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旅遊

武侯祠緬懷:北伐遺憾五丈原,鞠躬盡瘁死猶生

武侯祠牌樓

祭拜徵西將軍馬超後,孬張便迫不及待趕到了仰慕甚久的武侯祠。

這裡的武侯祠,始建於西蜀景耀六年(公元263年),是國內眾多武侯祠當中建祠最早、且唯一由蜀國後主劉禪下詔修建的祠廟。現存建築大都保持著明清時代風格,遺有山門、樂樓、牌樓、琴樓、戟門、拜殿、大殿、崇聖祠、觀江樓等。

漫步祠廟,須懷揣虔誠,靜心凝神觀瞻。

先入拜殿,此乃歷代人們叩拜祭祀武侯之所:神龕正中為諸葛亮的坐像,運籌帷幄,凝目沉思,雙童侍立左右;龕下,左為關羽之子龍驤將軍關興,右乃張飛之子虎賁將軍張苞。祠中遺有諸多文人雅士讚頌之碑和匾額。

正殿門樓

拜殿

拜殿內

殿內匾額

祠廟南北長200米,東西寬120米, 共有7院, 54間房舍,古意盎然,蔚為壯觀。祠內古柏數株,直徑約1米左右, 高大繁茂。另有一株高約10米形似藕蓮之“旱蓮”,尤為稀罕珍貴。

“一詩二表三分鼎,萬古千秋五丈原”。諸葛亮、死而後已”,可謂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之典範。當蜀國局面趨於穩定後,諸葛亮為報答劉備三顧之恩,完成“興復漢室,還於舊都”之鳳願,即踏上了漫長的北伐之路,率軍北駐漢中,營兵沔北陽平、石馬。他在漢中八年,竭誠盡智,嘔心瀝血,開展軍屯、興修水利,獎勵農桑、教兵講武、推演八陣、修築漢樂、加強防禦、改進兵器、制木牛流馬、使蜀北邊境得以安定。

崇聖祠

武侯塑像穹頂

武候塑像

不幸的是:諸葛亮卻在第五次伐魏時積勞成疾,病逝五丈原(現岐山),時年僅54歲。之所以於沔陽(今勉縣)立廟,乃傳奇故事一一

諸葛亮去世的訊息傳到蜀漢之都,官吏百姓莫不為之慟哭,蜀漢各地多次上書請立諸葛亮廟。蜀漢朝堂,竟以此舉違背禮制不納,於是百姓仍按四時禮節,於道路上私祭諸葛亮。鑑於此,步兵校尉習隆、中書郎向寵等文臣武將聯名向後主劉禪上書,引經據典,陳說利害,強烈要求朝廷為諸葛亮修廟,“以表武侯功德,而千秋祭祀”,上慰英靈,下安百姓。劉禪遂於諸葛亮辭世29年後才下詔“因近其墓”為亮“立廟於沔陽”,同時規定:立廟之後“凡親屬、臣吏、百姓等賜祭、供奉”諸葛亮者,“皆限至廟,斷其私祭,以崇正禮”。

偏殿

鐘樓

古柏

駐足祠廟,後輩如孬張們今朝來此祭拜“大漢一人”諸葛丞相,莫不心懷崇敬“死而後已”之先賢情義吧?由此方知:諸葛丞相,雖死猶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