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如果生活“困住”了你,怎麼破?(上篇)

虎嗅注:NLive是虎嗅推出的一檔直播節目。每一期,我們會邀請熱門新作品和新產品的創作者與使用者“面對面”交流。首次直播(6月9日),我們邀請到著名心理諮詢師、播客“steve說”主播史秀雄,最近他翻譯了喬丹·彼得森的新書《人生十二法則2》,與大家聊聊“被‘困住’的生活如何破解”。以下為NLive直播內容精編,完整影片回放請

點選連結

。我們會分上、下篇釋出,這是上篇,enjoy~

“為什麼這一切發生在我身上”?

(圖為:居家“剪髮”和“種菜”,由嘉賓提供)

我一直認為生活本身就是充滿意外、充滿不確定性的。但是當我們生活一帆風順的時候看不到複雜性,會預設為生活應該是這樣子。

舉個例子,前一段時間給我帶來最大的一個影響事情是外賣和快遞無法配送,我以前一直覺得這是很不起眼的事情,一旦當這一切停止之後發現你會缺失很多。

平時覺得很順利,某種程度上是因為運氣好。

恢復安全感不是忽視它,而是充分看到安全感為什麼能夠

存在。

因為很多人在用微小的努力,構築一個足以正常運轉的世界。(如果常常)覺得“為什麼這一切發生在我身上”,會讓人充滿怨恨。

《人生十二法則2》中講到,當你充滿怨恨,就會強化自我欺騙。

你會認為這個世界有很多不好不公平不對的東西,當你這樣看待自己和生活,就會開始騙自己,這種欺騙只會讓你的心態越來越糟糕。(如果理解)意外是生活一部分,這樣你在面對這些的時候,自己心態平和,不會陷入怨恨和不滿當中。

當然,也不是不看去不好,不要做選擇性的忽視,好和不好都要看見,我們接受它們同時存在。

舉個例子,有一天你突然生病了,人很容易怨恨覺得我為什麼要生病?認為疾病不應該有的這種心態,第一不會讓疾病快速過去,第二會讓你生病期間心態非常糟糕,覺得這是有可能避免的事情。

如果說我們追求的只是正常就好,這就意味著你從經歷當中什麼都沒有得到。

因為從被“困住”的經歷當中最應該學到的是:

沒有所謂的正常,正常不是理所當然的

。我認為正常只是少數的時候,正常會被各種因素打破。人際關係方面,只是出去和大家見面是不夠的,而是更應該深層思考,你的網路關係到底如何?如果你開始反思,開始投入人際關係的朋友,下一次再遇到意外和混亂,就會比這一次更有勇氣、更有底氣一些。

這有一個類似的例子,其實每一次談戀愛分手、處在分手痛苦中的時候,是最清醒的、思考最多的。你會逼著自己想很多的問題,雖然是被逼的,但這會帶來發現和成長。所以那個時候人成長最快。我不是故意要尋求分手,當這件事來臨的時候,帶來的影響不一定都是負面的。

人類是社交性動物,這寫在我們的基因之中

(圖為“窗外的風景”,由嘉賓提供)

我住的小區隔壁老人有基礎疾病,他們不知道怎麼上網團購,我挨個去問發現幾個人家裡需要物資,我作為對接人把物資送給了他們,這是讓我比較開心的一件事情。以前也沒有見過鄰居長什麼樣,這次不僅見到了,還有一個給予的過程,在那個期間很撫慰人心。

相比於每天你在網際網路上看到的各種各樣訊息,

和具體的人互動,這才是人作為社會性動物來說,最有效的方式。

孤立獨自一個人在家,無法和朋友見面,這還是蠻大的問題。

我們其實是社交性的動物,這種本性是深深的寫在我們的基因當中。

我們心智健全和所處的社會關係非常重要,因為我們和他人互動時才能看到別人關注什麼,別人重視什麼,

我們透過他們的價值體系評判,幫助自己理解這個世界。

書中舉了一個例子,觀察小孫女半歲就會用手指指各種各樣的東西,當指這些東西就會看別人的反應。比如說他指一個手機或者媽媽,大家就會說那是你媽媽,她就會覺得我媽媽存在別人很重視的,如果他指的東西沒有人關注,大家沒反應他就覺得這個東西沒有什麼意義沒有什麼價值。我們透過這樣一種方式和別人互動了解這個世界現實的。

為什麼我們和別人的關係那麼重要,因為我們是透過他人的反饋來幫我們理解看清楚現實的資訊。

當有一天你無法和身邊人聯絡,只是透過微信發信息,我們就會失去很多心理上對於整個世界的理解錨點和參照。我們今天處在消費主義社會中,又生活在高度原子化的城市中,大家彼此的聯絡非常少,大家孤立感很強的。

一定原因是人與人必要的連線被商業服務給取代了,這看上去是一種便利,實際上是消解人的連線感。

我會鼓勵任何人,試著幫助別人,哪怕做點公益給某一個公益機構,支援留守兒童、去看望老人、去做公益的志願者。只有你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才不會忘記在你靈魂最深處讓你感到滿足的事情是什麼,那種寶貴程度不是用金錢衡量的。

警惕熱門詞彙,它可能是另外一種“毒雞湯”

我一直不喜歡很流行、很熱門,同時又有點影響我們選擇和行為的詞語,它像另外一種毒雞湯,讓你覺得有這樣一種選擇。

當大家在聽到像躺平這樣很熱門詞語的時候,我覺得需要有一種警惕。一個詞語如果很熱門意味著這個詞語背後涵蓋的真相很複雜。它只一個是最大公約數,大家會用這個詞討論各自的人生體驗。

“躺平”這樣的詞有很多的可能性,當每個人說“躺平”都說的是不同事情。當我們在說很熱門的現象,都要想這個現象背後講的是什麼。

每一個人去做同樣的事情(比如辭職),Ta的動機可以是非常獨特的。

當我們說:“工作不喜歡就辭職”時,這個要結合到這個辭職的人他到底是怎麼想的。比如,如果說辭職不想幹了覺得工作很糟糕。接下來的問題是,辭職之後有做一些什麼事讓生活變的更好嗎?如果沒有,在邏輯上就是不自洽的,辭職是因為生活很糟糕,辭職之後生活更差了那就說不過去了。

喬丹·彼得森《人生十二法則2》這本書講到,你應該主動承擔更多的責任。

我們生活在時間當中,當下此刻的我是一個人,下一秒的我是第二個人,再下一秒是一個人,下一個月下一年有無數的我存在。我做所有的選擇不僅是為當下的我在做,我要考慮此刻做選擇對未來的我怎麼樣,所以想想看,“責任”不光對當下的我好,也對未來每一個我都好,所以你的責任是社會責任,你對所有負責的過程。他說

“要對時間緯度上存在的每一個我負責”

,“他們”的利益能否最大化,這個是很建設性的理解責任的方式。

“躺平”也好,“卷”也好,這個要回到你自己來說是否負責任。你第一天“躺平”,第二天又去“卷”了,今天的我和明天的我沒有達成共識。我不評價“躺平”本身和“卷”本身,如果每一個你都認為躺平是最好的選擇,我100%支援你;如果每一個你認為卷是最好的選擇,我也是100%支援。

別人怎麼評價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沒有和未來的我達成共識,重點不是“應該躺平”還是“應該卷”,而是自我有沒有達成共識。

人是故事性的,透過故事理解現實

(圖為播客“steve說”主播史秀雄,由嘉賓提供)

說到“喜不喜歡的時候”,大家的本能反應是分析一下哪些工作是我可能喜歡的。

我在諮詢當中,首先問的不是你喜歡什麼工作,我會幫他抽象地想明白這件事情,我問的問題是:

你小時候最喜歡的故事是什麼?

當你去問故事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一個人在小時候會有一些非常喜歡的故事。這個故事可以是童話,可以是爸爸媽媽給你講他們的人生經歷,這種小的故事中,往往包含非常有價值的資訊。因為我們在小的時候(小學或者學齡前的年紀),這個階段沒有被外界干擾,你所喜歡的故事當中就包含“共鳴”,這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線索。

當一個人不知道他喜歡什麼工作,先回到童年,先看小時候喜歡什麼故事,為什麼喜歡?

我小時候特別喜歡聽我媽媽編的故事,“有一個豌豆,那個人沒有咬碎,一步一步從吃進去到排出去”。我小時候就喜歡這個故事,後來我發現生活態度就是這樣的,我很喜歡冒險,去經歷很有趣的過程探索和發現,我現在做的工作也恰恰是這樣。

《人生十二法則2》反覆講的問題,

人是故事性的。我們對於現實的理解不是透過客觀科學冷靜的故事,我們其實是透過故事理解現實。

為什麼小孩子從來不會要求你讀化學元素週期表,而是去讀大灰狼、小白兔的故事,因為人天生就喜歡故事。

為什麼所有的故事都蘊含著“衝突”?因為這個是人的心理特性,我們在衝突、苦難、挑戰當中才會受到刺激才會成長,才會變成更好的人,這個世界生活才會變的更好。這些故事,講的不是苦難本身,而是講人怎麼成長的,我們喜歡故事恰恰是想得更好,所以我們會關注看上去很戲劇化的故事,它其實能給我們一些指引。

未完待續,敬請關注下篇~

關於嘉賓:

史秀雄:

心理諮詢師,播客《Steve說》主播,著有《假性親密關係》,譯有《人生十二法則》第1、2部

關於書籍:

現象級暢銷書《人生十二法則》作者知名心理學家喬丹·彼得森教授全新力作。他根據現代讀者都很關心的問題,比如如何經營親密關係、如何突破事業瓶頸、如何化解內心的傷痛,提煉出了破解人生困局的12條基本法則,為你每一次的迷茫、猶豫和困苦指明方向。

點選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