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三伏天即將到來,俗話說“三伏蓋被子,秋後叫花子”,是啥意思?

三伏天即將到來,三伏指的是初伏、中伏和末伏,正所謂夏至三庚為伏,這個伏從何而來?有句老話說:“三伏蓋被子,秋後叫花子”,是什麼意思呢?蓋被子與叫花子有啥關係?

“夏至三庚為伏”從何而來?

入伏的當天本是以前人祭祖的節日,俗稱“伏祭”,與冬季的“臘祭”一樣,是一年中最主要的兩次祭祖節。每到冬季時,人們就會去打獵,並且用打來的獵物來舉行祭祀活動,以前人也把“臘”用作“獵”,因此“臘祭”就是用打來的獵物來祭祖。

而“伏祭”之時,人們最主要的祭祀品就是狗肉,因為夏季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候,狗肉也是熱性的,人們覺得“以陽制陽”就可以互相抵消。於是在夏至時,就有了吃狗肉和荔枝的習俗,如今在一些地方依然還有“荔枝狗肉節”,民間還有“夏至狗,無處走”一說。

從這個“伏”字也能看出來,由一個“人”字旁和“犬”字組成,在古文字,“伏”與“副”同音,那麼“副”本身就是用刀刨開的意思。所以“伏祭”就是殺狗祭祀,“臘祭”就是打獵祭祀,因此“伏和臘”就成為了夏季與冬季的代名詞,十二月被稱為臘月,最熱的時候被稱為伏天。

以前的“伏祭”和“臘祭”是有固定日子的,也就是:夏至三庚為伏祭,冬至三戌為臘祭。由於“伏祭”也是炎熱天氣的開始,漢代時就有了一個詞語叫“伏閉”,為閉門不出之意。久而久之,伏祭當天就成為入伏的開始,臘祭就發展成了現在的臘八節。

後來“伏祭”這個習俗逐漸被人們淡忘,所留下來的就只有一句“夏至三庚為伏”,此時的“伏”也就沒有祭祀的意思了,單純代表著炎熱天氣的開始。夏季屬火,庚金遇火要伏藏,因此三庚為初伏,四庚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立秋前若有第五個庚日,那就多出來一箇中伏。

那麼今年的“三伏天”分別為:初伏,六月初二到六月十一;中伏,有兩個,六月十二到七月初二;末伏,七月初三到七月十三出伏。指的是農曆中的日子。

三伏蓋被子,秋後叫花子

三伏天也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候,以前人在晚上睡覺的時候,沒有空調和電扇,所以伏天是不會蓋被子的。如果三伏天蓋被子,就意味著伏天不熱,而且溫度還比較低。要知道以前人可沒有現在的夏涼被,一年四季只有一床被子,並且是那種很厚的,冬季蓋在身上也不冷的那種。

所以“三伏蓋被子”也就意味著三伏天不熱,而且溫度還比較低,這種情況往往會導致“秋莊稼”收成不好。老話說:“夏作秋,沒得收”、“六月蓋被,有谷無米”、“三伏不熱,穀子不結”、“冷收麥,熱收秋”等,都說明了三伏天不熱,秋莊稼就會減產。

以前的生產力比較落後,一畝地本來就打不了多少糧食,而且還有各種苛捐雜稅,就算風調雨順的年景,人們交租之後幾乎是所剩無幾。如果遇到災年,基本上就沒飯吃了,只能四處乞討,做叫花子了。所以就有了“三伏蓋被子,秋後叫花子”的說法。

當然現在的年輕人很難理解沒飯吃是什麼概念,在以前,很多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都爆發在災荒之年。遠的不說,在六十年代初的自然災害時期,人們連草根和樹皮都吃光了,最後找到一種叫做“觀音土”的東西。

這種東西很難消化,也沒有什麼營養,人們把這種土與雜草揉成團,蒸熟後吃進去,肚子會被撐得越來越大,無數人就被撐死了。不吃會餓死,吃會被撐死,多麼兩難的選擇啊。所以無論何時,都要珍惜糧食,要緊的時候,一把豆子就可能救人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