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葛劍雄:中華文明之所以生生不息,有兩個重要理由

“不斷創新,保持開放——今天,我們要更加珍惜中華民族、中華文明這兩個非常重要的傳統。在今天,無論創新、更新還是開放,都有了新的前人沒有的手段,就是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大資料等數字化技術。所以,我相信未來的中華文化、中華文明、中華民族將出現有史以來從未有過的影響力、一種生生不息的精神。”

本文整理自葛劍雄先生在2021騰雲峰會上的分享。

文 | 葛劍雄

著名歷史學家

復旦大學文科資深教授

我們講中華民族、中華文明、中國文化,之所以能夠“生生不息”,有非常多的理由。但我認為最主要的是兩個原因:一是我們始終在不斷創新和更新;二是我們始終在開放。正因如此,我深信中華文化憑藉其強大生命力,可以保持長盛不衰。

我想舉兩個案例。

第一個例子,我們的漢字從甲骨文到現在,以獨特的方式一脈相承。當初有不少負有改革思想的專家學者曾經希望方塊字融入世界主體、成為拼音文字,但都沒有成功。我想未來數字化技術也不能改變方塊字本身的特點。

但現在回頭看,我們也會發現,漢字本身是不斷變革、不斷創新的。

從甲骨文到金文,到鐘鼎銘文、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文字本身在不斷簡化。很多人以為漢字的簡化是上世紀50年代發生的,但有關專家告訴我,在當時的漢字簡化方案中,其實沒有一個字是新造的——最早的簡化字可以追溯到東漢、東晉,更多的其實是出現在宋元明清。

第二個案例,我想說雲崗石窟。我們都知道,雲崗石窟是從犍陀羅藝術直接引進的、沒有經過漸變環境——北魏時,犍陀羅藝術直接傳播到了雲崗。但到了雲崗以後,為了當時統治者北魏皇帝的需要,這樣的犍陀羅藝術馬上北魏化了——最有名的“曇曜五窟”中的佛像就是按照北魏皇帝雕塑的。

與此同時,雲岡石窟又把希臘藝術等一些西方因素都引進來了,所以,我們今天在雲崗石窟能看到豐富地反映希臘藝術的作品,甚至反映出西方的音樂、藝術、舞蹈等。犍陀羅藝術在短期內傳到了雲崗,一路發展,影響了包括龍門石窟在內的一系列石窟,出現在華北一系列的佛像、造像上。這一切,正是基於這種開放的心態、開放的舉措。

儘管中華文明由於透過演繹成其他文明而實現開放並不容易,儘管中華文明此前並不瞭解外界文明,可能往往缺少自覺開放的那種自覺性,但事實上,開放始終在進行。正因如此,我們才有了今天輝煌的中華文明,及其產生的各種豐富多彩的文化。

我們今天以“生生不息”為題,這兩個理由更加重要。

今天,“文化自信”的概念越來越普及,我們對自己的文化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自信,但我們同樣應該看到,真理有可能也會走向反面——有些人把自信變成了自大、自閉、自娛自樂。

一旦我們失去了創新、更新以及全面的開放,那我們的文化自信有可能會變成文化自戀、文化自閉、文化自娛。

我們要更加珍惜中華民族、中華文明這兩個非常重要的傳統,而且在今天,無論創新、更新還是開放,都有了新的前人沒有的手段,就是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大資料等數字化技術。所以,我相信未來的中華文化、中華文明、中華民族將出現有史以來從未有過的影響力、一種生生不息的精神。

2021騰雲峰會

騰訊集團副總裁、閱文集團執行長、騰訊影業執行長程武以《構建新文創的新圖景,在時代洪流中生生不息》為主題發表致辭,分享了騰訊新文創的探索和思考。

一曲秋鴻,千載古琴。點此觀看古琴製作非遺傳承人、故宮特邀古琴專家楊致儉精彩表演。

關於科技與人文的融合、活化傳統文化、講好中國故事等話題,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李敬澤,國家文物局原局長劉玉珠,歷史學家、復旦大學文科資深教授葛劍雄,中華文化促進會主席王石,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尹鴻等27位國內外專家學者和新文創實踐者怎樣說?點此檢視更多精彩內容。

喜歡本文?快點亮右下角“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