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你知道如何鑑定清三代瓷器嗎?這幾件在十年前拍賣成交上千萬?

清代的瓷器如何去辨別真偽以及清代瓷器的價格到底是多少?

清代瓷器業是我國古代瓷器史上最輝煌的時期。各種瓷釉都日臻成熟。器形品種繁多,創新品種精美絕倫,成為我國古代瓷器中的精品,許多器物的捌作已經達到古代瓷器登峰造極的程度,令人驚歎不已。

清代江西景德鎮御窯,專供燒製宮廷御用的瓷器,承前啟後,製作亦愈見精闢。御窯燒造的瓷器質地細膩,釉光瑩潤、色彩豐富,令人歎為觀止,無論是青花、鬥彩、五彩、粉彩及彩瓷器均享負盛名。

清代是中國陶瓷生產的巔峰時期,景德鎮更是全國的制瓷中心,它以工藝精湛、品種繁多、釉彩豔麗而聞名於世,其釉下彩、釉上彩和顏色釉是明清時期景德鎮制瓷業的三大主流產品,故清官窯瓷器具有很大的觀賞性和收藏價值。青花瓷是釉下彩瓷,是中國最具民族特色的瓷器,唐代為其初創期,元代為成熟期,以景德鎮窯青花瓷質量最好,深受人們喜愛。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清代青花瓷燒製的鼎盛時期,清代督窯官唐英監燒的乾隆青花纏枝蓮紋觚,造型別致、繪製精工,紋飾繁縟,但層次分明,青花色澤明豔,為“唐窯”中的精品,傳世銘記唐英款的青花五供器有花觚、燭臺等,彌足珍貴。

造型特點

1。清代各朝的瓷器,內容豐富,既有共同風格,又各具不同的特點。清代瓷器的造型在順治、康熙時期,古拙、豐滿、渾厚;雍正時期秀巧雋永;乾隆時則顯規整;嘉慶、道光以後則稚拙笨重。

2。胎體,琢器類,一般薄厚適中,圓器類則有厚有薄。康熙時,胎體體重,質地堅硬細密;雍正時胎質輕薄、細潤,潔白度高;道光以後的胎體厚笨、質地疏鬆。清代的琢器類腹、頸部接痕極為少見。明代留器露胎處常泛火石紅色斑,這點到清代已基本消失。

3。釉面不及明代肥腴光亮,施釉稀薄,色澤略顯青白。順治、康熙兩朝,釉面平整細膩,胎釉結合緊密,釉面分別呈青白、粉白、醬白等幾種色澤;雍正時釉面細白瑩潤,多有橘皮皺紋;乾隆時平整泛青;晚清時施釉稀薄,釉質疏鬆。

4。紋飾深受同時期繪畫的影響,民窯瓷器,寫意寫實並存,用筆豪放。御用官窯器,圖案趨向規範化,用筆細緻入微,構圖拘泥。早期紋飾中的古裝仕女端莊秀麗,花卉採用沒骨畫法。晚期紋飾中的人物面部無神,鼻部隆大,這一時期龍紋形態不一,既有方頭大額、肅穆蒼勁的,也有纖柔細身的,一般為獅子頭,龍發較多,龍腳明顯突出,兩腳立體感強,龍身粗笨,一般畫為四爪和五爪,如同雞爪。

5。在清代,由於瓷器工藝受到了西方繪畫藝術的影響,因而出現了具有西方繪畫風格特點的花紋圖案。如在琺琅彩瓷器和部分出口瓷器上,時常可以看到一些西洋人物、樓房、船和狗之類的圖案。

6。清代八寶圖案為輪、螺、傘、蓋、花、罐、魚、腸。

7。大件器物和早期器物多為光滑的砂底。順治、康熙時瓷器足型較為多樣,有雙圈層底、斜削式底、二層臺式底、臥足、滾圓泥鰍背形足等。

8。景德鎮官窯多屬皇帝年號款。民窯有干支年款、吉祥語款、私家款及圖記款等;有印、刻、青花、紅釉、金彩、料彩等多種,楷篆均有。康熙楷多篆少,雍正楷、篆並用,乾隆以後篆多楷少。同治、光緒、宣統三朝,又以楷書款為多,外圍以圓圈或方框格式。民窯款識多隨意亂寫,字型草率。

藏品名稱:青花松竹梅紋斗笠碗

藏品年代:清康熙

成交價格:345萬

2013年嘉德成交作品。

描述:此件青花松竹梅紋碗即是康熙官窯的經典之作。此碗作斗笠式,敞口,斜壁,直圈足,足底雙圈青花書“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二行楷書款。製坯修胎規整嚴謹,技術高超,造型取法趙宋制器之美,輕盈靈秀,洗練簡約。淘洗精煉,胎薄體輕,胎質縝密,質堅純淨,正合康熙制胎“糯米汁”、“似玉”之美稱。胎釉結合緊密,釉質細潤瑩白,與青花翠藍之色互為映襯,相得益彰,遂成康熙青花獨有之風貌。

藏品名稱:青花八吉祥大抱月瓶

藏品年代:清乾隆

成交價格:649萬

2010年保利成交作品。

藏品描述:此青花八吉祥抱月瓶恢宏雄偉,古雅端莊,為乾隆時期寥寥可數的最大器型之一。唇口直頸,頸飾變形雙螭耳,極具鮮明的時代特徵,為雍正至乾隆早期瓶類典雅的耳式之一,圓碩而扁平的瓶體與靈空優美的雙耳搭配,在整體視覺效果上達到均衡虛實之感,使得器形穩重而不失秀美。通體以青花裝飾,瓶腹兩面繪主題紋飾蓮託八吉祥,腹部中央圓形凸面則飾以放射式圖案花,其它部位均繪以纏枝靈芝紋。其青花蒼雅亮麗,翠妍欲滴,釉質清瑩厚潤,點塗一法竭力展現接近永宣青花凝重的水墨效果。尤其八吉祥紋飾,紛繁複雜,繪畫卻細緻入微,頗見功力,兩側飄帶摺疊多變,輕盈如真,動感強烈,為乾隆青花御瓷少有之雋品。

644萬成交青花九龍紋瓶

藏品年代:清嘉慶

2011年盈時成交作品。

直口,長頸,溜肩,鼓腹,圈足。口沿飾青花如意雲紋,腹底部做海水江芽紋。頸和腹部飾青花雲龍紋,龍鱗成整齊的點狀。嘉慶至光緒這一階段屬於清代中晚期,隨著經濟、文化的衰落,社會開始發生動亂震盪,內憂外患不斷,景德鎮瓷器生產也受到了影響,制瓷水平明顯呈下降趨。正如《陶雅》一書記載:“嘉道而降,畫工、彩料,直愈趨愈下。”在歷史上有關這一階段瓷器製作工藝等方面的文字記載不是很多,而後人對清代瓷器發展的研究也往往截止到乾隆朝,對於乾隆以後青花瓷器特徵敘述偏少,重視程度不夠。事實上,從整個清代瓷器的發展歷程來看,這一階段也是不可或缺的,分析瞭解這一階段的瓷器也是很有必要的。僅從清宮收藏的清代中晚期青花瓷器來看,品種數量也不少,儘管製作水平上無法與康、雍、乾三青花相比,但作為宮中生活、陳設用瓷,其製作也是非常嚴格的,其中不乏一些精美之作。《陶雅》一書在記述當時瓷業狀況時說的“極精之品,猶自有不可理沒處”就指明瞭這一點。該器既可稱為嘉慶時期的精品之作,器底有青花“大清嘉慶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1150萬成交青花淡描雙勾竹紋梅瓶

藏品年代:清雍正

2013年瀚海成交作品。

如本品梅瓶即為雍正淡描青花之罕見佳作,該瓶高35釐米,撇口圓唇,束頸豐肩,腹上圓鼓飽滿,下向內漸收,近足處稍外侈,內圈足,整個造型線條優美,比例協調,恰如其分。項上勾繪複線蓮瓣一週,肩以下通身描繪竹紋,竹子主幹修勁挺拔,細枝斜逸橫出,有竹葉簇簇點綴其間,竹筍冒尖襯於其下,圖案用筆細膩纖巧,青花髮色淡雅宜人,加之胎骨細白,釉面瑩潤,雖輕描淡繪,然清新雅澤之感逼人,以此鉛華洗盡之素姿卻得大道至簡,大巧若拙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