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東西南三條戰線同時進行,導致了第三帝國的瓦解

由於同樣的基本原因,納粹在戰爭中也遭到了失敗。除非波蘭的盟國——英國和法國——同意背棄波蘭或者它們自己本身被打敗。否則,希特勒在1939年是無法結束對波戰爭的。由於英法兩國不願對波蘭背信棄義,戰爭因此繼續下去。雖然1940年法國被迫投降,但由於英國退縮至它的要塞般的島嶼並設法生存下來,所以戰火仍在繼續燃燒。

1941年希特勒不待第一場戰爭結束又決定發動第二場戰爭——進攻俄國。更為愚蠢的是,幾個月後,他又師出無名,對美宣戰。由於日本襲擊珍珠港而捲入對日戰爭的美國,也許早已作出了對德作戰的決定,但這一決定直至希特勒對美宣戰時才正式執行。因此,1941年底,納粹德國有了三個敵人,但這些國家的“關鍵”地區遠在它所能抵達的地區之外,這些國家的武裝力量因而依然存在。

因此我們看到,日本和納粹德國儘管起初取得了成功,最後還是以失敗告終。這是因為它們違背了任何一個企圖侵略它國的侵略者所必須遵守的一條軍事戒律:不要去肯嚼不動的東西。

歷史表明,許多優秀的軍事將領由於無視這一軍事原則而遭到失敗。如果拿破崙能遵守這一原則,他無疑可以當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終身皇帝。漢尼拔若能重視這一原則,他對他所熱愛的祖國,就會作出更大的無可估量的貢獻。公元前五世紀雅典作出的企圖征服西西里的決定,與其說是忽視,不如說是蔑視了這一原則,因此不可避免地導致了雅典的失敗。

儘管有大量例子證明這一原則的正確性,但是在世界歷史上,大多數國家在其擴張時期,就已經開始將這一原則置諸腦後。然而,蘇聯在其存在以來的六十餘年中,始終一絲不苟地遵循這一原則。不過也許這段時間還太短,還不足以提供正確的歷史依據。在這段時期的絕大部分時間裡,蘇聯由於軍事力量薄弱,在使用武力問題上不得不小心翼翼,謹慎從事。儘管如此,值得注意的是,當它決定對另一個國家發動戰爭的時候,它總是去進攻一個軍事上比它弱小得多並且版圖有限的“小人國”。換句話說,迄今為止,它避免犯那種“啃嚼不動的東西”之類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