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古代劊子手為什麼不怕死?為什麼凌遲時不殺掉劊子手,還要被流放?

在清朝影視劇中,皇帝發火的時候,經常將犯了事的臣子們重重打一頓板子,然後義正言辭地宣佈:流放到寧古塔,給披甲人為奴。那些大臣們聽到這句話的反應,往往是癱軟在地,雖然不是立即要命的死刑,但所受到的精神和身體折磨,一點不比死刑差,而且最後還要被折磨而死,這種軟刀子殺人的手段才最令人恐怖。

也許人們會認為,莫非流放比凌遲處死還更可怕嗎?從表面上看,凌遲處死更厲害一些,其震懾力也比較大。那些犯了罪大惡極的罪犯,要讓劊子手在規定的刀數內將他們處死,少了幾刀就是不完美。因此一場凌遲下來,罪犯有時需要受幾天活罪,眼睜睜地看著身上的肉被一刀一刀割下來,但這些刀子所在的地方並不是致命要害,一時半會兒死不了。等到活罪受完了,最後一刀才刺向心髒,給來個痛快,這就是凌遲的可怕之處。

然而流放和凌遲比較起來,雖然流放不是直接處死,可是他對犯罪臣子們的身體和心理折磨,一點也不比凌遲好受。所以不僅僅是清朝,即使在唐朝和宋朝,那些大臣們一聽說是被流放了,第一感覺是生不如死。縱然是心胸開闊的人士,也會仰天哀嘆。

大文豪蘇東坡文筆書法天下一流,在當時無人能出其右,但他的官運不怎麼樣,當他得知被小人陷害,流放到海南島時,不由老淚縱橫,臨行前後事都交待好了,以為從此再也回不來了。

雖然今天的海南島鳥語花香,過冬勝地,但是在落後交通的古代,流放到千里之外,意味著這一輩子很有可能就埋骨異鄉了,因此即使是蘇東坡的灑脫,也不免膽戰心驚,這種思鄉的折磨是難以描述的,這還是比較寬容的宋朝,在其他朝代,流放不僅是一種精神折磨,肉體上的摧殘也是司空見慣,古時雲南、貴州、嶺南一帶的毒氣之地,去的人幾乎九死一生。

作為最高的統治者皇帝,對付犯了錯的手下,在流放的道路上也是一路狂奔,變著花樣折磨你。所以流放是一種讓人恐懼的刑罰,在清朝末年的時候,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這種酷刑已經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然而有些喜歡操心的網友卻紛紛表示,其實應當恢復這種刑罰,對犯了錯的人,直接發配邊疆,為國家的安全站崗放哨,哪裡海拔高就往哪裡去,這樣也算是將功贖罪了。

網友的這種心理可以理解,節省了人力物力,還能人盡所用。就像前幾年人們探討對付那些管不住下身的男人們一樣,強烈要求採取化學閹割的方式,去掉惹禍的男根,以淨化這些人渣的內心,如此一來,他們就只能羨慕別人的幸福了。而其他人在有了“前輩”的榜樣示範之後,看他們以後還敢不敢那麼放肆無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