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讀心術”已成真!給大腦裝上晶片後,可憑意念寫字或打字聊天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楊霄 吳海舒 文圖)憑意念就能寫字,指揮機械人幫忙拿東西、幹活,這正從科幻場景變成了現實。11月6日,在2021年騰訊WE大會上,美國腦機介面專家、斯坦福大學教授克里希納謝諾伊公佈了一項最新研究成果,透過為大腦植入晶片,破譯了與手寫筆記有關的大腦訊號,進而將人腦中的寫字意念轉為螢幕中的一行行字句,準確率超過99%。演講中,他分享了這一神奇技術的背後原理。該技術也將幫助無法行動和說話的“閉鎖綜合徵”患者更好地交流。

“身體革命”可以有多重含義,但“身體平等”可以說是革命的基本。

如謝諾伊所言,身體是我們人類接觸世界的唯一渠道,身體的差異會造成“體驗世界”的差異。因此,腦機介面技術首先力圖攻克的,就是幫殘障人士找回享受平等的權利,它透過讀取人腦的動作訊號,解碼再編碼後發出動作指令,連通大腦與義肢之間的資訊通道,讓殘障人士可以重拾行動能力,迴歸正常生活。

這常在科幻電影中被描述為“讀心術”,比如“以意念轉移物體”是經典片景。

謝諾伊稱,他的外公患有多發性硬化症,無法正常走路與活動、吐字不清,由外婆一直照顧了40年,在上世紀80年代去世。這讓他打小產生了很多懵懂的想法,人類是否可以突破生理極限而變得更高、更快、更強?從而誕生“最強人類”?如果大腦可以與機器相連,是否可以實現“數字”永生?

這些年來,腦機介面技術研發進展迅速,用來完成人體肢體替代之類的工作。而這些訊號,屬於人類大腦運動功能區。但是,我們人類的日常活動中,肢體行動只是一部分,絕大多數時候我們更多的是在交流和思考。

在經過多年的不斷實驗和迭代後,謝諾伊和同事決定直接讀取人的語言區,看看人類的語言區到底是如何進行表達的。他選擇了人類最常見的表達方式:書寫文字,也就是“筆跡”。

“儘管我們經常誇讚四肢的靈活,但這種靈活其實是相對粗糙的,而書寫就要複雜多了。”謝諾伊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書法,即便是同一個人也會有不同的筆跡。這種細微的訊號極大地增加了我們讀取大腦訊號的難度,也對機器和演算法有了更高的要求。

為了更精準的捕捉大腦訊號,謝諾伊團隊開發出了一套腦機介面系統,它可以直接嵌入到大腦皮層,從中獲取人們想象中的手寫動作,再透過反覆腦補“手寫”,電腦記錄下每個字母在腦內對應的“記憶點”。最終,透過分析將這些手寫動作實時轉換為文字。

在不斷除錯和最佳化下,參與實驗的癱瘓患者用“意念”寫字的速度重新整理了記錄,每分鐘可以寫大約90個字母,而準確率更是超過了99%。相比身體健全的人用智慧手機每分鐘打出23個單詞,患者每分鐘大約能生成18個單詞,已經可以實現正常速度交流。這是人類前所未有的進展。

“未來,人類憑意念寫字、聊天可能很流行。當然,是否給大腦裝上晶片,取決於每個人平等、自由的選擇。”謝諾伊稱。

責編:劉安琪 | 稽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來源:大河財立方】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