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元史沿用三百多年的《授時歷》

元史:沿用三百多年的《授時歷》

關鍵詞

:元朝攻陷臨安、郭守敬成為元朝太史令

前因

元朝攻陷臨安:

元朝攻陷臨安後,為了穩定江南統治,促使南方百姓務農,著手進行曆法改革。

▲臨安城

後果

郭守敬成為元朝太史令:

郭守敬因為修訂《授時歷》有功,被晉升為太史令。

▲郭守敬(1231年-1316年)

一、忽必烈決定修新曆

公元1280年,元世祖忽必烈下詔,將同知太史院事郭守敬等人修訂的新曆法頒行全國。

新曆法的名字叫做《授時歷》,是由忽必烈指派郭守敬等人在幾年前開始修訂的。修訂完成後,郭守敬把訊息彙報給忽必烈,他說新曆法弄清楚了幾個重要的天文現象,比如冬至時間和二十八星宿的距離等,這對於新曆法的修訂完成,可以說是意義重大。

忽必烈烈聽的很認真,他想起來上一次郭守敬給自己系統的講解天文知識,還是在四年以前。

四年前,蒙古軍攻下南宋都城臨安,統一全國只是時間問題。不過,此時的蒙古面臨一個新問題,就是如何統治南方廣大的農耕地區。忽必烈的想法是,要統治南方廣大的農耕區,就要讓百姓能正常從事農業生產活動,知道何時播種,何時收割,這需要一部更精良的新曆法。

忽必烈想起來一個人,就是他的謀臣劉秉忠。劉秉忠幾年前就提過建議,說朝廷應該修定新的歷法。可是朝政繁忙,事情因此擱置下來。現在統一全國在即,修歷的事情就提上日程了。

▲劉秉忠(1216年-1274年)

二、郭守敬開始著手進行儀器整理

不過忽必烈想要著手修曆法時,劉秉忠早就去世了。劉秉忠是個學問高深的人,要是有他在,主持修訂曆法工作一定會很順利,可現在劉秉忠不在了,該由誰來負責這個事情呢?

忽必烈去問親信大臣張文謙,張文謙說劉秉忠雖然不在了,但是他有個學生叫郭守敬。他非常瞭解曆法,而且修立法時要長期觀測天象,工作比較辛苦,郭守敬年富力強,是個好人選。

▲張文謙(1216年—1283年)

忽必烈瞭解郭守敬,郭守敬此前一直給國家治理河道,成效很顯著,既然張文謙說他行,郭守敬應該可以,郭守敬被任命為修歷官員。但郭守敬很快就發表意見,說曆法修不了。

郭守敬的意見是在修歷大臣和皇帝的討論會議上提出來的。他說修歷最重要的是觀測天象,而觀測天象要有天文儀器,現在天文儀器都有問題,拿什麼觀測資料呢?

他跟忽必烈講現有天文儀器的不足,從上午講到日落,講了快一天。忽必烈不但沒有覺得疲憊,反倒聽得津津有味。郭守敬的意見確定了修歷的基本程式,也換來了皇帝的認可和支援。

郭守敬開始著手進行儀器整理。他先從京城天文臺裡的金朝遺物入手,經過檢查發現,這些儀器都是金朝從北宋掠奪而來,但由於開封和大都的存在緯度差距,只能對其加以改造。

▲郭守敬銅像

三、《授時歷》頒佈

舊儀器雖然經過回收使用,但精確度不足,郭守敬著手創制更為精密的儀器。

天文觀測有兩種重要的儀器:一是測二十四節氣用的圭表;另一個是測天體位置用的渾儀。

但歷代的圭表和渾儀都有問題,圭表由於邊緣不清晰,影子的邊界總是測量不準,而渾儀的結構則是太複雜。

▲渾儀概述圖

郭守敬把圭表的表杆加高了五倍,並精確了測量單位,使得圭表測出的資料能更精準;他又把歷代渾儀中都有的外部圓環支架省去,做成了一個獨立工具,使複雜的渾儀更為簡化,觀測起來更為方便。

修整好儀器的郭守敬跟皇帝說,現在可以觀測了。但具體怎麼測,郭守敬還有新意見。

再次上朝的時候,郭守敬跟皇帝彙報,說如今國家的疆域太過龐大,觀測地點越多越準。唐朝僧一行觀測天文時,設立了十三處觀測地點,如今我們觀測,觀測點要比唐朝更多。

忽必烈同意了郭守敬的意見,他根據郭守敬的建議,在全國設立二十七處觀測地點,並派十四名官員前往各地,負責和觀測有關的工作。不過郭守敬並不放心,他決定自己親自參與。

郭守敬很塊從京城出發,先後到了洛陽、太原、成都、南京和南海各地,將各地的天文資料都整理彙總後,才最終回到京城,因為觀測範圍覆蓋範圍巨大,人們將其稱為“四海測驗”。

回到京城後,郭守敬繼續工作,他充分利用手頭的觀測資料,終於制定出新曆法。見到新曆法的忽必烈很高心,他將新曆法命名為《授時歷》,意思是授民以時,保證百姓的農業生產。

《授時歷》頒佈前,元朝用的是金朝的《大明曆》。但《大明曆》一點也不明白,因為測定的時間不準,曆法誤差就相當嚴重,而《授時歷》給出了準確的天文時間,很快在民間通行。

▲《授時歷》書影

結論

《授時歷》提供了更準確的天文時間,沿用三百多年,一直延續到明朝末年,是我國曆史上使用最久的歷法。

【參考資料】《元史卷四·本紀第四》《元史·卷一百六十四·列傳第五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