一座新型的小水力發電站,於上世紀80年代初在川湖屯村附近建成。

撫今追昔,人們十分尊崇臺駘治水、造福桑梓的歷史功績。展望未來,大力開發、充分利用汾河水力資源的藍圖,必將成為現實。

5、漢賢故居蒯屯關

在寧武縣石家莊鎮有個叫蒯通關的村子,座落在汾河岸邊。該村起名,源自漢代著名賢達良將蒯通:

漢高祖劉邦為了和項羽爭奪天下,延攬天下人才,廣收志士仁人,重用英雄豪傑,其中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蒯通。

蒯通,即蒯徹,又名蒯文通,是一個胸有謀略的智慧人物。蒯通能言善辯,原在韓信帳下做策士,曾勸說韓信攻取齊國。

韓信忠誠撫佐劉幫打天下,戰功卓著,勸進劉邦稱帝。劉邦即位後兌現諾言,封韓信為楚王。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劉邦在山東定陶汜水舉行登基大典,定國號為漢,是為漢高帝。後遷都長安(今陝西西安),史稱西漢。但到晚年,劉邦對幫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卻日增猜忌,特別是對那些異姓王們。結果韓信、臧荼、張敖、彭越、英布等先後被廢被殺。

韓信被封為王期間,深諳世事的蒯通對韓信說:“在下有相面之術,大王何不讓在下相上一面呢?”韓信欣然應諾。

蒯通把韓信從上到下打量了個遍,又叫韓信轉過身去從背面細看了一番,然後說:“在下相君之面,貴不過封侯;在下相君之背,則貴不可明言矣!”韓信聽罷,只是淡淡一笑,並沒當作一回事兒。

其實,蒯通是真心實意輔佐韓信的。他這次看相,本意是以此為名,試圖藉機規勸韓信在消滅楚霸王項羽後,乘勢反戈一擊,推翻劉邦,自立為王。只可惜,韓信執迷不悟,拒聽忠言相勸,最後落了個可悲下埸。

劉邦殺了韓信後,知道蒯通曾經給韓信設計加害於他,便把蒯通召來審問:“你當初為什麼要慫恿韓信殺我呢?”

蒯通早就料到會有這一天,所以在韓信被殺後,一直泰然處之,沒有躲避起來。現在被劉邦捉來,他自認死期已至,就說:“那時,我是韓信的謀士,當然要為韓信出謀劃策,人各為其主嘛!我那時心裡只知有韓信,並不知有劉邦;假如高祖那時把我用起來,我自然也就不會為韓信效力了。”

劉邦感於蒯通的忠義和智慧,不僅不殺蒯通,還要給蒯通加官。蒯通情知日後在宮中也不會有什麼好的結局,就藉口年事已高,婉言謝絕了劉邦的留任。從此,他雲遊四方,到處為家,有史書說他裝瘋做了巫師。後來就定居在寧武縣境內的汾河岸邊,過起了隱士的生活。不過,當地的鄉親卻知道他的身世,所以,就把他定居的村子用他的名字命名,叫做蒯通關。後來,因為這裡曾經是寧化軍所屬的一處駐軍寨屯,人們就把村子叫做蒯屯關,意指蒯通曾經屯駐於此。

6、石刻造像

蒯屯關石刻:

在蒯屯關村外汾河東岸距離地面高約1。3米的石崖上,有一處不大的摩崖石刻。石刻長0。70米,高0。30米。陽雕小石佛9尊,落款鑿“大魏母武年……二十七日甲申立”字樣。由此推斷為北魏石雕遺蹟。

北屯石窟造像:

在化北屯鄉北屯村外公路西側路畔,有若干紅沙岩石丘,鑿有隧洞。洞內有不完整的石雕佛像。俗名石佛寺,又名牛王爺廟。在石壁上鑿有5個石龕,中間的主石龕高1。5米,寬0。9米,深約1。0米,內雕刻大佛一尊,左右各雕刻菩薩一尊。主龕兩側之上下對稱鑿四個小石龕,每個小石龕內各雕刻一尊菩薩。大佛與菩薩均就石雕刻,與岩石結為一體。經考證為元代遺蹟。

壩門口石壁造像:

在壩門口村東百米處石壁上,有一處五佛造像。造像坐西向東,五佛鑲於一龕之中。龕高83釐米,寬86釐米,深33釐米。中間大佛高47釐米,跏跌坐;左右各一侍立菩薩,高43釐米。頂部各有一小佛,跏跌坐,高20釐米。須彌坐下海雕有雙獅守護圖。佛龕為北魏風格,大體與雲崗石窟形成於同一時代。

國家一級作家王樹森帶您:宏觀寧化古城邊塞文化(中)

7、寺廟建築

寧化村關帝廟:

位於寧化古城內的寧化村中。廟宇坐北朝南,東西18。4米,南北34米,佔地面積1016平方米,現存為清代建築。中軸線建築有正殿、山門、戲臺。正殿面寬三間,進深四椽,單簷懸山頂,三踩單翹斗拱。山門面寬3間,進深4椽,懸山頂。有碑5通,碑文記載清同治十二年(1873)重修。1985年被寧武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據考證為太原以北現存唯一一座金元時期的關帝廟。

寧化關帝廟大殿內佛像無存,但在筆者1980年考察時房屋原始建築風貌尚保持完整。房脊獸、吻及附屬配件之磚雕工藝,極為精湛;大殿門扉之柱頭獸形象逼真,活靈活現。堪謂當地古建遺蹟上品。

寧化回春谷三教寺:

在寧化村外的回春谷,有一座功能特殊的寺廟——三教寺。據《宗教詞典》註釋,“三教”,又稱“三時教”,指的是有教、空教、中道教三教。

民間還有另外一種傳說:三教寺的住寺僧人與別的和尚不同,他們可以娶妻,可以吃肉。他們既信奉佛教,也信奉道教,還非常尊崇儒家學說。因此,他們所在的寺廟,就稱為三教寺。

史籍記載:明崇禎三年(1636),華北永平(今唐山市)等四城失守,崇禎詔天下“勤王”,大將軍秦良玉再度率精兵北上,很快收復了四城。秦良玉是明朝末年著名女將,在抗擊清軍及李自成起義軍遺將張獻忠之亂等戰役中,戰功顯赫,被封為二品誥命夫人。崇禎在平臺召見秦良玉,賜彩帛、羊酒,並詠詩頌功,以示慰勞。崇禎在詩中誇她說:“學就西川八陣圖,鴛鴦袖裡握兵符。由來巾幗甘心受,何必將軍是丈夫。”

隨後,崇禎皇帝又在平臺召見秦良玉帶去勤王的500四川僧兵。武藝高強的500僧兵是秦良玉的主力隊伍,為收復華北四城立下了汗馬功勞。不過,對朝廷的論功行賞,賞錢賞帛,僧兵們都婉言謝絕。對於賜官,眾口一辭,齊說不想當官。皇帝問他們究竟想要什麼?其中一位代表說出了大家的心裡話:“啟稟皇上,我等對於官爵祿利,視之如水。但求皇上恩准:和尚可以娶妻為室,可以開戒吃暈。這就足之夠矣。”

為了褒獎這些保衛大明江山的有功之人,崇禎皇帝未多猶豫,當即允諾。眾僧兵連忙叩首,齊呼:“謝主龍恩!”

除此之外,三教寺在宗教哲學史研究領域也具有典型性。它以合祀孔子、老子、釋子(即釋迦牟尼)等儒、道、佛三大宗教主神於一殿而稱名。是唐宋以來“以佛修心、以道養身、以儒治世”等“三教合一”思潮,在清代民間得到完美繼承和發展的重要歷史見證。

隋陽宮遺址聖壽寺:

金代,在寧化城南毗隋汾陽宮之舊址,重建聖壽寺。

國家一級作家王樹森帶您:宏觀寧化古城邊塞文化(中)

聖壽寺位於寧化古城南門外,距離河岸很近。遺址南北長約100餘米,東西寬約50米,呈長方形,遺址南面下坡是一片較開闊的平地。再往南下坡處叫“老南門”,據考證為宋代以前寧化城的南門。

這裡就是明代擴城時裁去的關廂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是一座大寺院,建國初曾利用廟宇房舍改造為寧化學校,後因學校遷移到新址而荒廢。院內倒臥著一通“重修聖壽寺記”的明代石碑,證明這裡原來就是聖壽寺的遺址。村裡老鄉代代相傳,都說這裡就是隋汾陽宮遺址。

國家一級作家王樹森帶您:宏觀寧化古城邊塞文化(中)

據乾隆《寧武府志·祠廟》記載:“聖壽寺在寧化堡南關,其地即汾陽宮之舊,寺建於金時。”府志的《古蹟》部分也同樣記載:“隋煬帝避暑處,金天會間即其地改為聖壽寺。”(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