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行業動態】數字閱讀成不可阻擋趨勢,青年人正成為中國數字化主體

日前,有調查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數字閱讀產業規模為351。6億,數字閱讀使用者規模達4。94億,中國人均電子書、紙質書、有聲書閱讀量分別為9。1本、6。2本、6。3本;80後偏好時尚類圖書,90後喜歡旅遊旅行類圖書,95後則對漫畫繪本情有獨鍾;日均數字閱讀時長29分鐘。

中國人均紙質書閱讀量呈下降趨勢,而電子書閱讀量增長明顯,數字閱讀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青年人日益成為中國數字化閱讀的主體,他們正在改變出版業的傳統格局。生活在一個日益多元、豐富健康的社會,人們對於閱讀方式理應有更多的選擇,科技進步使得閱讀方式與傳播途徑發生了重要轉變。從電腦、電子閱讀器到手機、平板、有聲書閱讀,數字化閱讀呈現出逐漸深入、立體的發展態勢。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對於青年人的數字閱讀充滿偏見。一些媒體習慣將青年人的數字化閱讀與碎片化、實用化、娛樂化等“淺閱讀”聯絡起來,認為這是一種膚淺的、快餐化的閱讀消費。耐人尋味的是,對於青年人數字化閱讀持批評態度的多是中老年,他們的憂心忡忡儼然流露出“一代不如一代”的喟嘆。平心而論,將青年人的數字閱讀與膚淺化、碎片化、娛樂化等同起來並無足夠的說服力。青年人的數字閱讀固然有碎片化、娛樂化的傾向,但對於讀書而言,這並非問題。不論是紙質閱讀還是數字閱讀,都只是一種閱讀方式,與閱讀格調的高下、年齡大小沒有必然聯絡。只有閱讀者本身的選擇,才最終決定了自己使用何種閱讀方式,將閱讀的負面性存在一股腦兒地推給青年人和數字閱讀顯然有失公允。

在讀屏時代,人們可以更加便利地藉助電子裝置進行深度閱讀,不少青年人在電子閱讀器上閱讀理論著作,在微信閱讀中品讀老莊,在有聲書的世界中回味《紅樓夢》的精妙之處。青年人在數字閱讀時,並非只選擇時尚類、旅行類、漫畫類書籍,他們同樣還會選擇內容精深、趣味高雅、富於深度的書籍。復旦大學學者陳思和與復旦教師團隊、眾多作家推出的音訊課“中國文學大師課”,收聽量達到了1600餘萬次,讓對中國文學感興趣的青年讀者在不同時段、不同環境中擁有了自主選擇閱讀方式的機會。藉助數字閱讀,歷來被視為精深、高雅的專業知識走進了普通讀者的生活。正如有學者所說:“高校的教育不應該侷限在被圍牆建築起來的校園內,應該在適當的條件下為社會服務。”而數字閱讀,正是為專業教育和社會服務搭建的那一座橋樑。

新媒體技術方興未艾,電子閱讀也未來可期。促進閱讀形式多樣化,提升社會對於不同閱讀方式的包容性,努力豐富數字閱讀的內容,是今後閱讀領域內需要繼續完善的工作。讓我們挺直腰板,坦然面對誤解與質疑,做一個數字閱讀的青年人。

歡迎關注中國社會科學網微信公眾號 cssn_cn,獲取更多學術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