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84年前魯迅深夜離世,留下7條遺囑,勸子孫不要從事這兩個行業

然而84年前的一個深夜,年僅55歲的魯迅先生悄然離世,至今死因成謎。但他愛國求存的先進思想卻被傳承至今,到現在依然是青年們學習的榜樣。

世人評價說:“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確實,

在那的舊社會,他用一支筆,描繪出一個吃人的世界,在思想上使無數人涅槃重生,開始懂得追求自由和光明。

這樣一位偉人卻在年僅55歲的時候悄然離世,那是1936年秋天的一個深夜,先生睡下後再也沒有醒來,無數人為他哀悼、惋惜、哭泣,與此同時,他的死因和身後事也成為了世人關注的焦點。

雖然魯迅先生在遺囑中明確說將來自己去世“趕快收斂,埋掉,拉倒”,但是當許廣平通知親朋魯迅逝世這個訊息的時候,悲痛還是席捲了整個上海。原本在萬國殯儀館內安排一天的弔唁時間,後來因為前來紀念先生的人太多隻能改為兩天,一時間上海萬人空巷。

相傳魯迅先生的葬禮被世人稱之為“世紀葬禮”,如果不是蔣氏家族予以反對,國民政府原打算啟用國葬為他踐行。

後來即便沒有國葬,但是前來紀念的人數依然高達十萬,無數人紛紛從外地趕來只為送先生一程。棺木的白布上沈鈞儒先生親筆所寫著“民族魂”三個大字,16位抬棺者也是大有來頭,送葬隊伍從徐家彙一直排到虹橋萬人公墓。

可見,魯迅先生的離世,對於整個中國民族而言都是一件萬分悲痛的事情。可是年僅55歲正值壯年的魯迅先生,為何就突然離世呢?

魯迅先生生前尤其喜愛吸菸,長年累月的吸菸史導致魯迅患上了較為嚴重的肺病,所以關於魯迅的死因,最廣泛的說法是他本身患有肺部隔膜積水,自發性氣胸導致猝死。

但是眾所周知,魯迅先生是棄醫從文的,對於醫學有所瞭解的他不可能全然不知自己的身體情況。再者就是魯迅的病症在醫療條件優越的上海也談不上是疑難雜症,只要治療得當是可以治癒的。種種疑點都指向了當時給魯迅看病的日本醫生——須藤。

須藤原本是日本的一名軍醫,而且從思想上主張日本侵略中國,魯迅先生的弟弟還因此提議更換醫生,不過魯迅先生因為早年在日本留學過,還結交過不少日本朋友,因此對於日本人沒有什麼偏見,便沒有同意更換醫生。

可是魯迅和須藤在民族大義方面還是很有衝突的。雖然他沒有正面攻擊過日本,但是其愛國操守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多次明確主張反對日本侵華。 這樣一來,須藤就有了動手腳了理由。

更令人可疑的是,在魯迅先生離世後不久,這位須藤醫生便如人間蒸發了般無影無蹤了。種種疑點都直指須藤可疑,但是又沒有實質性的證據,所以魯迅先生的死因至今還是個謎。

魯迅先生離世1個月,曾留下了7條遺囑勸誡子孫。言簡意賅的文字中,透露著先生對於生死的淡然,也透露著對於後代子孫的期許以及對自己的遺憾。

7條臨終遺囑中,字裡行間沒有凌雲壯志,前三條是對於自己身後事的態度,希望一切從簡,不做任何紀念;後面四條都是在告誡子孫為人處世之道。

只是第五條,規勸子孫不要做文學家和美術家,這讓很多人費解。難道先生是以這樣的方式在告誡世人,自己終其一生在付出的事業,是令自己後悔的嗎?

魯迅先生原本是學醫的,在求醫的道路上,他發現中國人需要拯救的不是身體而是靈魂,於是他棄醫從文,從此以筆為槍,像舊社會宣戰,用先進的思想犀利的文風揭露著舊社會的黑暗,給青年們以光明的方向。

除此之外,魯迅先生在美術方面也很有成就,先後釋出了18篇與美術相關的學術論文,還曾出版過不少美術著作以及翻譯國外畫集,這些無不印證著先生對於美術事業的熱忱。

對於文學和美術都十分熱愛的魯迅,為何在遺囑中告誡兒孫不許從事相關行業呢?

細心的後人在魯迅晚年的文章中讀到過這樣一句話:關係到政治的工作,總像是溼襯衫一樣令人不愉快。

由此可見,他不希望子孫追隨自己從事文學或者美術創作,實則是不希望他們以這樣的形式參與政治,先生希望兒孫過普通人簡單的生活。

一代偉人在規劃兒孫之事的時候也難免殫精竭慮,自己奔波一生,希望孩子能在某個領域學有所長能安身立命便好。

先生離世的時候,唯一的兒子周海嬰年僅8歲,成人後的他果然沒有辜負父親期許,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北大物理系,從此走上了嚴謹的科研之路,成為了一名優秀的無線電專家。

當世人問起他為何要走一條跟父親完全不同的道路時,周海嬰的答案是他不願在父親光環下生活,要憑藉自己能力獲得社會認可,後來他真的做到了,整個社會對他好評如潮。

魯迅先生一生都在改變民族命運而奔波勞碌,他用一支筆做武器,向著敵人的槍林彈雨衝鋒陷陣,毫不退卻。他一身正氣,沒有一絲奴顏媚骨,“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便是他一生追求的態度。

他嘔心瀝血創作的文章,不僅喚醒著那個時代的青年,時至今日依然警醒世人珍惜新社會所有,為民族的發展而力求上進。

這樣一位愛國的革命者,勢必是需要整個民族都銘記在心的。整整84年過去了,我們早已推翻了他筆下人吃人的舊社會,開啟了社會主義的新篇章。但是先生的精神,先生的傲骨,吾輩青年當永世不忘。