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雲原生三問,剖析它的前世今生

2013年,一位來自著名PaaS雲服務公司Pivotal的程式設計師Matt Stine提出

“CloudNative”

概念,

雲原生

這個小眾且深刻的名字從此流傳開來。

經過兩年的積累,2015年

雲原生計算基金會(CNCF)

成立。這個由Google等大公司牽頭成立的廠商中立基金會,在雲原生應用推廣普及方面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隨著雲原生概念不斷演進,整個雲計算市場對它關注度逐漸提升。

業內普遍認為2020年應被看作雲原生的元年,大量雲服務廠商對外聲稱可以對企業進行雲原生應用的迭代更新,從而實現雲平臺設施彈性伸縮、動態排程、最佳化資源利用率等優勢,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感性來看,雲原生是基於“未來的軟體一定生長於雲上”這一理念,對未來雲平臺發展路徑提出的美好暢想。但是作為產業觀察者,我們需要進行一系列問題的思考。首先是

雲原生到底應該被定義為一項技術,還是一種方法論抑或是多項技術總和的體系?

其次

雲原生改革更新背後的動力和原因具體是什麼?

而我們應該

如何去對現有的雲平臺進行雲原生化佈局?

最後

是否涉及具體賽道佈局雲原生的優先順序順序?

在思考這些問題之前,我們可以回溯歷史長河中技術革新事件,用來和當下雲原生的火熱市場情況進行類比。

回到1866年的德國,西門子製成發電機。實際可用的發電機在19世紀七十年代問世,這標誌著電能轉為機械能已成為現實,電力可以被用來帶動機器,成為補充或取代蒸汽動力的“新能源”。有趣的是直到1900年,全美仍然只有不到5%的工廠使用電力作為主要能源,堅持使用蒸汽能源和配套裝置成為業內常態。對於工廠來說,

電氣時代的開始依舊屬於蒸汽時代

與當下現代化工廠截然不同,當時以蒸汽機為主的工廠,所有的動力傳輸都依靠一根長度超過廠房的巨大傳動軸實現。傳動軸系統除分配動力的主軸外,副軸、皮帶和齒輪的協同作用不可或缺,此外錘子、衝床、壓床等裝置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動力系統的整體組成。

這樣一種高度耦合化的系統造成了只要有一臺裝置需要執行,作為動力源頭的蒸汽機就不能停下的窘境。同時複雜系統帶來的是使用成本提高和危險性增加,由於遇險時蒸汽機無法及時停下,19世紀後葉喪生於工廠製造流程的工人不計其數。

在這樣的內因外壓下,小部分工廠注意到市場上存在更加清潔和現代化的電氣機器。他們付出高額置換成本後,將蒸汽機換成電動機,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這並沒有帶來相對應的收益。因此絕大多數工廠依然堅持使用蒸汽機,這也造就了之前提到1900年“電氣時代中的蒸汽時代”這一情況。

究其原因,想要發揮電動機的全部優勢,單單把原來的蒸汽機替換為電動機是遠遠不夠的。電氣時代要求工廠轉換運營的思維模式,在蒸汽時代中人服務於機器,只要機器執行狀態良好,工人的資質技術以及數量都對產出效率影響有限。電氣時代恰恰相反,電氣化裝置允許工廠將視線從圍繞傳動軸的動力系統,逐漸轉向工人工作效率和合作能力的提升。蒸汽時代中,動力源泉蒸汽機和巨大傳動軸是核心;而在新式的電氣工廠中,優秀工人才是核心。

我們時常會將生產效率或幸福程度的巨大提升歸功於新技術的生產應用,但歷史結論反覆驗證——真正的進步常常晚於新技術的誕生。我們需要更長的時間去思考這樣的新技術對既有規則的衝擊與影響。

如何在資訊亂流中找到真正改革的價值所在,是達到並超過預期的基礎條件。

回到雲原生的討論上,早期“雲”這個概念吸引了大量來自學術界、企業的視線。為了降低企業上雲的難度,使上雲流程標準化,雲服務廠商通常會採用

直接遷移(Lift and Shift)

的方式。這種方式實施成本低、風險小、流程短,為早期上雲策略提供了發展的基礎環境。將本地資料的精準副本搬運上雲的底層邏輯就如同一百多年前電動機替代蒸汽機的復刻。

由於這種相對簡單的上雲方式,雲計算的收益並不能最大化的體現,公有云的使用成本相比較本地部署的伺服器並沒有顯著下降。而這樣的迭代問題和雲服務商當前所謂的解決方案,在呼籲企業向雲原生進發的路程中,以似曾相識的方式顯現出來。

雲原生時代,產業、企業在雲原生體系搭建過程中是否應該遵循某些先後順序呢?一擁而上的更新部署是否真的可以達到企業降本增效的目的呢?想去回答這個問題,不得不回到雲原生的核心優勢上。

雲原生“CloudNative”是組合詞,Cloud指是以雲計算為基礎,Native指為雲而設計,Cloud Native指充分利用、發揮雲平臺的彈性與分散式優勢。億歐智庫認為雲原生是一種構建和執行應用程式的

技術體系和方法論

,雲原生特質可以被簡單概括為

容器化+微服務+DevOps+持續交付

由此我們會發現,單單把它看作一項技術是不準確的。既然不是單純的技術更新,簡單粗暴地用電氣機代替蒸汽機的方式是不可行的。雲原生在合理利用雲計算作為底層技術後,應該從重點技術出發,挖掘平臺雲原生化的步驟邏輯。

平臺雲原生化的佈局不能成為無根之水

,在著手更新之前企業應當瞭解雲原生化的平臺到底和原先的平臺有什麼的區別與改進。

產業效用

方面來看,雲原生極大的釋放雲的紅利,雲原生充分繼承雲的設計思想,未來應用將更多基於雲上進行本土應用開發,即雲原生應用更加適合雲的架構,而云計算也為雲原生應用提供較好的基礎支撐,如資源隔離、分散式、高可用等。

雲計算的拐點已至,雲原生成為驅動業務增長的重要引擎

。同時雲原生作為支撐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技術,逐漸在人工智慧、大資料、邊緣計算、5G 等新興領域嶄露頭角,成為驅動數字基礎設施的強大引擎。伴隨全行業上雲的逐步深化,企業雲原生化轉型程序將進一步加速。

技術特徵

方面來看,雲原生技術架構具備以下典型特徵:極致的彈效能力,不同於虛擬機器分鐘級的彈性響應,以容器雲技術為基礎的雲原生技術架構可實現秒級甚至毫秒級的彈性響應;服務自治故障自愈能力,基於雲原生技術棧構建的平臺具有高度自動化的分發排程調諧機制,可實現應用故障的自動摘除與重構,具有極強的自愈能力及隨意處置性;大規模可複製能力,可實現跨區域、跨平臺甚至跨服務商的規模化複製部署能力。

應用價值

方面來看,異構資源標準化,容器技術有效解決了異構環境的部署一致性問題,為服務化、自動化提供了基礎;加速數字基礎設施升級並解放生產力,降低使用者數字化技術的使用門檻,提高資源的複合利用率,變革研發運營的生產方式,打破組織壁壘,實現研發與運維的跨域協同,提升交付效率;提升業務應用的迭代速度,賦能業務創新。雲原生技術實現了應用的敏捷開發,大幅提升交付速度,降低業務試錯成本,高效響應使用者需求,增強使用者體驗加速業務創新。以上幾點,使得雲原生這一技術體系正受到市場的廣泛歡迎。

至於如何對雲平臺進行雲原生化的部署更新,億歐智庫認為可以從這幾項技術和理念入手。

容器雲技術

催生雲原生應用,它便於除錯、開發、部署、運維、遷移、擴容的優勢,可以很好的與雲彈效能力相結合,最大化發揮雲的效能和價值。作為SaaS模式呈現,且可被客戶獲取的

微服務

,它的特點是可以獨立修改、更新、迭代,多個微服務之間不會相互干擾,總體來說是種松耦合的架構。

由此看出微服務的特性和容器技術優勢相輔相成,容器化成為微服務成長髮展的溫床。企業想要進行雲原生改革,單從技術角度出發是不夠全面的,企業開發及運維團隊也必須同時進行多項變革,以便更加快速高效地構建和部署應用。透過切實遵循

DevOps

的原則和文化價值,周全考慮各種活動、技術、團隊和流程,企業最終可以實現從瀑布式釋出向持續釋出的積極轉變。

最後一個問題,在企業佈局雲原生改革期間,哪些具體賽道有更強的優先順序?億歐智庫發現優先順序最高的應該是

硬體架構異質化嚴重、對於平臺更新與彈性擴容需求高的金融賽道

。原因如下:

1。 過去二十多年間,金融機構經歷多次硬體架構升級改造,異類硬體裝置串聯使用導致系統內部資源異質化嚴重,資源利用效率有限。而容器雲可以實現跨網路、裝置的節點管理,強大的相容能力使得金融機構更好的統籌兼顧開發、測試、生產以及資訊管理環境。

2。 雲原生可以很好的解決金融行業出現的集中成交金融產品導致併發場景失衡情況。不難看出金融機構會經歷集中搶購、集中交易的高頻率高併發場景,擴容問題難以避免。雲原生彈性擴容一方面滿足峰谷效應帶來的波動性影響,同時最大程度上減少金融企業在擴容成本上的消耗。

總體來看,雲原生體系的優勢毋庸置疑。從

底層技術

來看,雲原生天身繼承雲的設計理念,且更加適合雲的架構。在雲計算已經相對成熟的今天,雲原生配合5G、人工智慧、雲邊端協同等新興領域技術,也將成為支撐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技術體系基石之一。從

應用價值

來看,峰谷效應的有效緩解、微服務的體驗升級、開發運維一體化的文化形成都將成為雲原生體系在金融行業進一步發光發熱的體現。

基於中國雲原生技術體系發展與金融雲升級改造背景下,億歐智庫正在撰寫《2021中國金融行業雲原生應用研究報告》,該報告目前處於研究階段。我們誠邀產業鏈上中下游相關企業、協會、專家、高校、研究機構等參與其中,聯絡方式:xiaxiuqi@iyiou。com, 微信:Harryxiaxiuq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