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水的哲學,老子與孔子是如何評價水的?

有一天,孟子的一個弟子徐子好奇的跑來問孟子:

孔子多次“水呀水呀”得讚歎水,水有什麼好讚歎呢?

孟子回答他:

孟子說水從源頭滾滾流出來,不論白天黑夜源源不斷,不見停歇。它流到坑窪地帶,就慢慢積攢成水坑、池塘、湖泊,等湖泊中水滿便又繼續往下游流去,最終匯入大海。

可如果是無源之水,比如七八月時候的大雨,雖然來勢洶洶,一瞬間就把水溝積滿,但用不了多久水溝就會乾涸掉。

這其實與人的學問之道是一樣的,不論是古代人談的學問修養問題,還是當代這種分科之學,學習最怕“三板斧”,看起來學問水平還不錯,其實肚子裡是半瓶子晃盪。

或是純粹為了撐面子,只學些糊弄人的皮毛本事,這都不是真正的治學精神。

真正的學習,應當如有源之水一樣,有本有源,不驕不躁,長久不斷的精進。遇到窪地就先填滿,然後再繼續流淌,把基礎打得紮紮實實。

如此一來最終才能夠匯入大海,實現廣博宏大的局面。

所以孟子緊接著做了一個結論:

人們都愛聽恭維自己的話,這是虛榮心的緣故,而且人們往往聽著聽著便昏了頭,不清楚自己到底有多少斤兩了。

孟子告訴我們,名聲超過了自己的實力,這種情況君子是以之為恥的。

我們立身處世一定要注意,絕大多數恭維的話都是假的,聽不得。

而恭維出來的虛名,尤其是高於自身真實實力的虛名更是要不得。

就比如戰國時期趙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紙上談兵談的非常漂亮,講理論大家都說不過他,結果便自認天下無敵。

可實際到了戰場便全然慌了手腳,以致長平之戰大敗,趙軍四十萬人被殺,自己也中箭身亡。

這就叫“聲聞過情”,這一點值得我們注意。

其實不光孔子讚歎水的品行,有一個人比孔子還喜歡水,那就是老子。

老子講:

孔子站在儒家修身的角度講我們要效法有源之水的源源不斷,提出我們對自身學問修養的提升也應當如此。

而老子則是站在道家的角度講這世間最大的善,就是水這種甘居下流、無私包容的品性。

古話講“到江送客棹,出嶽潤民田”,水滋養萬物,默默做著它能做到的一切,但從不自我彰顯。

所以老子評價

而依循若水之善,老子給我們提出七大做人準則:

由心境的改變,到對外展現出滋養萬物,信言正治的立身處世的態度,進而做到以水一樣動靜平常、與物無爭的狀態去調和萬物,便猶如天道般似有似無卻不乏妙用,無為而無不為了。

這是儒、道兩家聖人在不同立場下對水的感悟,儘管兩家學說看似觀點並不相同,但其實其根源處二者是有著相似之處的。

比如後面孟子就提到:

幾希就是很少的意思,之所以不同於禽獸的人那麼少,正是因為一般人都往不同於禽獸的方向發展,而君子保留著禽獸的本質。

這句話聽起來非常彆扭,似乎在說君子就是禽獸,但其實並不是。

禽獸代表著動物,人與動物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動物時刻都能保持本性,而人在後天侵染下基本都喪失了本性。

俗話講“虎毒不食子”,老虎都知道不傷害自己的孩子,且禽獸一心只想吃飽肚子,絕對不會有惡意去殘害別的生命,可人呢?

自古以來,人們為了金錢名利,殺子、弒父、奪妻等等案例數不勝數。

如此來看大部分人還真的不如禽獸呢。

所以這句話孟子正是與前面所推崇迴歸“赤子之心”的主張相呼應。

人如果能保持本性,那麼便如孟子所講:

比如上古時期的聖人舜,他便從天地萬物中找到規律,然後遵循規律去觀察人倫世界,建立符合天地規律的人倫大道。

這種行為用道家的話講叫“

而孟子的總結是“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真正的仁義並不是人為創造的教條,而是符合天地義理的人倫大道。

聖人治理天下從不是“行仁義”,而是遵循大道自然使得“仁義行”。

所以,儒道不分家,其實儒道兩家思想在根源上的精神是一致的。

這是一些讀《孟子》的心得,與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