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老子:人這輩子,這四個錯誤一定不能犯

人這一生誰都會犯錯。有些錯誤,犯了,能吸取教訓;但有些錯誤,犯了,會拖垮生活。老子認為,人生在世,有四種錯誤絕不能犯。

一、自見

《道德經》雲:“不自見故明”。

自見,就是帶有任何偏見的看人看事。

醫生在做手術時,都需要無影燈,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圈燈。

當燈從左上角打過來的時候,自然就會在右下角產生一個影子。但是如果在右上角還有一個燈,那這個影子就不存在了。

如果它是一圈燈,自然從哪個角度都不會有影子了。

《心經》裡說“無無明,亦無無明盡”,有陰影的地方就是無明。

老子說“不自見故明”,就是告誡我們,不要總把思維侷限在自己所見的角度,才能看明真相。更多時候,我們要學會站在對方的角度來考慮問題,也就是換位思考。

因為每個人的思維方式不同,對待同一件事情也會有不同的反應,所以不妨試著站在對方的位置,用對方的思維方式來思考問題,這樣我們才能更加容易理解、包容對方的行為。

當然,對於我們常人來講,是不可能消除全部的偏見,然而我們確實可以在一些小的方面改善偏見的心態,這需要時間,更需要胸懷。

如果你發現今天的你比昨天的你,變得更加能夠從多角度看一個問題,變得更加從容的話,那恭喜你,你離“明”更近了一步。

二、自是

《道德經》雲:“不自是故彰”。

南懷瑾先生認為,“自是”是主動的認為我一定都對的,我的絕對沒有錯,也就是自以為是的意思。

人,既怕沒有自信,又怕過於自信。如果一個人過分自信,就好像是銅牆鐵壁鑄成的思想城牆,油鹽不進,水潑不進,完全聽取不了別人的意見。

自以為是的人不僅堅定地相信自己是對的,並且喜歡讓全世界都知道他們是對的。他們需要讓別人覺得自己渺小、無知、完全無法和他們相比。

這聽起來很可笑,但是如果你仔細觀察,這種人的確存在在我們身邊,甚至我們自己,其實都會有自以為是的時候。

人之所以犯錯誤,不是因為不懂,而是因為自以為什麼都懂。

再者,個人的力量就算再強,最終也是有限的,而任眾人之力與智,則無往而不勝。可以說,現在要幹成任何有意義的事業,都不可能憑一己之力,獨往獨行。更多的是依靠團隊的整體力量。

而自以為是的習慣,堵住了自己與眾人合作的路途,讓別人不能成為你的團隊夥伴。

所以,自以為是的人,在家庭不能和睦,在單位不能和諧,在事業不能取得成功。這就是老子為什麼要告訴我們“不自是故彰”。

三、自伐

《道德經》雲:“不自伐故有功”。

“自伐”,是自我表揚的代名辭。

有了功勞的人愛表功,差不多是人們的常態。

孔子在《禮記•表記》中有這樣一句話:“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以求處情”。

意思是說,君子不自我誇耀自己做的事,不自己宣傳自己的功勞,目的是保持自己謙虛的品行。

有的人,明明沒有什麼大的本事,卻總是誇誇其談,如何如何說自己有多麼厲害,孰不知,但一個人在高聲炫耀自己的時候,在別人看來是有多麼的無知。

愛好自我誇獎的人,必定會導致他人的惡感,暗中吃大虧而不自知。有矛頭也有氣魄,在特定的場所顯示一下自己的鋒芒,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如果太過,不僅會刺傷別人,也會傷害自己。

“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以求處情”。

天地雖沒有自己說自己如何高如何厚,可人們都看得見天地的高曠寬廣,是他養育了萬物生靈。

真正有學識有涵養的人是不會到處炫耀自己的。

古話說“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以萬物為參照,可洞觀一己之不足。”

四、自矜

《道德經》雲:“不自矜故長”。

王陽明曾說:“今人病痛,大抵只是傲。千罪百惡,皆從傲上來,傲則自高自是,不肯屈下人。故為子而傲必不能孝,為弟而傲必不能悌,為臣而傲必不能忠。”

意思是,現在人的毛病,大多隻因一個傲字。千罪百惡,都從傲上來。人一旦傲了,就會變得自以為是,不肯在別人面前屈服。所以,為子而傲,必然不是個孝順父母的人;為弟而傲,必然不是個孝悌兄長的人;為臣而傲,必然不是個忠臣。

驕傲自滿必然導致停滯不前,謙卑虛心才能讓自己受益匪淺。

現實中,很多人明白這個道理,卻難以付諸行動。做事的時候,經常會被驕傲衝昏頭腦。

“自矜”,也就是現在所講的自尊心。說好聽點叫自尊心,說不好聽就是傲慢。

《圍爐夜話》中也提到,“有才必韜藏,如渾金璞玉,闇然而日章也”。有才能的人,不露鋒芒,如未經雕琢的金玉,不炫目,但日久知其內涵。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那片遮擋視線的葉子,就是傲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