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陶瓷爆款,一代人的記憶,你見過嗎?

山東淄博地區有著悠久的制瓷歷史和輝煌的瓷業文化,陶瓷產業堪稱是淄博傳統工藝的鮮花,不僅在歷史上曾經長期輝煌,在近代工業城市經濟發展中也發揮了支柱性的作用。

據考證,從新石器時代晚期起,博山的先民就開始製作陶器。宋代時,這裡的瓷器就聞名於世,特色產品有雨點釉,茶葉末釉。近代的淄博陶瓷產品鄉土氣息濃厚,製造過程中遵循著“器用性”這一原則,產品暢銷山東各地和北方諸省。

在淄博上一輩人的記憶中,博山陶瓷廠所產的“套五盆”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套五盆俗稱套五花盆,屬於白釉彩陶,以陶土作原料,盆裡加掛一層化妝土,經施釉,彩繪,燒製而成。

看到套五盆,很多人不由得聯想到俄羅斯套娃。這種套五盆一套5個,由小到大套放在一起,直徑和高度根據比例依次降低,因此而得名。其造型與裝飾基本上大同小異,胎壁稍厚,胎質較粗,外壁中部有淺折腹痕。盆內壁及底部繪畫風格追求樸拙凝練,以荷花或菊花紋為主,少數盆繪製梅蘭松竹紋,均是日常生活中喜聞樂見的植物。釉色為紅、綠、藍三色,色彩豔麗、對比強烈,給人以滿滿的喜慶感。

注重實用性是套五盆最大的特點,使用的時候可根據實際需要任意組合,發揮其最大功能。用完之後,再按照大小依次疊摞收納,還可有效節約空間。在運輸上,套五盆更體現出集裝化的優越性。

民國時期,博山套五花盆就已經出現,其生產延續了近半個世紀,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成為淄博日用陶瓷的主要品種之一。建國後,隨著博山陶瓷產業的迅速發展,套五盆也處在長時間的改進和創新之中,其胎質由粗到細,盆沿由窄改寬,整體上更加經濟、美觀、實用,越來越受到市場的喜愛。甚至在1956年成為了全國陶瓷評比展覽會上76種優秀產品之一,1978與1981年先後被評為山東省優質產品,年產量穩定在100萬套左右,行銷國內20多個省市自治區,並出口到周邊多個國家。

但之後的幾年裡,套五盆的生產計劃不斷被壓縮,直到1987年,博山陶瓷廠宣佈套五盆全部停產,這種曾風靡一時的套五盆從那時開始成為了回憶。如今的市場上已經很少看到套五盆的蹤影,也幾乎沒有人使用。

在淄博市博物館,就收藏有一套組套五盆,外圍最大的一號盆直徑約35。7釐米、通高12。7釐米、底徑21。7釐米;二號盆直徑約28。7釐米、通高10。4釐米、底徑17。5釐米;三號盆直徑約24。5釐米、通高9。5釐米、底徑14。5釐米;四號盆直徑約20。5釐米、通高7。7釐米、底徑12。5釐米;最小的五號盆直徑約為17釐米、通高6。6釐米、底徑10釐米。花卉的繪製採用沒骨法,用筆豪放嫻熟,畫風清新自然。繪畫色釉主要為紅、綠、藍(黑)三色,雖然花葉的用筆與花瓣的用筆技法相同,但透過靈活巧妙的構圖,而使之顯得並不機械呆板。藍色雖然運用不多,但寥寥數根線條卻成為點睛之筆,使整個畫面的色彩更加豐富,平添了幾分活潑與靈性,令整個構圖飽滿,疏密有致,富有層次感。

說起“套五盆”,博山當地的陶瓷從業者李紅春這樣回憶道:

那時的套五盆(也有套三套四)是時興的窖貨,幾乎家家都有。大的和麵,中的調餡,小的盛鹹菜,做炸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